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現有的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了,各類教育培訓機構蓬勃發展起來,以補充校內教育的不足或促進其優勢發展。但是很多培訓機構本身就存在一些的問題并制約了校外培訓的發展。本文在對教育現狀考察的基礎上,力求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予以較深層次的發現,提出擺脫困境的思路和方法,為構建更加完善的校外培訓機構體系起到一定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教育現狀;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19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校外培訓機構在中國的教育舞臺上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充分發揮其作用,避免一些對其認識和理解上的誤差,從而對中小學生的學習產生幫助,最終取得教育效益。目前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研究比較薄弱,其理論體系還不完善。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校外培訓
從其字面意思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就是指學生在學校接受正規教育指導之后,根據學生需要,在學校以外進行學習的過程。
(二)校外培訓機構
指那些通過社會組織,個人或者中外合資所創辦的辦學機構。這種機構沒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只是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面向社會舉辦不具備頒發學歷資格文憑的培訓活動的辦學組織。
(三)發展策略
策略的定義是指為了實現某一目標,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或者可能存在的問題所準備的一系列的計劃或方案,通過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的資源或者潛在資源來實現目標的多要素計劃。策略的指定以及實施主要是為了達到所預期設定的目標計劃,這中間包含了三種特點,分別是基本性、長期性和整合性。在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里,良好的策略的運用是能夠幫助這些機構實現自身更好更快發展的目的的。策略還能夠使這些培訓機構充分利用自己現有的資源和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在資源,最終實現自身更好更快的發展。發展策略是指一種科學勾畫的向前的積極的全局性的一幅藍圖。相比學校教育,校外培訓具有豐富的外部管理內容,表現出功利化與復雜化的特點。校內外培訓在教育培訓市場中占較大份額,帶來了非常大的經濟效益。校內外培訓在創作巨大市場投資回報率時,也面臨著突出的教育問題。
二、教育現狀分析
(一)辦學目的方面
從辦學目的上看,學校教育體現了鮮明的公益性,通過國家指定的教育方針培養我國一代代,中小學學校教育中兩個突出的特點是基礎性與普及性。且學校間體現鮮明的統一性。但校外教育培訓不單單是為了培育人才,同時也要獲得一定的效益,以維持自身的發展。校外培訓機構隨市場化發展而來,這是校外培訓機構市場化發展的必然,也是各辦學機構競爭性的體現。
(二)教師結構方面
在教師結構方面,從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的比較發現,校外培訓機構中任課老師具有復雜的年齡結構與知識結構。因為目標不同,學校教師往往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但校外培訓機構教師具有多樣的知識結構,符合市場不同的需求。
這就需要校外培訓機構骨干培養與全員培訓相結合,青年培訓與業務提高相結合,內部培養與外界引進相結合。校內與校外培訓相結合。
(三)教學方式方法方面
因為教學資源種類多,且教學需求多元化,學校外培訓機構在教學組織形式選取方面通常比較靈活,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得到普及使用。和學校教育中教學方法比起來,它比較靈活,學生從中受到更多關注。所以,面臨著個性化的教學壓力,如經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得到學生及其家長的認同,如小班教學、一對一教學等,為培訓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方便。相比學校教育中教學方法,校外培訓機構擁有更為靈活的教學方式,學生備受關注,獲得了更多的培養機會。
(四)教學資源方面
良好的教學資源不但是培訓機構經過發展而來,也為其良好發展提供了保障。和公益性與基礎性的學校教育比起來,學校外語培訓機構擁有更為完善的教學資源。學校外培機構拓展陣地,搭建校外教育資源開發平臺;改進方法,注重校外教育資源應用實效;采取措施,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
(五)課程設置方面
在日常運行當中,因為學校教育受到教育部門的統一管理一般都是為了升學考試,為此在設置課程時,一般會結合共同的課程目標劃分為不同的科目及綜合課程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切實表現學校教育的基礎性及普及性的特征。在選擇教材過程中,具有公平就公正的審查認定制度,從教育書制作質量、社會內容及教學設計等做出評價。雖然學校教科書選擇存有一定的自覺性而課程依據是唯一指定的。學校外培機構在課程設置上,具備了非常大的自主選擇權,在保證現階段教育要求的條件下,選取獨居特色的教學材料,而非一定要將教科書作為課程僅有的參考標準,教師還需結合自身教育及教學經驗,獨立完成教材的編制。
學校外培機構自主選擇課程設置,符合現階段教育要求,選取獨居特色的教學材料,結合教學經驗,編制教材。
(六)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是學校教師與校外培訓機構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學校教育自有完整的一套評價體系,從而促使學校教師自覺狠抓教學質量,這就需要校外培訓機構培育一批創新項目,建設一批特色項目,發展一批精品項目,豐富校外活動供給內容,創新校外教育供給形式,充分展示項目改革的豐碩成果。
三、培訓機構的發展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組織架構
在當前的教育培訓機構中,首先應該按照公司的組織形式設置符合教育機構需要的職能部門。例如宣傳部,負責開發課程的技術部,聘用和管理老師的人事部,課程推廣與推薦的市場部等等。課程的研發,任課老師的雇傭,課程的排列維組合等等都是應該配備具有相應能力和專業的工作人員的。由此工作人員的分工就變得明確起來,避免職務的重疊且提高了效率。
(二)優化配置組織的工作流程
在市場化逐漸成熟的今天,使工作流程進行優化是使運營成本降低收益值更高的種方式,工作流程的優選應該有幾個正確步驟上的優化,例如對于課程的宣傳、報名咨詢的方式、學生家長的投訴處理,任課老師的聘用和管理等等,并且在市場與管理部門中間建立方便迅捷的信息共享方式也是優化組織工作流程的重要組成。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
績效評價不僅是對任課老師工作成果作出評價的指標之一,也是對教育培訓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工作成果的評價依據,績效評價是可以與人員的工作聯系起來的。其中任課老師最重要的依據來自學生和家長的意見以及該學生最終考試的分數等。而機構工作人員的考核則主要由上級領導和機構經濟效益來決定的。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由專業人員完成,也可以借助一些網絡資源來實現。
作為一個高質量的培訓機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以學生為本,以課程質最為生存之本。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培訓機構賴以生存的東西,唯有時刻保證高水準的課程講授與設置,并且關注每一個帶生的個體需求和發展方向,從而使家長愿意把學生送到這里來接受課外培訓。
(四)善用現代通訊平臺
利用手機飛信平臺、信息自由暢享運用中國移動的手機飛信平臺,將家教知識信息與各種活動通知信息及時傳遞出去,和各鎮、街道婦聯主席暢進行順暢溝通,便于更好地開展各種工作、活動。利用家教信息平臺,網絡輕松學習。網絡平臺設置家教資源支持、家教活動通知、留言板等。輕松在線學習緩解了學生學習壓力。利用家校通訊平臺,做家長小貼士。和區教委合作,一同開發利用校訊通平臺的資源,為學生家長定期發送家教活動信息、名人名言與教子故事等消息讓校訊通平臺切實變成家長的貼心小貼士。結合各學生群體,開展各種文明禮儀培訓。為家長量身打‘教師禮儀與職業素養,精彩課程。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知識培訓。同學生家長及家長面對面、點對點、零距離,傳授安全知識保平安,實現覆蓋全區無死角。
四、結語
本文從實證研究和分析,來盡力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政府方面,社會方面,行業協會方面和培訓機構自身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但是,筆者認為隨著時間的發展,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在未來還會遇到新的問題,并且在新的實踐當中產生新的認識,從而探索到新的方法,因此總有一天,它會變得更加規范和成熟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