伍玲
摘 要: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在實踐過程中學會自主地思考,主動地提出問題,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活動機會,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數學知識的內涵,增加學習的興趣,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實踐活動;小學數學;問題;策略
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有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在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存在諸多的問題,導致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效率低下,無法有效發揮其作用。因此,小學教師要重視數學實踐中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發揮數學實踐活動的作用,從而提高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質量。本文從分析現階段小學數學實踐活動開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出發,對如何正確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
一、當前小學數學實踐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師對數學實踐環節缺乏重視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只關注課堂的理論教學,缺乏對數學課程中實踐活動的重視。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選擇將綜合實踐環節一帶而過,甚至有些教師直接省略了數學實踐相關內容,使得數學實踐無法有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教師對數學實踐教學定位不清
有些教師對數學實踐教學的定位不清,在組織學生開展實踐內容時存在一定的理論偏差。具體來說,一些教師不管數學知識的數量、難度,力圖將所有的數學知識囊括到實踐活動課中,或者在實踐環節中過分重視某個知識點的落實,導致偏離了數學實踐的實施目標,使得知識與實踐不能達到平衡,將數學實踐課上成了數學理論知識課。
3.數學實踐中學生缺乏自主空間
一些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實踐的環節中,不能馬上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完全掌控課堂的狀態,對于課堂的把控仍然過多,使得學生難以進行獨立思考以及充分發揮參與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導致學生集體陷入被動的實踐局面。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實踐的興趣大幅下降,對數學實踐的參與度降低,數學實踐也無法發揮作用。
二、如何在數學課堂中運用數學實踐的策略分析
1.教師要轉變落后的思想觀念
為了有效地利用數學實踐活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轉變落后的教育觀念,在思想觀念上加強對數學實踐活動的重視。數學實踐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轉變了以知識講解為主要內容的傳統教學局面,要求教師適當減少對課堂的管控力度,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發揮空間,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解決數學問題,經過一系列的實踐探究來獲取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貫徹數學實踐活動的理念,在指導學生開展實踐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喜好,有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性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增加對數學知識的體悟與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2.教師應該發揮有效實踐指導作用
數學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但是數學實踐活動必須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換言之,數學教師應該在學生實踐活動中發揮指導作用,規范學生實踐的操作流程及相關內容,從而為達到數學實踐活動的預定目標做好保障。具體來說,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明確實踐活動的主題和目的,并且要向學生做出詳細的解釋,讓學生明白這次實踐活動的任務。其次,教師應該制定實踐活動的規則,將這次實踐活動的目的具體化。在這一環節,教師應該注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聽取有價值的意見,及時調整實踐活動的規則及相關內容,提高實踐活動的可行性。此外,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分組以及做好各小組成員角色的分配,確保每一個小組成員承擔一定的任務,明確自己在小組實踐中的職責。最后,在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各小組間巡回指導,針對小組實踐中的不足及時地提出改正的建議,提高小組實踐的效率。
3.拓展實踐的資源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數學實踐的機會,提高小學數學的質量水平。不僅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做出努力,還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一方面,學校要合理調整教學計劃,為小學數學實踐開設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增加教學設備,改善教學條件,從而有效地拓展數學實踐活動的資源。此外,學校要考慮數學實踐活動的特點,改善教學活動的管理。具體來說,學校應該檢查數學教師的備課質量,根據教學大綱對其提出改進的建議,還需要重視實踐教學活動后學生的反饋,根據學生反饋的結果進行實踐活動的調整。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教師主導型的教學模式,降低教師對課堂的控制力度,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也有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體驗。因此,小學學校以及教師需要加強對數學實踐內容的重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數學課堂實踐的機會,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和自覺性,從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海斌.小學數學與實踐活動研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1).
[2]衡思蘭.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新課程(上),2017(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