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
摘 要: 實施中等職業學校的學業水平測試是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對于英語這門基礎學科而言,部分中職生基礎薄弱、學習自覺性不強、學校效果不佳等,在大的學測背景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積極探索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提倡智慧課堂的構建顯得十分迫切。
關鍵詞: 學業水平測試 中職英語學習 信息化資源庫建設
一、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測試
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的提出是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迫切需要。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制度是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對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學習的職業精神,形成較高的職業素養、人文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業水平測試重點考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基本技能。按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制訂學業水平測試大綱和實施方案,真實、準確地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英語考試大綱》主要依據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和2010年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頒布的《江蘇省五年制高職英語課程標準》制定,以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審定的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英語》1冊-3冊為考試復習范圍,重點考查三年制中職學生和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日常英語應用能力、職場英語應用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如何讓學生愿學,樂學,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是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頭等大事,也是新形勢下中職英語更好地服務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當前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作為一門文化基礎課,英語在職業學校的地位非常尷尬,基本處于可有可無、消極應對、被動接受的狀態。
1.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法單一。
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中心,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基本上采用“一言堂”或“滿堂灌”的形式,學生的一切活動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教什么,他們學什么,課堂教學大多采用講述式,教學方法單一,特別考試前,教師們不停地印試卷、做試卷、講試卷,學生感覺枯燥乏味。
2.注重知識傳授,輕視能力培養。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基本是講授語言點,羅列語法知識,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更別說對學生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創業能力、終身學習等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
3.學習的內容、大綱、教材及教學進度基本統一,忽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內容、大綱、教材及教學進度都是“一刀切”,在教學過程中不過多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
4.對學生成績考核重結果輕過程,評價方式單一。
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對學生成績的考核基本上是一卷定成績,忽視了平時的過程性評價,忽視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測試,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忽視了學生情感因素的評價。考核方式上,基本側重于語言知識點、語法知識的測驗,忽視了學生實際英語應用能力的測試等。
三、學業水平測試與英語課堂教學之間的鏈接和探索
現在學業水平測試的提出無疑為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規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和保障。必然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可以促進學生在人文素養及跨文化交際等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我們應該改變原有的單一的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新的教學改革。
首先我們要掌握“學中做,做中學”的理論。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從做中學”的教育思想,即教學過程也就是“做”的過程。只有通過“做”,才能獲得知識,才能有知識的積累,才能學到東西。在教學中貫穿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理念。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學做合一”的精髓:事怎么樣做就怎么樣學,怎么樣學就怎么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其中,“做”是“教”與“學”的核心。中等職業教育正謀求課程改革,其大力推崇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與陶先生的“教學做合一”不謀而合。
最適用的是任務型教學理論。任務型教學理論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其核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ing by doing”,語言學習的任務是有目標的交際活動或學生為了實現某一語言知識目標而采取的交際活動的過程。現行的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我們要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學習,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不斷嘗試更新理念,不靠一直不停地做試卷、講試卷進行英語教學活動。
四、資源庫建設是信息技術導入中職英語教學的重要載體
目前互聯網如此發達,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很多學校都有相關的實訓室、在線操作平臺和模擬軟件教學設備,但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網站比比皆是,信息量很大,面對良莠不齊的網絡資源,學生無所適從,無論從宏觀的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還是從微觀的人才培養需求來看,構建信息化的中職英語學習資源庫都顯得十分有必要。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而獲得的。中職院校要通過建立英語學習的資源庫,把有趣的、實用的知識集合,建立一個開放的英語學習中心,這樣才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英語資源庫的建設對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學校的發展等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有效的課堂延伸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平臺等可以改變一直以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通過完整且多種多樣的網絡教學資源自主學習。
由于移動網絡技術迅猛發展,隨著最普通最適合的移動通訊英語學習平臺——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成為很多服務的終端,信息化平臺的使用能夠讓學生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使用無限開放的教學空間,學習者方便高效地利用教學資源輔助學業,并實現在線提交作業、答疑、測試等功能。教師線上和線下充分監督和激勵學生的學習參與情況,負責學習計劃設計,學生作為參與者,被要求線上或線下都要充分參與這項學習活動,活動的目的是形成有效的線上和線下課堂。當然學習的本質不是單向的從教師到學生,而應該有雙向的交流和溝通的過程。
中職英語的資源庫建設要以體現實際應用為主要目的,從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角度出發,一切為學生考慮,例如目前的學業水平測試,把課程的基本知識點、試題庫和在線答題等都設在網站的中心位置,隨時讓學生獲得網站資源變更的第一手資料。為了方便學生,提高學生興趣,把各門課的試題庫等傳入南瓊系統,學生登錄后,不但網速快而且不會產生流量,通過小游戲、小活動等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一直使用“雨課堂”。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學解決方案,是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快捷免費為所有教學過程提供數據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這也是我們現在一直提倡的智慧課堂。不僅突破常規思維,敢于探索和創新,而且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在互助協助學習中,學生不知不覺地提升了知識水平。教師們把課程、課件和試題等上傳到雨課堂,學生課后隨時可以就所學內容互動交流,鞏固和反思,自己刷題,解析自動生成。這種新鮮的網絡教學資源非常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最主要的是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前和課后,滿足了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需求。
五、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智慧理念的指導下,實施智慧教學,把信息技術和課內外教學聯合起來,很好地實現資源共享。中職英語學習資源庫提供的信息是豐富多彩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自主學習活動的展開,彌補傳統課堂教學資源有限性的不足,但在實踐應用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管理,全面跟蹤,建立多維監控機制。當然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更新和維護,需要專業人員管理,不斷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資源庫建設和管理探究[J].武漢冶金管理學院學報,2013(4).
[2]楊偉燕.遠程英語移動學習資源庫的設計和開發[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
[3]唐燁偉.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
[4]劉力.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J].大學英語,1996(10).
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高職高專研究專項”立項課題《高職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實踐研究》,蘇教科規驗字第16000Z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