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鄭亞鑫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事業建設也取得了驕人成績,伴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作為社會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業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個性化、人性化為導向的旅游理念影響下,旅游業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助推器。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旅游選擇方式越來越多樣,傳統的跟團旅游方式受到了影響,趨向個性化選擇的自助旅游成為了人們外出休閑的新方式。
【關鍵詞】自助旅游;旅游業;發展趨勢;問題研究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騰飛,旅游業作為社會第三產業的重要組織架構也在快速發展,被社會各界人士認為是“朝陽產業”、“希望產業”,只要人們有精神需求,旅游業就會一直存在。在旅游業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人們的旅游選擇方式更加多樣。研究表明,進入21世紀以來,以傳統旅游包價為主的模式受到了挑戰,無論是國內游,還是國外游,人們更加傾向自助化的旅游方式。中國自助游產業的發展,受到了來自西方探險式自助旅游觀念影響,這種旅游的目的性與國內富有冒險精神、探索精神游客的精神需求不謀而合,游客自主選擇、自由出行、自在放松。相對于傳統的旅游出行方式,自助游的選擇空間更大,是一種“說走就走”的外出休閑方式,順著選擇好的路線開始旅行,以自主意愿為主,到不同地域的風景名勝參觀。
一、自助旅游的含義及特征
自助旅游是依托個人自主意愿形成的自主性旅游休閑方式,以個人選擇為主,完全或部分依靠旅游中間商幫助,沒有導游進行組織。與傳統跟團游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助旅游是以游客個體為中心的旅游出行方式,包括交通工具選擇、風景名勝參觀、住宿、娛樂等完全沒有組織者,游客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自助旅游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首先是旅游活動的高度自主選擇性,包括目的地、出行方式、交通工具、衣食住行等,完全是游客自主選擇進行的,沒有中間商參與。同時自助旅游的選擇方式靈活多變,游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愛好、興趣等心理因素不斷調整出游路線或是重新規劃選擇目的地,選擇的目的以休閑、度假、放松心情、娛樂、鍛煉身體、求知探險為主,以滿足個人的精神需求。最后自助旅游出行方式完全沒有領隊和導游,游客需要自己安排行程,處理各項事務,這就決定了游客要具備一定的出行經驗,對旅游技巧有一定了解。
二、自助旅游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旅游的目的選擇性較強
相對于傳統的跟團游旅行方式而言,自助旅游的目的選擇性較強,游客有著廣闊的選擇空間。通常自助游以家庭為單位,城市居民是旅游主體。這些居民由于長期生活在城市環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在節假日需要外出旅游釋放壓力,放松心情。他們大多以家庭為單位或選擇海邊度假,或選擇城市周圍的風景名勝。城市周邊的自助游方式大多以自駕游為主,以海濱為代表的度假型旅游以航空、高鐵出行為主,所使用交通工具大多為公共設施。專業化的自助旅游需要開發新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全新的旅游文化品牌。這點在我國西部旅游資源開發方上尤為明顯,包括川藏游游、徒步沙漠旅行、草原觀光等,是城市居民自助旅游的主要方式。自助游游客有著“避熱”特性,他們往往錯開旅游高峰時節,選擇知名度較低,但是有獨特景觀資源的景區進行觀賞。人山人海的旅游場景是自助游游客最不愿意看到的。
(二)游客的參與熱情較高
由于在旅游出行過程中,包括目的地選擇、線路規劃、交通工具、衣食住行等方面問題都需要游客自己解決,因此游客有著較高的參與熱情,更希望通過自己努力解決旅游所遇到的問題。自助游的游客在出行方面需要進行充足準備,這種準備工作不僅能讓游客全面了解名勝古跡,還能針對出行線路進行詳細規劃。由于自助游游客大多以個體或是家庭為主,在衣食住行、文化娛樂方面更需貼近當地人生活,有助于游客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更好的欣賞自然人文景觀,因此游客有著較高的參與性。
(三)團體規模較小 花費較高
與跟團游的出行方式相比,自助旅游的出行規模較小,以個人或家庭為主,在旅行過程中有些志趣相投的游客也會組成小型旅游團體,以便相互照顧。由于出行規模較小,游客的自主化選擇程度較高,所以自助游相對于團體游有著更高的花費,游客有著特殊的心理表現。一般情況下,自助游游客善于精打細算,對于當地的特色商品以及特產資源消費經常討價還價。這種特殊的心理需求導致自助游游客的消費習慣在住宿交通方面表現為合理規劃,但是在特色資源購買、景觀觀賞方面不計成本,付出較高價格。
三、自助旅游在推動旅游業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
(一)推動旅游業個性化發展
鐵路交通事業的發展促進了團體旅游體系完善和發展,將旅游從社會物質層面轉移到了平民階層,廣大城市居民也可成為游客參與到區域旅游中。自助旅游的產生將人們從團體旅游意識中解放出來,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出行方式、選擇目的地、規劃路線進行旅游,與團體游相比,有著明顯的個性化特征。這種旅游個性化的展現,不僅讓旅游業從團體轉向了個體,更說明游客可以充分發揮個人創造力和想象力,創造出富有個人特色的旅游出行方式。自助旅游不僅以旅游者的個體意愿為主,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隱私性,如自駕車旅游,汽車和旅游者組成獨立的系統,融入到社會旅游體系當中,直接規劃路線,選擇目的地與當地的購物系統、文化娛樂系統對接。這樣能最大程度上減少外界環境因素對旅游者主觀意識的影響,真正實現個性化旅游。
(二)加速旅游產業鏈完善
自助旅游不僅更新了旅游出行方式,而且也促進旅游業從整體意識轉變到個體服務意識中,隨著自助游中,自駕游發展,旅行社的傳統跟團游的出行方式將會受到影響,眾多旅行社要在自主化旅游意識的影響下進行轉型,打造出更符合游客個人意愿和自主選擇傾向的旅游套餐來開拓市場。隨著社會科學網絡不斷普及,借助互聯網終端人們的旅游選擇更加自主化、便捷化、高效化,在電子商務平臺人們不僅可以購買到各種戶外設備、救援設備、住宿營地、戶外旅游保險等,還可以直接從網絡平臺中訂機票、火車票、汽車票等,選擇種類更加豐富,能推動區域旅游產業鏈發展,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務機制。
(三)擴大區域旅游種類合作范圍
近年來不同區域嘗試著利用本區域內的特色資源合作打造特色旅游產業鏈,擴大旅游市場,實現不同旅游產品的多元化組合,讓區域旅游資源得到全面共享。伴隨著我國交通高速網絡健全和發展,我國眾多省、市、自治區就打造跨區域旅游產業鏈深化合作,不僅共建旅游度假村,實施無障礙旅游,還推出各種旅游服務產品來豐富區域旅游市場,擴大用戶群體,提升旅游業經濟效益。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區域旅游產業結構,促進旅游業進行多元化轉型,創造出新的服務類產品,促進區域旅游產業完善。
綜上所述,自助旅游的興起與發展加快了我國旅游產業轉型,由傳統的跟團游模式轉移到個體服務視域中,推動了旅游服務個體意識產生。事實上,自助旅游是綜合社會多種產業及服務鏈形成的一種出行休閑方式,在全面推動旅游產業進行變革的同時,也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深化不同區域間旅游產業合作及資源共享,創造出新的服務生態來提高旅游業發展效益,讓人民群眾能以高效、便捷的方式選擇出現路線、確定目的地,享受具有個人特色的旅游出行方式。
【參考文獻】
[1]樓永俊,方長秀.對自助游在線定制業務模式的探討[J].經濟論壇,2010(01).
[2]羅美娟,高揚,莫贊.基于長尾理論的在線旅游市場發展研究[J].商業研究,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