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 孟凡博
【摘 要】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在當今時代發展過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從思想觀念,建設方式等方面都是一場不可忽視的重大革命,進入軍隊建設現代化時代,這種變革不僅可以富國強兵,而且能夠推進武器裝備建設的深度發展。這種融合式發展必須要站在時代發展,統籌全局的高度上,認清楚這種融合式發展的時代意義,同時也要定位好后期發展科學方向,在戰略發展的過程中站穩腳跟,打好基礎。
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顧名思義要軍和民兩方共同協作即把民營企業的先進科學技術投入到軍用武器裝備建設之中,共同推進武器裝備建設的發展,把國家的工業基礎牢牢地建設堅固。武器裝備建設是富國強兵的必經之路,也是在推動軍民融合過程中的核心價值觀,更是建設我國國防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一切時代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形成起來的。”因此武器裝備建設軍民式融合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經過程,因為當前我國武器裝備建設方方面面都在進行調整,或大或小,但唯一確定的是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在當今時代是必須進行的,而且是緊迫和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武器裝備;軍民融合;時代價值
引言:
根據以往的經驗,在改革之前首先要解放思想,思想放開,開放性接受改革,才能為改革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如果思想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時代發展所帶來的變革,那么改革的過程中也是困難重重,步履蹣跚。因此在進行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的改革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一個開放性思想,敢于接受改革,順應時代的發展,認清時代價值,意見達成一致,齊心協力建設。
一、解放“軍工特殊論”思想
“軍工特殊論”,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觀念上的“遺產”,這個觀念出現之后一直持續到新時期,由于有長時間的發展基礎,因此進入新時期軍隊建設之后,這一理論思想至今仍然在影響著武器裝備的創新改革。在過去幾十年的武器裝備建設過程中,國家一直是限制甚至隔絕民營企業和軍工方面建設有關聯性的,因此在國家的管控下,軍工企業沒有競爭對手,所以導致發展方向不夠準確,所制定的戰略不夠科學,盲目性較大?!端綘I企業暫行條例》,《個人獨資法》和《合伙企業法》,都或多或少的對民營企業參與軍工建設設有壁壘。而且在政策層面中,政策法規對民營企業和軍工企業的規定有失偏頗,民營企業在科研裝備生產的過程中市場環境競爭不夠公平,惡性競爭較為嚴重。其次在管理過程中,軍工企業排外化非常嚴重,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軍工武器裝備的整套流程都把握在手中,熱衷于內部建設,行業壟斷競爭非常嚴重而且思想固化。這種現象在新時期不僅沒有被削弱,反正趨勢越來越明顯。所以說各個與武器裝備建設相關的部門的思想都要解放,摒棄“軍工特殊論”這個思想遺產,解除這一思想長期影響下的建立的思想壁壘,接受大融合觀念,接受民營企業和軍工企業共同協作進行武器裝備建設,共同迎接新時代的發展和所帶來的挑戰。
二、轉變“怕出亂子不敢改”觀念
當前,在“軍工特殊論”理論背景下,軍方對于民企參軍也存在的一些顧慮,主要表現“4種擔心”方面:一是擔心裝備質量問題。質量在裝備建設中是生命線,而民營企業一直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的,質量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管理制度得不到明確的執行,因此質量監管體系相對于軍工企業質量監督體系稍弱,又由于民營企業長期接觸不到武器裝備建設,基礎薄弱,因此有關部門出于此原因在軍民融合式發展方面猶猶豫豫。第二就是擔心武器裝備建設的機密被泄露,武器裝備建設加入民營企業的參與,信息交流范圍被擴大,和外界交流數據信息增多,整合深度加大,信息保密制度和之前相比難度加大,信息被泄密的風險機率增加。三是民營企業相對于軍工企業的管理部門不夠完善,在后期的溝通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溝通障礙,擔心在緊要關頭出差錯,從而導致任務不能如期完成。四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營企業相對于之前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后期合作過程中可能會由于市場惡性競爭引起任務不能如期完成。所以如果想要順利的讓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順利,這個觀念也需要轉變,與此同時也要完善風險預防機制,完善監督機制的建設,和民營企業的資源相結合,積極促進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
三、民技軍用是信息時代裝備建設的發展潮流
時代的發展是不可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重大變革在軍事領域應用更多,“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國家導彈防御系統”等無一不是發端于軍事領域,促進計算機、通信、航空技術等高新技術領悟的變革,但是,當前信息化迅猛發展,并帶動民用計算機、通信網絡、航空航天、核工業等高新領域技術迅猛發展的。進入新時期,"軍轉民用"技術這一趨勢不可避免,應該順應其發展,自然而然的接受變革。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深度推進,軍民之間的界限和隔閡慢慢消失殆盡,交流范圍越來越廣闊,兼容程度也更加融洽,民用科技的技術在武器裝備建設中作用越來越強,不可或缺。尤其是在高新技術的一些重要領域。變得更加模糊性,很難區分軍用技術還是民用技術。核心和本質出現了融合的發展趨勢。數據顯示,現代軍事核心技術的85%也是民用技術的關鍵技術。超過80%以上的民用技術都可以直接用到軍事領域。更有的在很多方面,民用技術的成熟度和完整度都遠超傳統的軍工企業,不難發現,民用技術融合到武器裝備建設中是不可抗拒的趨勢。
四、民技軍用是軍事大國軍民融合的成功經驗
放眼世界,世界上的軍事大國發展格局早已不是自成體系的格局,而且民用技術和資源與軍工企業資源技術相結合的發展狀態,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軍事實力的增強,還能強國富民。在這些國家中,美國的軍民融合式發展較為成熟,根據數據可以看出,美國航空航天企業,原子能,船舶企業等高科技新型技術產業中民用技術和資源占據比例不容小覷。而且各國為了增強實力,更好的促進軍民融合的發展,在民用企業的管理和變革中都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和資金,保障民用企業在承接任務時盡量萬無一失。此外政府的政策也明文規定民用企業的技術要和軍工企業相結合,為民用企業向軍工企業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從以上經驗可以看出,在新形勢下,民用技術是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必經之路。
五、融合發展是實現富國強軍的根本舉措
縱觀世界各國歷史,當一個國家屹立不倒,稱霸世界時無一例外都是國富兵強的發展狀態,富國和強兵是代表一個國家強大的標志。當前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發展趨勢越來越和諧,而且民用技術的應用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幾乎都能尋找得到蹤跡,國防經濟和社會經濟在密不可分,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所以說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強民用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另一方面技術的發展還可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實現富國強兵的根本保證。例如美國在冷戰結束之后,美國在軍費投入比例大大增加,盡管投入如此高昂的費用,不僅沒有造成資金短缺,還大大刺激了美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探究之下不難發現,美國在軍民融合發展中,民間科技和資本起到了重大作用,不僅可以節省國防費用支出,還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紅衛.關于軍工企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認識[J].國防科技工業,2009(9):46.
[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225.
[3]楊永利,舒本耀,高冠新.提高國家軍事能力必由之路[N].光明日報,2010-01-06(9).
[4]舒本耀,謝文秀.關于軍民融合思想的幾點認識[J].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2010,21(5):1-5.
[5]李超民.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J].中國軍事科學,2011(5):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