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 鄭素芬
摘 要 在“潮汕嵌瓷”非遺文化宣傳片中結合創作主題的要求,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解決了建筑拍攝的空間限制,達到了影片的預期效果。使用無人機進行建筑航拍時,需做好拍攝計劃,注意靈活運用景別進行敘事,并提出配合后期處理的建議。
關鍵詞 無人機;建筑;航拍;潮汕嵌瓷;宣傳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8-0003-0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 1 ],嵌瓷作為潮汕民間藝術,是潮汕建筑中三大裝飾手法之一,也是潮汕傳統民居的獨特風格和建筑特色,以其獨具魅力的風采在2008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傳統而古老的建筑藝術,正面臨傳承的困境[ 2 ]。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將潮汕嵌瓷藝術進行記錄與展示,是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有效方式。其中無人機航拍技術作為一項新興的數字拍攝技術,其應用方式值得探討與反思。
1 嵌瓷文化與拍攝主題分析
1.1 嵌瓷文化及其特點
嵌瓷藝術主要分布在潮汕、閩南和臺灣地區,是利用各種彩色碎瓷片拼貼、鑲嵌成各種圖案、形象,裝飾在屋脊、墻壁等處的一種建筑裝飾,潮汕人俗稱“扣饒”或“貼饒”。它被廣泛應用于祠堂建筑的室外裝飾上,筑者以其色彩斑斕、光彩奪目的藝術特色來彰顯其光宗耀祖之心,并表達對先人的敬意。作為一種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裝飾藝術,它和金漆木雕、石雕等室內裝飾門類互為表里、內外一體,共同構筑了潮汕建筑裝飾“飽滿、繁復、濃烈”的風格特點,體現出潮人“愛材”“適材”“節用”“精細”等造物思想與文化內涵。
1.2 拍攝主題分析
根據嵌瓷文化的特點,展現傳統嵌瓷藝術的原生態美感,是本片要表現的主題之一。這需要能夠表現嵌瓷本身美感的鏡頭,還需要現存于建筑之上的嵌瓷作品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原生態鏡頭。但由于原生態嵌瓷作品位于建筑頂端的屋脊,攝影師無法靠近拍攝,拍攝的角度與畫面構圖也受到很大影響。鑒于無人機航拍技術目前已經日益成熟,其靈活的空間機位,能夠較好地解決本片建筑拍攝遇到的問題,由此采用無人機拍攝方案。
2 無人機航拍特點與機器選擇
航拍是指航空拍攝,使用無人機進行航拍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影像創作手段,這種航拍方式以無人機作為拍攝載體,通過機載攝錄器材實時拍攝和傳輸視音頻信號,由地面飛行控制人員遙控操作飛行姿態,地面攝影師通過圖像監視系統取景,無線遙控拍攝[3]。
使用無人機拍攝具有較多優點。首先,無人機航拍的靈活性高,機身小巧且對飛行場地要求不高,而且它能夠打破傳統的空間限制,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拍攝,容易帶來新的視覺感受,尤其從高空進行大場景拍攝,極具視覺沖擊力,因此也被人稱為“上帝視角”[4]。其次,無人機的價格已大大降低,飛行的安全性和技術支持也已經比較成熟,操控起來方便、上手較快,因此拍攝的成本也大大降低。目前,無人機拍攝已經在很多視頻創作中使用,商業化程度較高,消費級的無人機就已經可以完成專業拍攝。
無人機拍攝也有其問題。最首要的,就是機器安全性和被拍攝對象的安全,為此一些無人機公司還設置專門的商業保險。而在拍攝嵌瓷非遺文化宣傳片中,尤其要保證嵌瓷作品本身的安全,因此在設置飛行路徑和飛行速度上都要格外注意。再就是無人機飛行的路徑靈活但不能夠重復,如果發現鏡頭中的一些瑕疵只能重新拍攝,否則在后期剪輯時,兩段略有偏差的鏡頭很難平滑剪輯。此外,由于無人機本身飛行的穩定性還是遠遠不如滑軌和搖臂,因此在近景和特寫拍攝時,畫面的搖晃問題較為明顯。
在實際拍攝中采用了大疆Phantom 4 Pro機型,該機配置有視覺避障系統,當機器與建筑的距離1m左右會自動懸停,能夠較好的保護拍攝對象,又不會損壞設備。
3 無人機航拍的應用體會
3.1 做好拍攝規劃
無人機拍攝路徑與構圖方式非常靈活,要求攝影師與導演有良好的溝通,避免盲目拍攝。實際拍攝時,應該有一定的拍攝規劃,首先對建筑外觀和表現方式進行觀察,選擇能夠表現出建筑層數、空間與環境的較好視點[5],并由此設計好航拍路線,使畫面效果更加優美、連續。比如在拍攝嵌瓷建筑時,根據現場的建筑結構進行規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具體包括飛行速度、光線、走位、鏡頭控制、飛行操控和拍攝參數等。對于一些敘事的代表性畫面,為確保鏡頭的可用性,可現場多次拍攝,并及時回放拍攝的畫面,以選取更佳拍攝手法和構圖,必要時進行草圖的繪制。由于航拍的路徑靈活、不好重復,因此對起點和終點的畫面做重點要求,畫出分鏡草圖。而對無人機中間的飛行路徑,則以盡量控制為主,適當自由發揮,通過查看圖傳的回放效果,直到獲得較為滿意的一鏡到底鏡頭。
3.2 把握鏡頭敘事
無人機航拍一個明顯特點就是運動鏡頭為主,隨著無人機的運動,被攝物體與鏡頭之間自然形成相對的運動,推、拉、搖、移、跟、旋這些運動的鏡頭畫面非常多,要想獲得好的拍攝效果,根本上還是要把這些鏡頭的傳統敘事特點把握清晰,再結合無人機航拍來實現。比如在拍攝嵌瓷建筑的外貌與周圍環境時,采用推、拉、移的拍攝手法相對容易獲得合適鏡頭。而為了表現建筑的具體外貌,采用環繞旋轉的方式,能夠從多角度進行展示,這也體現了航拍的優勢。由于無人機可以控制在一個水平面飛行,在拍攝建筑時其靈活的空間優勢也是非常明顯,比如將無人機上升到嵌瓷作品的相近高度,然后再平行移動,就可以獲得較好的近景與特寫效果。此外,要注意運動鏡頭可以帶來更好的視覺沖擊力,尤其是采用一些新穎的視角,比如垂直升降、環繞和穿越,容易產生較新視覺效果的畫面。
3.3 靈活運用景別
無人機具有很好的空間運動范圍,其航拍效果類似使用了一臺巨型搖臂,景別變換非常明顯,靈活運用景別變化是無人機拍攝需要把握的優勢與技巧。以Phantom 4 Pro機型為例,上升到200m高空,就可以獲得很有視覺沖擊力的遠景和大全景,這作為整體介紹和空鏡頭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素材。在無人機飛行過程中拍攝景別可以自由變換,一個完整的高空滑落鏡頭,就可以實現從遠景、全景、中景、近景乃至特寫的轉化,這為將觀眾帶入場景提供了非常好的視覺素材。在一些特殊位置,比如從建筑間隙中飛出,景別突然從近景切向全景或遠景的過程,景別的視差也能帶來很好的視覺素材。
3.4 后期修正與完善
無人機航拍完成的素材容易有一些缺陷,需要配合后期軟件的修飾操作。首先是對整體和個別鏡頭的調色,這個問題在普通拍攝時也有,只是無人機素材更為明顯。然后要注意無人機素材的同期聲基本都不能使用,要進行后期配音。最后要解決無人機畫面的晃動問題,這在拍攝近景與特寫時較為明顯。對于近景素材而言,拍攝時平移速度卡頓與晃動是最常見的問題,遇到需要特別穩定或晃動較為明顯的畫面,要在后期軟件中加穩定器,對于前期不好穩定拍攝的素材,可以先將構圖稍微松散一些,留下穩定器拉大畫面的空間,得到較好的穩定后效果。對于特寫則可采用靜幀拍攝的手法,然后對圖片進行背景摳圖操作,另外加上天空和光影的變換素材,做出延時攝影的效果,使畫面看起來仍舊具有動感。通過這些后期處理方法,能夠較好的解決鏡頭晃動的問題,彌補素材瑕疵,達到統一可用的視覺效果。
4 應用總結
使用無人機航拍為潮汕嵌瓷非遺文化宣傳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解決方案,拍攝完成的“潮汕嵌瓷”宣傳片獲得了2017年“第十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 數字媒體專業組全國二等獎。對于航拍這樣一項新興的拍攝技術而言,其技術手法和藝術表現仍值得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Z].國辦發〔2005〕18號,2005-03-26.
[2]歐俊勇.非物質文化遺產嵌瓷傳承體系、困境與應對——以嵌瓷國家級傳承人的口述資料為基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1):175-177.
[3]梁自強.紀錄片創作中無人機航拍的應用與探索[J].南方電視學刊,2017(2):114-117.
[4]胡睿.小型無人機航拍研究之鏡頭運用淺析[J].現代電視技術,2016(3):126-130.
[5]胡晶,徐瀅琪.探究哈爾濱老建筑拍攝技法和表現技巧[J].美術大觀,2015(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