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金花
摘要:隨著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是新課程下的教學手段的更新體現,由此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也得到了不斷地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根據語文課本的編排體系,結合小學生的自身實際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征,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教育,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教育;反思感悟;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教育,在當今具有緊迫性與現實性的作用。經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如何進行有效的創新教育,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起: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徹底轉變教學觀念,立足將學生的認知能力放在首位。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是在教師的組織與領導下進行的教與學活動中進行,以往的教與學活動完全是在教師教學生學的硬灌式接受知識,教師的一言談將占據整個課堂,所有的知識都需要語文教師進行講解,學生隨著教師的思路去理解知識,課堂教學活動中是不容許學生提出怪問,否則視為不聽話的學生,不遵守紀律的學生。
在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對教育理念的學習,教學方法的更新,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與探究,教師的角色也隨著發生了變化,也就是教師的教不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旋律,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意識。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貫穿教學過程中。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提高小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不斷強化學生個體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是起著主體地位,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極大地用飽滿的熱情去組織學生學習,讓學生過感悟到教師的真誠,轉變為學生自己情感的主體,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通過學習活動來啟發開拓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存在的,比如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都有不同的差別,語文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實行分層目標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縱觀全局,統籌安排,最大限度讓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均衡得到發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挖掘學生創新潛質的理念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三、小學語文教師搭建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的創新不是一生下來就具有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養。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將會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因此,將學生的創新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影響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教育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創新。教師在新課前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心知識的興趣,將會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因此,語文教師要在組織學習中,對語文知識的傳授,不再是唯一的主流,還要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事物產生興趣是需要學生自身情感的體驗而形成的,只有在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增強時,才能產生興趣。由此可知創新意識是離不開興趣的培養與養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離不開學生內在領悟與探索。
2.在教學環節之中滲透創新。語文課標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因此,一堂課四十五分鐘里,學生如何去進行有效的學習,需要語文教師精心準備,精心安排。“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即教學無固定教學方法,具體的教學方法不一樣,但從總體來看,一些教學方法,還是帶有普遍性的。
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創新嘗試:自主學習階段,導入新課,目標展示,教師展示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指導自學,明示學習的具體內容、方法、時間及要求;學生自學,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開展自學質疑,并完成預習性作業;檢查督促,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指導、檢查和督促。合作探究階段,培養合作精神。培養交往能力。培養競爭意識、培養平等意識、培養承受能力、激活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即時訓練階段,教師出示適當數量的訓練習題,主要是基礎知識題,適當的能力提高題;學生當堂定時訓練;批改部分學生練習。評點總結階段,教師根據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當堂訓練的三個環節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針對傾向性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闡釋自己的觀點,理出知識的脈絡,點撥學習的方法,或提煉整合知識或鞏固拓展升華或走進生活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總之,語文是一門最基礎的學科,語文學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其它學科,同時,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提出創新教育的培養,這項工作是一個極其重要而艱巨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認真研讀新課程教育理念,認真研究教法,認真研究學生的學法,才能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利用創新教育注入活力,才能推進語文教學整體改革,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之我見”《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15期;杜志峰
[2]“小學語文創新教學之我見”;《新課程(中)》 2016年09期;安小茜
[3]“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教育之我見”;《教師》2010年 第5期;楊振輝
[4]“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之我見”;《新課程》2017年 第19期;薛玉
[5]“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新途徑之我見”;《新課程(下)》 2014年01期;段捷
[6]“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新途徑初探”;《價值工程》2010年25期;徐偉歌;;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部縣肖家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