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摘 要:隨著物理的深入學習教學發現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熱情越來越淡,甚至到后期若問孩子上物理課什么感覺,他們的回答一定是諸如:一節更比六節長,剩余電量還能拖個堂,我與我的靈魂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物理課分明就是物理老師和學霸在秀恩愛一類言論。也怪不得學生如此評價,在學習初期內容比較簡單大部分孩子能夠接受也就能跟著走,隨著學習的深入,物理學習內容上也在逐漸增大難度,而且在應試教育模式的擠壓下我們的物理課堂確實就是枯燥難懂的,以至于學生漸漸失去興趣,乃至我們還有70%的基礎分都不愿努力去抓住,所以,學習中還是不可以忽略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性。
關鍵詞:物理教學;趣味;方法
物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新形勢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增強教學藝術性與趣味性,讓學生在身心愉快的狀態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本質在于調動學生學習活動積極化情緒,由此產生內在動力來完成學習任務。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學習成功的諸要素中智商因素只占20%,而情商卻占80%。因此,在教學中實施趣味性教學就顯得特別重要。
(一)利用現代工具調動學生及家長的熱情
物理這門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而其本身是有很多趣味性的,要想提高趣味動手實驗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但也是大多數老師的困擾在教學過程中將絕大多數實驗都去除了,能講的絕對不做,一是沒有時間二是實驗器材的匱乏,沒有實驗學生自然沒有興趣,但是實驗并不一定要在實驗室完成,我們旨在培養學生的興趣,以興趣為出發點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現代網路如此迅捷方便的今天我們可以將實驗變成家庭小作業,例如:我們每個班級都有家長群,作為物理老師可以每周或每兩三天在群里布置一個小實驗,有學生去做家長負責拍照上傳,比如我們在學習電與磁之前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自己發明一個電動機,老師先將簡易操作的小視屏上傳到群里讓學生先進行模仿,等大部分學生做出來了之后,在提出要求可不可以改進的更好看,更方便,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思考,實際上學生的創造力是驚人的,他們就會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發明,雖然有部分同學到初三已經學不動了,但是動手操作的事情他們還是很樂意的,再從中挑選一些在講到電動機知識時全班放映并作簡短點評,這樣會讓整個班級的興趣氛圍凝聚,在實驗操作的樂趣中培養觀察能力,得到科學知識,提高基本技能這也就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調動了家長的參與性,讓他能和孩子一起行動,這也發揮了我們的家校聯系的重要作用。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興趣中成長。
(二)利用游戲教學讓學生動起來
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模型或規律比較抽象復雜,不易記憶和理解,這種時候很多孩子就會覺得枯燥無味,那么我們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參與感,讓他們化身到規律的解讀中去,例如,我們在學習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時,很多學生一直記不清楚也搞不明白,我們不妨讓學生來充當實驗器材好好的表演一番,將成像規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黑板上畫上長長主光軸定好焦距,透鏡,蠟燭,光屏分別有同學扮演,比賽誰能快速配合,蠟燭動像也動,透鏡也可以變厚變薄,兩輪游戲下來學生能夠準確的記住規律如何,也不用費很大力在去檢查孩子背誦情況。“寓教于樂”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都是從游戲中開始的。將教學過程游戲化可以讓學生在具體操作的樂趣中培養觀察能力、得到科學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充分開發利用青少年好動心理特征的正面效應,用游戲延續學習興趣,進而轉化成學生的積極求知動力,從而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語言精準幽默,增強物理教學的趣味性
我們工作的教學任務都是通過老師的面授完成的,那么教學過程重老師的語言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不想你知識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重要的創造工具。”教師優美生動形象的語言不僅能把沉寂的教室變成歡樂的海洋,還具有把抽象的書本知識化繁為簡、化枯燥為有趣的神奇。教師的說服力和強大的惑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自身的語言魅力。觀察身邊那些優秀的教師,他們的教學語言往往具有鮮明簡練的特色,或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或言簡意賅,富有哲理;或睿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或抑揚頓挫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風格雖各不相同,但都豐富了學生的想象,激發了學生探究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學生最喜歡有趣的課堂,通過趣味性學習延伸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熱情,即便知識深度廣度再增加但是保持熱情,能夠讓學生不掉隊,有探索知識的需求和對物理現象的深入理解探究,同時也從趣味上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獲取的渴求。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但是,倡導趣味性教學的同時還應注意到上述方法、手段的應用,不單有趣更要有益。
(作者單位:烏市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