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的提高,城鄉的經濟水平也大大提高,與之相對的鄉鎮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就成了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在我國目前的文化國情下,城鄉經濟的差異導致了城鄉文化發展水平的不均,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急需提高。本文從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的現狀出發,研究現階段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的前景展望。
關鍵詞:鄉鎮文化;發展現狀;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244-01
師宗縣丹鳳街道于2013年12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9公里,有國土面積115.6平方公里。轄丹鳳、文筆、古城、海晏、大堵、矣臘6個社區和山龍、淑足、法雜3個村委會,共有49個村(居)民小組。2017年末,全街道有11951戶43270人,其中:農業人口28850人,占總人口的66.6%。
一、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現狀
1.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的基礎比較薄弱。我國現階段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的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文化活動場地不足。南方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還能配備專門的文化站、文化屋等文化活動場地,在北方及西北地區,由于經濟水平的限制,專業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2.鄉鎮群眾文化的模式單一?,F階段鄉鎮群眾文化的形式主要體現為群眾性的集體活動,如廣場舞、棋牌娛樂等內容,模式較為單一,類似知識講座、歌詠比賽、書法比賽等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很少展開。
3.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的意識落后。受文化水平和認識層面的限制,鄉鎮群眾的文化意識普遍落后。閑暇時間,更樂于參與一些博弈性質和小賭性質的棋牌娛樂,而忽視了其他更多方面的文化活動。
二、鄉鎮群眾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缺少資金支持?,F階段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缺少來自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地方財政的資金的支持。地方政府注重經濟建設,各項政策、用地、資金使用全部優先經濟增長而忽視文化建設,這就使得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處處碰壁,局限性較高,很難取得長足的進步。
2.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缺少統一的管理規劃。現階段我國的鄉鎮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缺少統一的管理,大多數鄉鎮的文化建設管理部門都是處于清水衙門的狀態,甚至沒有專門的文化部門。依靠群眾自發的文化活動很難提升鄉鎮群眾文化發展水平。
3.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缺少充當領頭羊的專業文化隊伍。目前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缺少專業的文化隊伍及文化骨干帶領群眾開展工作,專職及兼職的文化干事、文化專員基本空缺。
三、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的前景展望
1.鄉鎮群眾文化的多元化發展。隨著經濟水平的逐步提升,鄉鎮群眾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發展應朝著多元化的方向努力。鄉鎮群眾文化的多元化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應該從政策上、資金上、專業人員上給予支持。需要建設專門的文化站、文化屋、文化廣場,同時聘請專業的歌舞表演教師、書法教師、各種技藝教師進行文化技能的培訓。在地方政府的推動與支持下,才能使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真正走上多元化的道路,更好的豐富鄉鎮居民的文娛生活,為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2.鄉鎮群眾文化的普及化發展。鄉鎮群眾文化要想朝著健康、多元方向發展,就必須有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否則暢想鄉鎮群眾文化的健康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要做到鄉鎮群眾文化的普及化發展,首先要在意識上改變群眾對文化的漫不經心態度,使他們認識到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對自身發展和鄉鎮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要逐步改正往日陋習,聚眾賭博、酗酒等丑陋現象要循序漸進的進行糾正杜絕,給文化的發展提供一片凈土;最后要以先進帶落后,可以先帶領一部分人參與文化活動,激發參與熱情,進而帶領大部分家庭成員參與其中,最終實現全員參與文化活動。與此同時,可以設置一些參與性的獎勵發放及競爭性的獎勵策略,在參與文化活動的同時依靠自身文化水平的實力獲得一定的回報,從而激發廣大鄉鎮群眾的文化活動參與熱情。
3.體現鄉鎮群眾文化發展對鄉鎮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在豐富群眾文娛活動的同時,更多的是為了服務經濟建設,這就要求鄉鎮群眾文化在發展的進程中要逐步體現對經濟建設的推動作用。
四、結語
鄉鎮群眾文化發展能夠推動鄉鎮經濟的發展,提高鄉鎮的綜合經濟水平,豐富鄉鎮群眾的文娛生活。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資金、人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這樣才能使鄉鎮群眾文化體現多樣性、知識性、趣味性,才能使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群眾基礎,最終實現我國“科教興國,文化興邦”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