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率,本文探討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方面精心組織,實現課前翻轉、課上鞏固,真正確立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高職數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161-01
一、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明確,主題突出。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 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練。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 rm,wmv,flv等),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 等)上實現移動學習。
4.資源結構“情景化”: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
二、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將傳統的教師講解模式徹底顛覆,轉變為課前學生通過視頻主動學習知識,課堂上通過師生答疑、交流、討論進行知識的內化,課堂變成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學生成為了學習的真正主人,老師成為引導者。高職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都擁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學習工具,他們樂于接受圖文聲像信息,可以利用課外的點滴時間進行網上學習,帶著問題進課堂,教師在課堂上收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有效的指導。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一)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行為完成了知識的傳遞,取代了教師的課堂講解過程;(二)原來學生課下作業完成的過程現在需要在課堂完成,但不是學生單一獨立進行,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或者交流完成對知識的吸收內化,改變了傳統的課上授新知、課下寫作業的流程。
三、基于微課的高職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課前準備階段:首先根據教學目標,重新梳理單元教學內容,分離出教師講解、演示內容,確定微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設計并制作微課,設計學生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帶著任務有目的地去自主學習,同時設計分層次的練習,用來判斷學生學習的難點和易錯點。然后借助網絡平臺上傳微視頻和學習任務單,師生可通過在線答疑、在線討論等形式發現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課堂教學活動階段:教師根據課前收集的問題,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或分組討論,在解決問題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講解教學難點,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知識點,實現知識的建構和內化。
課后鞏固階段:教師根據本節教學內容,收集相關的拓展學習任務,完成對本節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
我們建立了高數學習微信公眾號,作為老師發布視頻和學生討論交流的主要場所,視頻上傳騰訊視頻網站并在公眾號發布,學習內容由老師主導,經過實踐,這一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交流,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較好地解決了高數內容多、教學課時少的突出矛盾。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組織好學生課下積極參與,老師設計的導學視頻要切合學生知識水平,學生要帶著任務學習。課堂上組織交流討論,一般分為若干小組,學習水平強弱搭配,匯報學習成果,發現結論,總結規律等,通過分發任務、獨立探索、團隊協作、共享心得等環節完成一堂課。課堂上教師做好引導,答疑解惑。比如Newton-Lebnize公式一課,通過微課視頻展示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問題,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課上學生交流發現規律,最后引導學生作出證明。線上線下學習互相補充,突出三個字:導、學、悟。
實踐證明,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作為整個學習過程的主角,可以自由分配學習時間,也可以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控制學習量的多少和學習難度,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的接受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模式,是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真正確立了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文,馬秀芳,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5,(3):3-9.
作者簡介:
楊小明(1965.3-),男,漢族,甘肅崆峒區人,碩士,平涼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