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利軍 鄭新疆 張靜 陶志柱 朱曉平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合哈密墾區種植的棉花品種,開展了100個棉花品種(系)的豐產性比較試驗,對參試陸地棉品種(系)的生育期、農藝性狀、產量性狀等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 AW114、巴44275和D27565這3個品系的生長勢較強、結鈴性好、吐絮暢而集中、鈴大小適中、衣分較高、皮棉產量分別為1位、2位、3位,適應哈密墾區種植,可以進一步示范和區域性比較試驗。
關鍵詞:哈密墾區;陸地棉;品種;豐產優質;比較
中圖分類號:S562.03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3143(2018)01-0027-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1.006
0 ?引言
優良品種是保證棉花高產的首要條件,通過試驗選擇優良品種應用于生產,對不斷提高棉花產量和推廣優質品種具有重要意義[1]。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經濟作物,新疆是我國規模特大的優質陸地棉基地[2-3]。哈密墾區地勢平坦、棉田集中、日照充足、氣候干燥、雨量稀少、晝夜溫差大,比較適宜種植棉花。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因育種材料以及人才的缺乏,種植的棉花品種(系)達到高產和優質的品種(系)很少,因此,為了篩選出適合哈密墾區種植的陸地棉品種(系),作者于2017年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開展了100個棉花品種(系)的比較試驗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陸地棉品種(系)100個,來源于27個育種單位,供試品種(系)分別為AW112、AW113、AW114、新826、新827、新828、新829、MS1701、MS1702、MS1703和MS1704、新陸中54號、巴44011、巴44015、巴44232、巴44275、D27040、D27145、D27565、D27672,惠祥21號、惠祥22號、H7-176、H7-178、H7-179,Sss18-1、Sss18-2、魯泰509H、魯泰233H、魯泰560H、魯泰440H,TH13-378、TH14-626、TH6-5、TH6-6、JF16-13、JF16-14、JF16-15、JF16-16、JT701、JT702、JT703、JFY122、K623、K624、K625、H15206、H1594、育新04009、育新04012、FQ55、FQ57、FQ59、HT16-1、HT16-2、HY369、HY803、天8、桑塔木11號、桑塔木12號、3D17001、3D17002、科碩棉1、科碩棉5、科碩棉8、冀棉36、冀1318、冀300、17DJL01、17DJL02、JSH17-1、JSH17-2、JSH17-3、JSH17-4、JSH17-5、JSH17-6、JSH17-7、ML401、ML402、ML454、CT6301、CT6302、CT6303、CT6305、南農127、南農128、錦K302、錦K303、KCB09、133K1、96G、96H、17N001、17N002、XYJ89、XYJ306、德潤棉2號、華盛棉6號、守信HS-172、守信HS-173,其中新陸中54號為對照。
試驗在新疆哈密地區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站進行。試驗地土壤肥力中等。4月19日播種,采用隨機區組設計,2次重復,每小區6行,人工點播,小區面積22.4 m2,理論種植株數為27萬株/hm2。田間管理按一般棉田常規管理,考察棉花品種(系)的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和產量指標。
1.2 ?數據采集與統計
棉花苗期、花鈴期和吐絮期對各品種(系)的田間生長勢和生育時期進行調查,吐絮期對株高、果枝數、果枝始節位、株鈴數、缺株率等性狀進行調查,棉花收獲期對鈴重、衣分等指標進行考種,并分小區收獲和統計產量[4]。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進程
所有參試棉花品種(系)播種~出苗的時間均為11天,出苗~開花的時間為53~59天(見表1),以D27565最長,為59天;開花~吐絮的時間為55~74,以巴44275最長,為74天;生育期為111~130天,新陸中54號(對照)生育期為126天,生育期早于對照的品系占68%,生育期晚于對照的品系占3%,與對照相同的點29%,其中,生育期最短的品系為96H(111天),比對照提前15天,生育期最長的品系為巴44275、HY803、3D17001(130天),比對照推遲4天。
2.2 ?田間生長勢
從表2棉花各生育時期的生長勢看,棉花苗期生長勢較強的品種(系)12個,占參試品種(系)12%,代表品系AW114,表現一般的品種(系)48個,占參試品種(系)48%;棉花花鈴期生長勢較強的品系22個,占參試品種(系)22%,代表品系為D27565,表現一般的品種(系)74個,占參試品種(系)74%;各參試品種(系)在吐絮期的生長勢平穩。AW114和D27565在棉花各生育時期的生長勢均表現較好。
2.3 ?農藝性狀
從缺苗情況看,缺苗20%~30%的品種(系)最多,占總數的83%,MS1704的出苗率最高(90.7%),HY803的出苗率最低(45%)。從始果枝著生節位看,4~5節的品種(系)最多,占總數的45%,以巴44275的始果枝著生節位最低,為3.3節,以D27672的始果枝著生節位最高,為6.6節。從株高看,60~80 cm的品種(系)最多,占總數的74%,以HY369最矮,為43.3 cm,以H15206最高,為86.6 cm。從果枝數看, 8~10個的品種(系)最多,占總數的50%,以HT16-1和JSH17-7的最少,為6.2個/株,比對照少0.2個/株,以巴44232最多,為12.8個/株,比對照多6.4個/株(見表3)。
2.4 ?產量性狀和產量
從株鈴數看,成鈴7~8個的品種(系)最多,占總數的39%,以巴44011和FQ55最少,為4.8個/株,比對照少2.6個/株,以HY803最多,為10.4個/株,比對照多3個/株(見表4)。
在參試的100個品種(系)中,單鈴重在4.0與7.5 g之間,單鈴較大的有6個品種(系),鈴重≥6.0 g,其中科碩棉1號鈴重最重,為7.5 g;鈴重最輕為3D17001,為4.0 g。各品種(系)的衣分在34.4%與46.9%之間,衣分超過45%的有6個品種(系),以巴44275最高,為46.9%;衣分低于40%的有19個品種(系),以JF16-16最低,為37.2%(表4)。
在同樣管理條件下不同品種(系)的小區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不同,籽棉產量在4500與7560 kg/hm2之間,高于對照5%的有36個品種(系),以H15206最高,為7560 kg/hm2,為對照的131.3%;低于對照的有23個品種(系),以JSH17-5最低,為4500 kg/hm2,為對照的78.1%。皮棉產量在1660.5與3232.4 kg/hm2之間,高于對照5%的有39個品種(系),以AW114皮棉產量最高,為3232.4 kg/hm2,為對照的136.54%,以巴44275次高,為3039.1 kg/hm2,為對照的128.38%,以D27565第三,為3021.8 kg/hm2,為對照的127.64%(見表5、表6);低于對照的有37個品種(系)以HY803最低,為1660.5 kg/hm2,為對照的70.2%。
3 ?結論
3.1 ?生育期
在參試的100個品種(系)中,較晚熟的品種(系)有3個,為巴44275、HY803、3D17001,生育期為130天;較早熟品種(系)有64個,生育期小于120天,其中最早熟的品系為96H(生育期111天)。
3.2 ?生長勢
棉花各生育時期田間生長勢均表現較好的品系是AW114和D27565。
3.3 ?單株結鈴數
在參試的100個品種(系)中,單株結鈴超過8個的品種(系)有35個;以巴44011結鈴最少,單株平均成鈴為4.8個。
3.4 ?單鈴重
在參試的100個品種(系)中,單鈴重超過6.0 g的品系有5個,以科碩棉1號最重,為7.5 g;以3D17001最輕,為4.0 g。
3.5 ?衣分
在參試的100個品種(系)中,衣分超過45%的品種(系)有6個,以巴44275衣分最高,為46.9%;衣分低于40%的品種(系)有19個,以JF16-16衣分最低,為37.2%。
3.6 ?產量
在參試的100個品種(系)中,AW114、巴44275和D27565的皮棉產量居前三位,分別較對照增產36.54%,28.38%,27.64%,且籽棉產量分別較對照增產28.13%、12.5%、23.43%,
3.7 ?綜合決選
通過豐產性比較,以皮棉產量為決定性依據,結合農藝性狀、經濟性狀考察,初步篩選出AW114、巴44275和D27565三個品系,他們的皮棉產量分別列居前三位,生育期分別為116天、130天和126天,且他們的出苗壯、生長勢較強,結鈴性好、吐絮暢而集中,鈴大小適中、衣分較高。今后對其進一步開展示范工作,確定其在哈密墾區的適應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魏俊梅,王潭剛. 12個棉花品種的高產穩定性與適應性象限分析[J]. 棉花科學,2013,35(5):21-23.
[2]毛樹春,李亞兵,董合忠,等.中國棉花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66-98,884-896.
[3]田長彥,馮固,危長州,等.新疆棉花養分資源綜合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32-138,205-220.
[4] 朱曉平,鄭新,陶志,等. 東疆地區雜交棉區域試驗品種的豐產性及適應性分析[J]. 棉花科學, 2016,38(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