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說,讀,寫”是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四項基本技能,其中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然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不盡人意,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2011年發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對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擴大了文章的選題范圍,豐富了文體,擴大了詞匯量。英語閱讀教學急需改革,隨著改革而出現的思維導圖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將思維導圖法引入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問題;應用
【作者簡介】李亞輯,渤海大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不斷的改進教學模式,有效地整合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聽、說、讀、寫”是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四項基本技能,其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我國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直是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高中的學生知道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但是他們認為提高閱讀能力很困難,所以他們對英語閱讀失去學習的興趣,并且對閱讀感到厭倦。所以,教師不僅要鼓助學生,而且要找到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思維導圖憑借自身的特點成為高校英語閱讀教學改革中的主要模式,這種新式的教學模式有效的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
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1.定義。思維導圖 “Mind Map”,是指運用大腦中的左腦和右腦,利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腦海中的思想,把人們腦海中所隱藏的知識顯性化和可視化,方便人們進行思考和交流。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托尼·巴贊(Tony Buzan)根據人腦特征創造出了一種以直觀的形象的圖示來標識出概念與概念之間關系的一種記憶方法,稱作思維導圖。他把人的大腦比作“一臺超級生物電腦”,把神經細胞的突觸比做“思維線條”,人的思維從一個特定的中心向四周發射,具有放射性的特點。思維導圖是大腦進行放射性思考的一種外部表達方式,是一把打開大腦潛力的萬能鑰匙。
2.特點。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現在廣泛的應用于教學中,它具有許多的特點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1)明確主體。思維導圖是從一個關鍵點出發,發散思維。正如一棵樹,樹干是支撐樹枝的主體,沒有樹干哪來的樹枝,所以明確主體很重要。并且在圖示中運用到了大量的大腦技巧:色彩、外形、線條等,來開發大腦的潛能,激發創造力。通過一幅思維導圖,可以把整個文章主要內容以及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的地握文章的脈絡和作者的寫作思路。
(2)分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把主題作為主干,其它信息作為分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宛如一棵樹。主干可以不斷的增加,各個分枝可以不斷“生長”,分支可以再生分支,從一級中心一直發散出去,到最低級的詞匯,這樣有利于系統的思考各關鍵詞之間的聯系。
(3)主題與各分支之間聯系緊密。確定主題之后,分支由關鍵的圖形或一個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可以以分支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后附在高層次的分支上。各個分支的線條上可以有關鍵的提示詞,就好比方向舵或者指南針來指導方向,這樣就不能在思維的海洋里迷路,所以提示詞可用來梳理思路,整理思想。
(4)各分支互相連通形成樹狀。各個分支之間相互連通,容易把握各支之間的聯系與關系。確定主題之后,抓住文章的關鍵,通過聯想和想象找到他們之間的聯系,用圖像和色彩把這一過程放射性的畫出來。連接到一起,形成樹狀。
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還是采取以講授為主,以教師為中心,以詞匯、語法教學為主線,展開題海戰術,讓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許多的問題。
1.以教師為中心。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英語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認為教學就是將自己頭腦中的和書本上的知識都裝進學生的頭腦中,并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有能力對這些知識進行吸收和運用。這種教學的模式扼殺了學生心中對閱讀的學習興趣,也失去了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能力,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產生不利影響。
2.過多的詞匯和語法教學。目前高中英語教師把英語閱讀教學課當作是語言知識課,不斷的向學生講授閱讀中所涉及到的語法以及詞匯,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講解詞匯以及語法,并沒有花時間向學生講述閱讀的技巧,以及教師對整個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導致課堂氛圍枯燥,抹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感受,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3.缺乏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和訓練。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語言知識的傳授多于對閱讀策略和技巧的傳授,教師只是將文章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重視詞匯以及語法知識的講解,逐個分析詞匯和知識點,導致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時都采用研究每個詞的閱讀方法,不能很快的準確的把握整篇文章。
四、實施步驟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思維導圖可以補足傳統模式中的不足。以人教版Unit 6 Section A中的3a reading為例從閱讀的三個階段說明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1. Pre—reading。閱讀前讓學生圍繞題目進行討論,激發學生原有的背景知識和閱讀興趣。教師可以把事先設計好的一些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與課堂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文章的背景、文體以及結構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對文章進行學習時,更好的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預測,并且學生對文章的內容以及結構可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Unit 6 Section A 3a reading中“An Accidental Invention”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茶的產生以及傳播。在教師介紹文章標題之后,在PPT上展示一些關于茶的文化的圖片或者關于茶的影片,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物進行講解,然后拋出一些問題進行提問,讓學生大膽地進行預測,活躍學生的思維。不但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2. While—reading。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思維導圖在技能培養方面可以發揮一定促進的作用。在學生對題目進行猜測之后,讓學生帶著提出問題快速的瀏覽文章,給出答案,培養了學生那個泛讀的能力。關于文章的問題設計如下:How was tea invented?Who invented tea?When was it invented?How long has tea been a kind of drinks?What is tea used for?等等。問題的設計應該環環相扣。然后教師帶領學生細讀文章,對文章中涉及的知識點和重難點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畫出思維導圖,把零散的思維和知識點連起來,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準備紙(教師可以給同學統一分發A4紙)和不同顏色的筆。
步驟2:通讀文章內容,對文章的內容以及結果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找準文章的中心,確定中心思想以及一些關鍵詞,確定中心思想與關鍵詞之間的聯系。
步驟3:學生進行泛讀,學生依據找到的中心句,關鍵詞理解文章,構思基礎的。
步驟4:呈現導圖,小組互相討論,互相借鑒,對自己的圖進行補充,然后根據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反映出來的關于文章的不同認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豐富圖示或者對其中的錯誤進行糾正,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思維導圖中存在的不足。
步驟5:學生不斷的進行完善。同學討論,教師評價之后,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然后教師幫助并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整理。
通過規劃思維導圖的這些步驟提高了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和理解與表達能力。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重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框架,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貫穿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學習相關詞匯等,幫助學生準確的掌握話題內部諸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
3. Post-reading。閱讀之后在保留原樹狀圖的基礎上。只留下關鍵詞,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復述,以此加強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對于接收能力較強,學習成績較好的班級,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給出的一個框架,讓學生依據圖示仿寫一篇其他文化以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史。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的需求。將思維導圖這種新式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讓英語閱讀教學變得更加的趣味,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可以互相的交換想法,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閱讀的內容。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文章,更能幫助學生形成記憶網絡,構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將枯燥無味,冗長繁瑣的英語篇章轉化為輕松易懂的圖片,從視覺上和理解力上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同時運用學生的左右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聯想力與創造力,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了課堂效率,這種教學模式成為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而且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宏觀與微觀思維的練習,學生只有對文章有了宏觀的把握,才能更好的理解以及吸收微觀的知識點,它可以將文章的宏觀脈絡與微觀的知識點連接起來,方便學生記憶和學習知識點。雖然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大致已經成熟,但我們仍要不斷的挖掘它的優勢,充分發揮它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來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 (1):36-41.
[2]劉艷艷.思維導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廣場, 2017(12).
[3]裴光鋼.思維導圖與外語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7(2).
[4]緒昕.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Unit 3 Reading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8-9.
[5]王新陽.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21(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