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政宇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第一資源,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需要得到重視。為了幫助企業降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品質,人力資源外包作為一種新興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的資源進行整合,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基于交易費用理論,對我國人力資源外包的機理進行研究,結合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市場的主要交易成本——信息搜尋成本、信息的不對稱、機會主義動機和機會主義行為三個方面對新經濟環境下的人力資源外包業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人力資源外包;交易費用理論;發展策略
一、引言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競爭優勢成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最關注的問題。為了獲取競爭優勢,企業不斷進行戰略創新,力圖使有限的資源聚焦于核心優勢的發揮。[1]而進行人力資源外包正是企業聚焦于直接創造價值的戰略活動、集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選擇。2017年6月發布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行業全年營業總收入達11850億元,同比增加22.4%,保持了近幾年20%以上的高增長態勢。由于我國對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相關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因而其發展還不成熟,企業在采取人力資源外包的過程中,常常會面臨一些挑戰與問題。本文基于交易費用理論,通過對人力資源外包的機理進行分析,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建議,對于推動我國的人力資源外包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人力資源外包的機理研究
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機理研究主要借助交易費用理論來揭示外包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具有降低企業成本的優勢。人力資源外包決策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通常是需要大量降低人力資源服務成本[2]。美國休伊特管理顧問公司曾對“企業采取人力資源外包的原因”這一問題做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成本因素是企業選擇人力資源外包的基本因素。筆者在下文將基于威廉姆斯提出的決定交易費用的三方面因素對人力資源外包進行具體分析。
(一)人的因素
1、有限理性
現實生活是復雜并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由于人的有限理性,我們往往會在決策時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企業人力資源外包商在簽約時由于雙方無法對當前現狀和未來有充分的了解,因此無法將各自的所有要求細化為合同條款以保證合同的完整性。
2、機會主義
根據威廉姆森的觀點,人們的機會主義行為是由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因為人的有限理性,他無法預測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也不能有效地解決可能發生的所有問題。依舊以簽約為例,有限理性限制了人們簽訂一份完全合約的可能性,而不完全的合約可能會使合約者產生投機動機以謀取私利,這樣雙方的交易成本將會增加。此外,信息不對稱也會導致人們的機會主義行為。比如在選擇人力資源外包商過程中,承包商了解該行業的全部信息,而發包商對該行業的了解并不充分,此時,承包商可能通過隱瞞實際信息以獲取高價,使企業利益受損。
(二)與特定交易有關的因素
1、資產專用性
根據威廉姆森對資產專用性的劃分,可以認為,對于企業生產和管理具有不可替代或是替代成本很高的人力資源,具有較高的資產專用性,比如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這種類型的人力資源一旦流失,將使企業對其投入的成本變為“沉沒成本”,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反之,企業的普通員工和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等具有較低資產專用性,對此,企業可以通過人力資源外包來獲得相應的服務。
一般來說,企業所需的人力資源管理資產專用性越低、相關外包服務的復雜性越低,尋求外包的交易成本則相對較低,在市場上可較容易地找到相關的服務商。而涉及企業人力資源核心機密和核心員工管理的資產專用性較高,對于承包的依賴性較強,承包商采取機會主義行為的可能性就較大,外包成本將大大增加。為了降低交易費用,替代市場的縱向一體化選擇就是必然的[3]。
2、不確定性程度
不確定性與有限理性密不可分,如果沒有有限理性,也就不存在不確定性。同樣,如果沒有機會主義,不確定性問題也可以根據有關協議進行調整。因此,當交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很高時,交易雙方無法完全預期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那么也就很難把未來的事情寫入合約中。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證雙方能夠平等地就事后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談判,就需要設計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約,這樣就必然會增加交易費用。[4]
3、交易頻率
一般來說,交易頻率越高,每筆交易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因為邊際交易費用在下降。[4]當企業從同一個人力資源外包商獲取第二次服務時,雙方可以利用先前的信息,不必重新相互了解,從而節省了交易費用??赡茉诘谌谓灰讜r,他們將投入更少的資源。
交易頻率對交易費用的影響還與是否建立專門的治理機構有關。某項交易是否有必要建立專門的治理機構,除了考慮資產專用性和不確定性外,還應考慮交易的頻率。[4]如果交易雙方只是進行一兩次交易,那么就沒有必要建立專門的治理機構,因為這種治理機構帶來的成本無法在一兩次交易中獲得補償。但是,如果交易是經常發生的,而且涉及資產專用性問題,那么專門制定一個治理結構并維持其運轉是值得的,因為成本會分攤到每次交易中,這樣交易的相對成本就會下降[5]。
(三)交易的市場環境因素
國內從事人力資源外包業務的公司過萬家。根據Hroot發布的2016年大中華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00強榜單,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我國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有中智(CIIC)、前程無憂(51job)、科銳國際(Career International)。在服務內容上,從公司注冊、人力資源規劃、人才招聘、勞動制度文本擬定,直到員工薪酬福利設計,實力較強的人力資源外包企業都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中,由于人力資源外包企業數量較多,承包商違約等機會主義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這樣可能會降低由于機會主義引起的不必要的交易費用。
三、人力資源外包的發展對策
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市場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搜尋成本、信息的不對稱、機會主義動機和機會主義行為三個方面。下面將針對這三方面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
(一)利用信息技術減少信息搜尋成本
云、大數據、社交媒體對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未來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將可能會越來越多地依靠流程、系統、技術手段。這也就意味著人力資源外包商需要將人力資源管理與技術有機地結合,提高人力資源活動效率,同時也需要不斷進行創新,這樣才可能獲取業務上的成功。具體來講,人力資源外包的承包商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載體,建立并完善企業的官方網站,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人力資源外包發包企業的信息搜尋成本。此外,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雙方應盡可能選擇電子商務活動,這樣可以使交易契約的訂立實現遠距離、非人格化運作,進而在契約的執行上可以極大地減少雙方溝通協調所產生的費用,最終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二)減少信息不對稱誘發的機會成本
買賣雙方對于外包服務的質量和外包企業服務能力的信息不對稱,是“買方”有限理性的表現形式之一,也為具有機會主義行為傾向的服務企業提供了謀取利益的可能性,機會主義者可以設法利用現有合同具體條款的漏洞為自己謀求利益。[6]具體來講,減少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交易成本有以下幾種途徑:
1、建立行業規范標準,使服務產品質量標準透明化。
國內的人力資源外包業,由于沒有統一的服務標準,而且涵蓋的人群和崗位范圍太過廣泛,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收費形式和水平差異很大,按人均年服務費估計,從幾百元到萬元都有可能。具體到勞動合同、員工手冊制訂服務,約每份幾百到千元。同一項事務的外包,由于服務產品質量標準的不同而產生的價格差異即體現出交易成本的不同。由此可見,服務產品質量標準的透明化有助于發包企業獲取更加充分的信息,減少交易成本。
2015年7月1日,《現場招聘會服務規范》、《人才測評服務業務規范》兩項國家標準經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實施。這兩項標準均為推薦性國家標準,是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建設中亟需制定的標準,對加強現場招聘會、人才測評兩項業務的規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類似的行業規范標準并不多,更多的服務規范、業務規范亟待出臺。
2、利用大數據降低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信息本身具有不對稱性,即不知道信息就不確定是否應該購買信息,知道了信息后就不會再購買信息,對于這一情況,可以利用大數據。大數據不僅僅是數據的大,更在于其維度多,包羅萬象,足夠多角度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拼湊出幾乎完整的信息。在這種新技術背景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信息的有效性,并判斷其價值。這就可以做到很大部分的解決信息本身的不對稱性。大數據不僅可以為商業機構提供信息,就像上個世紀的超級計算機現在可以在云端進行計算一樣,隨著技術發展,大數據可以讓市場和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在可見的未來,大數據會很大程度上解決信息的不對稱。
(三)抑制機會主義行為誘發的機會成本
1、建立有效的失信約束機制——行業協會。
有學者[7]指出,對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僅靠政府、法律等監督是遠遠不夠的。隨著交易雙方交易范圍的擴張,交易也越頻繁,而個體企業有限的信息傳播使得單個企業對失信企業的約束機制很難有效實現。因此,需要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如行業協會),形成有效的失信約束機制。行業協會一方面可以通過對行業內企業建立信息檔案(如誠信檔案等),對其機會主義行為起到防范作用。因為一旦發生機會主義行為,行業協會不僅對該企業建立不誠信檔案,而這一不良信息還會被其他企業知曉,進而影響與其合作的意愿。另一方面,行業協會作為組織爭端裁決者,會對發生機會主義行為的企業進行裁決并予以嚴厲的懲罰,從而可以抑制企業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因此,不論是從信息存儲者角度還是爭端裁決者角度,行業協會對機會主義行為有抑制作用。
2、打造服務品牌,建設企業聲譽。
品牌和聲譽作為企業綜合信息的載體,不僅能提供商品的基本信息,也提供實現承諾的信譽保證,因此可以降低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性問題,從而可能成為一種控制機會主義行為的有效機制。同時,品牌和聲譽也是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可以帶來未來潛在收入。如果企業采取了機會主義,就會失去這些潛在收入。因此,品牌和聲譽對于重復性交易合約的運行具有重要的保證作用。[8]具體來講,對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企業來說,品牌投資是專用性投資的顯示信號,一旦提供劣質的產品服務,則其品牌投入將成為沉沒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外包服務企業的機會主義動機。[6]
【參考文獻】
[1]彭劍鋒.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第二版,2012.
[2]Greer C R, Youngblood S A, Gray D A.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utsourcing: The Make or Buy Decision[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3-2005), 1999, 13(3).
[3]張計劃.論交易費用的涵義、功能與理論啟示[J].當代財經,2007,(3).
[4]袁慶明.新制度經濟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5]楊德才.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6]阮俊凱.基于交易費用理論的人力資源外包發展策略[J].現代商業,2012,(14).
[7]趙向莉,賈志永.行業協會對企業機會主義行為的治理模型及實證分析[J].學術探索,2012,(1).
[8]喻衛斌.機會主義、縱向一體化和網絡組織[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