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麗
摘要:作為表演藝術的一個門類,鋼琴藝術應當包括鋼琴獨奏、重奏、伴奏三種表演形式。對于大多數鋼琴演奏者來說擔任鋼琴獨奏的機會遠遠不如擔任鋼琴伴奏的機會多。因此,鋼琴伴奏法的教學是鋼琴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鋼琴伴奏;訓練;要點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062-01
鋼琴伴奏的范圍很廣,包括為各種演唱、演奏伴奏,為舞蹈、體操伴奏,為指揮訓練伴奏,為歌劇、舞劇排練伴奏等等。鋼琴伴奏是通過合作來體現其價值的一種藝術形式。鋼琴伴奏者與表演者合作訓練前,合作訓練中及合作表演時有許多工作要做,除了熟悉和把握作品,解決演奏技巧上和音樂處理上的種種問題外,必須抓住以下幾個訓練重點。
一、把握準確的速度、情緒
絕大多數音樂作品在表演者進入前,先由鋼琴演奏一段前奏。而這段前奏的速度、情緒的把握,對整個作品演奏演唱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準確地把握速度與情緒的分寸,能恰到好處地把表演者引入音樂意境之中,啟發表演者的激情。反之,則會嚴重影響表演者的心態,甚至因為伴奏的失誤導致整個演出失敗。在作品進行中,遇到新的音樂素材、段落出現,也往往是先由鋼琴奏出轉折變化的間奏。這時,也同樣存在著伴奏者把握準確的速度、情緒的問題。因此,鋼琴伴奏者在熟悉了整個作品后,要與表演者反復研究鋼琴前奏及轉折性間奏的速度、情緒處理,以便在正式演出時,能以準確的速度、情緒導入,保證演出的完美、成功。
二、分清主次,擺正關系
鋼琴伴奏與表演者是一個藝術表演整體的兩個組成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伙伴關系。但在實際的音樂進行中,仍有主次之分。在多數時候是由表演者演奏、演唱主要聲部,伴奏者處于襯托、渲染的次要聲部,這時要防止伴奏過強,喧賓奪主。而當伴奏單獨演奏前奏、間奏,尾奏或合作中演奏旋律聲部時,伴奏則處于主要位置,這時,要充分發揮鋼琴伴奏的引導、補充、轉折和升華作用。作為一名伴奏者既不能過于自我陶醉,忘乎所以地將伴奏彈成獨奏,也不能完全消極地、被動地只作陪襯,該突出的時候不突出,該強調的時候也不強調,使伴奏失去應有的作用。要做到這些,伴奏者必須與表演者合作,認真地細致地分析研究作品,客觀地傾聽演出效果,分清主次,擺正關系。
三、抓住難點練習
這里所說的難點,雖然也包括鋼琴伴奏技術上的難點,但更應強調的是伴奏者與表演者合作上的難點。鋼琴伴奏技術上的難點應當在分別練習中盡快克服。而合作上的難點必須通過雙方共同練習、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決,這種難點有時反映在快速樂段、復雜節奏中伴奏者與表演者的節奏感覺不一致;有時反映在音樂的轉折時,雙方的理解和感覺有差異;有時反映在自由節奏的處理不統一,音樂的層次感不到位等等。
遇到上述情況,首先合作雙方要達成一致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再將難點片斷單獨反復地進行合作練習,直到滿意為止,然后再聯系前后段落進行作品完整的練習。
四、重視踏板功效的發揮
在練習獨奏曲時,每一位鋼琴演奏者都懂得踏板的重要性,都會下功夫去認真地研究它,合理地使用它。而彈伴奏時,往往由于合作上諸多問題存在,分散了伴奏者的注意,忽略了對踏板使用的研究。有時只是即興式的,隨意地使用踏板。而實際上,鋼琴伴奏的踏板,不但要考慮鋼琴單獨發出音響時的效果,更需考慮與表演者共同發出音響時的效果。有時候,單憑鋼琴伴奏者的聽覺還不夠客觀,它受到鋼琴放置角度的局限,因而需要請局外人站在聽眾的位置來聽辨踏板的效果。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鋼琴踏板的功效,給人以美的享受。
五、互相傾聽,主動配合
互相傾聽,主動配合是伴奏者與表演者雙方成功合作的基礎。有的鋼琴伴奏者不能正確認識伴奏在整個藝術表演中的作用,僅僅把自己擺在附屬與陪襯的位置上,認為只要跟得好就是好伴奏,因此在演出中一味消極、被動地追隨表演者。當表演者出現搶拍子,拖節奏等苗頭時,不能及時主動進行協調,而是跟著搶拍子或拖節奏;當表演者充滿激情推向音樂高潮時,伴奏還在四平八穩,不緊不慢,使合作者得不到烘托和支持,大大削弱音樂的感染力。有的鋼琴伴奏者以為只要準確地將伴奏譜彈出來就行了,在合作中只顧看譜,不傾聽對方的演奏、演唱,造成節奏變化時“錯牙”,情緒轉換不一致,聲音不統一等現象。
鋼琴伴奏者不但要傾聽表演者的速度變化、強弱層次、情感處理,還要注意傾聽表演者的句法、音色控制,盡可能地用表演者相同的感覺跟著音樂的進行在內心歌唱主旋律。及時以相應的呼吸和觸鍵來使雙方默契相融,和諧統一,成為有機的整體。當演出中表演者出現微小的差錯或失誤時,伴奏者要以敏銳的聽覺及時給予掩飾或彌補,使整個表演保持盡可能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