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濤
摘要:“影視剪輯藝術”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主要通過對Premiere剪輯軟件的學習,結合影視剪輯理論知識,掌握影視后期創作實踐的能力。隨著地方高校應用轉型發展的不斷深入,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勢必也要更進一步,本文以“案例教學法”為例探討影視剪輯藝術課程在教學方法上的革新與應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影視剪輯藝術;實施步驟
中圖分類號:G642.4;J9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208-01
“影視剪輯藝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掌握Premiere剪輯操作方法,具備動態影像的非線性編輯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以介紹軟件界面和工具、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其基本操作等為主要內容,教學方式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不理想。由此尋求一種能夠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所謂案例教學法,就是指由教師引導,學生作為主體參與,依據真實的案例,圍繞案情發展而展開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在做中學”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培養學生影視后期制作能力的教學中運用大量的案例,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教師監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案例教學法的本質特征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習者的自主性。學生是一個主動的知識探究者,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借助有代表性的案例為學生創設一種學生主動探究的情境,并提供啟發引導和監督;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首先要獨立分析案例,揣摩制作過程及運用的知識點,在邊做邊想中實現能力提升。
2.教學模式由單向轉為多向互動。案例教學法更加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式教學,在案例分析和討論中,教師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此外,教師組織學生之間開展合作活動,面對面的交流討論,集思廣益,相互促進。
3.重視教學過程的實施和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主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把教材里的知識和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教學評價主要以教學效果為標準;而案例教學法的重點在于其教學實施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更加重視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1.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1)學生熟悉案例階段。通常提前到開始課堂案例教學的一到兩周,老師把案例作品的有關的材料發給學生。注意這個步驟應該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學生如果準備工作沒有做充分的話,會影響到整個教學的過程和效果。(2)學生小組討論階段。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案例進行討論,最好各個小組的討論地點相對獨立。(3)全體學生集中討論,得出結論階段。各個小組派出本小組的代表,發表本小組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幾個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和處理方式,組織各個小組對這些問題和處理方式進行重點討論。(4)案例總結引申階段。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老師則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對案例進行引申。
2.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下面,通過為特效濾鏡綜合應用設計案例——旋轉的地球,來說明案例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1)學生先觀看案例作品,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準備工作。并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查閱相關的資料和讀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同時積極地思索,形成關于案例中的問題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2)學生分組討論。把班級的學生分成五個小組進行討論,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要表達出自己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通過這樣的討論,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和口頭表達與溝通的能力。(3)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得出結論。各小組代表在班級代表本小組進行發言交流并操作演示。最后,對案例的討論進行點評總結與歸納,并告訴學生案例中的地球旋轉是由軌道遮罩、球面化、序列嵌套等效果來實現的。然后學生進行案例的實踐操作活動。(4)案例課堂教學后,教師應該對案例進行適當的引申,教學的最后階段,對案例進行總結,同時指出其他方法制作旋轉地球的方式,并引導學生課下嘗試使用AFTER EFFECTS軟件進行實驗,為下學期的AE學習打下基礎。
三、結語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教學也從以教師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轉變為以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發展為主,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以能力為主的價值取向,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案例教學法盡管有諸多的優勢,但是和其他的教學法一樣也是有局限性的,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揚長避短,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