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觀念越來越傾向于素質教育,即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對學生情感教育及思維模式的培養。數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因此,圍繞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重要性展開分析,并提出具體措施,為廣大教師提供有效參考,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
就目前而言,小學數學作業布置存在作業形式單調、作業量較多、沒有靈活性、淹沒學生主體地位等問題。不同學生無論是性格還是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要想滿足不同階段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必須對小學數學作業進行多元化設計,及時完善布置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
一、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重要性
1.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質
作業布置情況直接關系到小學生數學素質,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布置作業時充分發揮自身發散性思維,及時將多元化設計融入其中,創新作業形式,以便起到吸引學生的效果。教師可以依據學生不同特點和作業難度設計出多元化作業模式,從而指引學生計算,使其了解到獨立思考的意義,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具有數學思維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關鍵基礎,在其做作業時便是形成思維能力的過程。對作業進行多元化設計對學生來說,可以豐富枯燥乏味的作業內容,使其具有靈活性,在學生學習中適時轉變教學觀念,對提升學生數學素質和教學效果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能夠提高小學教師數學研究能力
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便是作業,這是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有效途徑。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輕數量重質量,這同時也是要求教師在數學上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不斷創新作業多元化形式,以此提高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在教師進行多元化設計過程時,需要充分發揮發散性思維,這樣才會鍛煉其數學研究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主動思考,也會對其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一定的幫助,這種布置作業模式不僅對學生有利,于教師而言也十分必要,是雙方共同進步的有效措施。
二、小學數學多元化設計的具體措施
1.多元化的作業內容
從以往教學經驗來看,首先,教師要有效地布置課堂作業,讓學生在課堂內及時完成,從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深化理解知識要點。其次,還要有效布置課后作業。課后作業主要以教材或輔導資料為主,要求其獨立完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動性。對作業進行多元化設計主要就是利用教師豐富的經驗和現有資源,將原本比較單調的作業變得靈活有趣,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教材內容、課程目標、學生實際情況等,使作業以內容生動、主次分明、特點突出的形式展現出來,向多元化發展逐漸靠攏。數學的大部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因此作業內容應該注重靠近生活,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知識結合相關理論,從生活角度解決數學問題,讓他們親自參與數學知識的實踐。比如在講授“最小值與最大值”這個知識點時,可以讓作業內容貼近現實生活,把外出旅游作為教學案例,通過安排旅游路線的方式,讓學生獨自制訂旅游策略,并對旅行所需費用進行預算,最后再確定最優旅游路線。
2.多元化的作業形式
受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出現越來越多的新教學手段和教學觀念,內容枯燥、單調的作業很難再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當做被迫完成的一項任務,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教師漸漸有了危機意識,意識到在布置作業時,不僅要考慮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還要考慮到提高學生間的團結合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杜絕抄襲作業現象,保證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勇敢表達所思所想,提高合作力。作業形式多元化能激發其濃厚學習興趣和飽滿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思維的開發提供幫助,不斷充實自我。
3.作業中引入故事
針對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故事依然有較高的興趣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通過融入小故事來豐富作業多元化模式,從而使學生產生主動完成作業的欲望。將小故事引入作業中,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促使其思維始終保持充分活躍狀態。
4.作業中引入游戲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存在活潑好動以及課堂注意力分散等因素,在較短時間內無法形成完善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例如:在講到“二十以內加減法”時,教師可以開展游戲型作業模式,準備好從一到十的號碼牌,隨后分發下去,然后指引學生完成。比如:教師提出問題“六加七等于多少”時,拿著六和七號碼牌的學生站在一起,等待計算,當學生計算出結果后,拿著一和三號碼牌的學生也隨之相應站好,這樣便完成了整個計算。對于計算出現錯誤的學生可以在臉上貼紙條作為懲罰。這樣在游戲中,學生不僅玩得快樂,更鍛煉了思考能力。再比如:講到《比長短》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后回家后給家人分配位置,再比較高矮;講《前后左右》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對家長施用口令,然后第二天在課堂進行反饋,這樣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在與家人面對面時,其視角下前后左右均是相反的,有利于對知識的深化理解,還能促進學生與家長的互動,讓家長時刻關注其成長狀態。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應用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完善教學實施手段、創新教學內容。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充分發揮其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培養其成為當代所需人才。
參考文獻:
[1]韓召貴.關于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11):266.
[2]李義國.探討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的多元化設計[J].學苑教育,2014(24):53-55.
作者簡介:趙穎(1980—),女,江蘇蘇州人,漢族,現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