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語能力測評成為我國外語界的熱點議題,不僅反映出外語教育和新的理念,也折射出外語測評實踐的訴求。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出發,分析了具多元化外語能力測評的實踐能力培養的實現路徑,并就外語測評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外語能力測評 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106-01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受到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限制,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現象的出現,如何培養具有實踐力的人才日益成為人才培養的熱點問題。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實現外語能力測評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如何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一、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
高職院校的宗旨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實踐能力是外語能力測評的出發點與立足點。開展以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應變力具有重要作用,多元化外語能力測評要在發揮基礎學科功能的同時,將知識與實際應用相銜接,有效促進學生多元化外語能力水平的提高。但目前多元化外語能力測評的實踐中,仍存在制約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限制因素。在此背景下,要從改革教學方法入手,著力探索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為滿足高職教育需要提供幫助。由此可見,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新背景下的改革價值不容小覷。
二、外語能力測評的固有問題
為提升就業競爭力,外語能力測評要提高職業能力的重視程度,不斷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但現有的教學仍存在一系列的限制因素,妨礙了外語能力測評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平臺的實際效果。
1.忽視實踐教育
社會經濟對于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為滿足專業化人才與教育需要,外語能力測評應強化實踐能力的關注度。現有的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社會發展,學生的素質得不到保證,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在畢業后的求職中,無法獲得與自身相匹配的職位。這主要是由于教學培養單純重視理論教育,忽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外語能力測評長期處于照本宣科的狀態,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1]。
2.忽視綜合素質
通過調查顯示,應試教育的理念導致教學方法單一,模式化束縛了外語能力測評教學水平的提高,填鴨式的外語能力測評教育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并未幫助學生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所培養的學生不具備實踐能力。傳統的外語能力測評偏重理論性,缺乏實踐能力的培養,課時限制導致教學忽略實際運用,使得學生側重于理論,忽視了自我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利于全面發展。
三、如何培養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是指在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的實際工作,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進行結合[2]。實踐能力是高素質人才的特質,對外語能力測評而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是培養掌握語言的應用能力,目的在于熟練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
1.培養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創新性思維,外語能力測評教學中可引入感興趣的新聞熱點等,以豐富的形式進行口語訓練,就學習內容讓學生演講,以便提高實踐機會。還可以教學生演唱外語歌曲以及觀看外語影片,使學生在外語語言的氛圍中提高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如計算機網絡多媒體設備,制作配套的教學課件,以多樣的展示方法,通過圖像和聲音作用于感官,讓學生增加真實感,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從而提高外語測評的效率,使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訓練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學生創新的前提,在實踐中起主導作用。要讓學生積極探索求異,善于發掘創造性因素,在外語能力測評通過創設情境來誘導學生從不同側面進行學習。當出現偏頗時,不要馬上否定評價,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矯正,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大膽辯論,勇于發表意見,在發散性思維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著力改善外語能力測評的抽象培養模式,打破體系的桎梏,優化外語能力測評結構,重視基本知識,圍繞核心內容進行知識分析,將相關性的內容進行整合,在豐富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促進高數與實際的有機結合。要圍繞市場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優化,為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提供機會,組織學生進行訓練,通過交流討論來完善認知,提升凝練能力,不斷優化教學,完善現有教學體系,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將職業設計與實踐需要相結合,以保證教學設計處于科學性。要定期開展外語活動,在實踐學習中不斷提升個人素養,通過課題小組的形式,提高學生對于外語知識的運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改善。
3.加強聽說訓練
外語教學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閱讀方法,培養自我分析解決閱讀問題并理解文章的實踐能力。應該著重提高表達能力,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教會學生分析語法結構,理清句子的層次,重視語境的重要性,通過分析語境,解決一詞多用的現象。此外,盡可能向學生介紹外國文化,幫助學生掌握的相關的文化背景,提高閱讀理解水平。還可以借助行之有效的方法輔以練習實踐,快速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譯水平。要提高外語應用能力,就要加強聽說訓練,要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具有聽說的機會。聽和說相輔相成,外語能力測評教學中要挖掘教材的情趣,科學有效地利用教材,指導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為學生提供練習機會,增強語言實踐的力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辯論等活動。教師還要以生動的形式組織課堂操練,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融入到外語學習氛圍中,反復練習,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在外語能力測評培養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至關重要,高職老師要做發揮好實踐能力培養的引導作用,主動拓展知識面,提高實踐能力,不斷適應知識經濟的形勢開拓創新,不斷地充實自己,在教學中以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指引,爭取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中國高等教育,2002(8).34-36.
[2]楊成剛.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幾點思考.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2001(8).56-57.
作者簡介:
金文華(1979—),女,朝鮮族,黑龍江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