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農村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也受到了關注。本文主要敘述了目前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所面臨的困境,觀念落后、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出路,必須有轉變傳統觀念,增加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設施建設,加強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新時期 農村學校 體育課程改革 困境 出路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203-01
一、新時期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困境
1.農村學校體育教學觀念落后以及對體育課程重視不夠
目前農村體育教學改革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其最大的困境莫過于農村學校體育教學觀念的相對落后以及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農村學校體育教學觀念的落后,嚴重影響了學校體育課程的形成與發展,導致體育課程在學校中的地位性和重要性不高,無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課程在農村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是邊緣學科,對它的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如數學、語文等。農村學習對體育課程的不受重視,主要原因是體育成績并不算入學生的升學成績中,這也是導致體育課程被其他課程主干課程占用的原因。多數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目的都是為了升學。體育成績不影響升學,這也是我國農村學校體育改革遭遇困境的原因。
2.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場地和器材的不足
我國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體育教學場地狹小和體育教學器材不足的問題,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需求。農村學校體育基礎設施和體育公共設施的缺乏,不僅不利于對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還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這也是學校在新時代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所面臨的困境。體育課程的教學資源的不足以及不能有效利用,包括場地和器材方面。農村學校微薄的體育經費投入是很難保障有足夠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供學生使用,這也成為制約農村體育課程改革的主要障礙之一。
3.農村學校體育課程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師的數量和專業性方面。目前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不容樂觀,與我們期待達到的教學水平有很大差距。有些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較差的體育教師還會將落后的體育思想和體育教學方法帶到體育課堂上,甚至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發揮,導致學生無法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增強身心健康,最終喪失對體育課程的興趣。目前的農村學校體育課程師資力量的不足,不僅體現在體育教師的數量嚴重不足,還體現在體育教師整體素質和質量的低下。農村體育教師的學歷普遍較低,甚至還有所教專業與技術職稱不相符者,其專業技術職稱也普遍低于城市學校,在自身素質與自身修養方面與城市學校都有著明顯的差距。
4.農村學校體育課程趣味性不足,相關機制缺乏
農村體育教學課堂上,體育教師更注重的是相關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忽略了對課堂氛圍的調動,導致體育教學課堂枯燥乏味,使學生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十分不利于農村體育教學改革的進行。體育的趣味性是體育教學的魅力所在,也是吸引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動力和源泉,是讓學生愛上體育的關鍵,使學生能夠堅持不懈的進行體育運動,以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此外,農村體育教學相關機制的缺失,也不利于體育教學的改革。體育教學以及管理機制的缺失,使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領導者也無法掌握學生學習的成果。農村學校體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運行體系的不成熟,使教師無法獲得反饋信息,教學質量無法進一步提高??梢姡r村學校在體育課程的制度化和科學化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二、新時期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出路
1.轉變傳統觀念, 重視體育課程
我國正處于教育改革的大好時機,我們要抓住改革機遇,努力提高農村學校體育課程的質量。作為領導和教師要認清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基本形勢,積極開展和落實改革工作,把體育教學和農村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促進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重視農村體育教學的改革,首先要制訂合理的計劃。由于我國不同地區教育水平差距較大,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根據自己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課程的現狀,提出整改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制訂出既符合學校實際又切實可行的規劃,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增強農村學校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和競技性,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強健體魄,提高健康水平。在農村學校體育觀念上,應該向多元化方向轉變。提倡體育課程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增加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甚至可以融合相關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提倡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相結合,甚至融入精神文明建設。教師要理解和重視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意義,并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體育習慣,努力提高農村學生的健康水平。但學生的體能并不是衡量學校體育教學的唯一標準,我們要對學校的體育工作進行全面的評價,以促進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
2.增加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設施建設
農村學校要加強體育教學的設施建設,保證體育經費能夠有效的輸出,用在刀刃上,以保證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建設。不僅要滿足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需要,還要達到國家對于體育場地和器材的相關要求。同時注意對體育場地和器材的維護和管理,提高體育場地和器材的使用率,以實現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條件的改革。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開展不一定需要特別大的操場和種類繁多的體育器材,我們要充分發揮有限的體育器材和場地,合理安排體育課程,設計體育項目。
3.加強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要開展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豐富體育教師的專業知識,這也是目前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的關鍵問題所在。主要是因為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師大多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而來,農村學校很難配備自己專門的專職體育教師。所以,在體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注重對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素養的培養,增加體育專業知識,同時積極參與體育課程的培訓,不斷提高自身修養,這樣不僅能夠使教師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能使體育課堂更加活躍,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其次,農村學校還可以直接引進體育相關的專業人才,注意上崗前的培訓,還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人,這也是提高農村師資力量建設的有效方法之一。提高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也是體育改革的重點。此外,作為領導要切實關心和提高體育教師的福利待遇,由于農村體育教師的工作環境比較特殊和艱苦,合理的福利待遇必須保證,只有這樣體育教師才能專心教學,調動工作的積極性,保證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存在許多困境,需要我們去克服和改進,只有轉變傳統觀念, 重視體育課程的改革,并在改革過程中增加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設施建設,加強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才是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王曉翔.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困境與對策[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28(01):73-76.
[2]刁翔.我國農村學校體育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9):140-141.
[3]代建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學校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科學研究,2006(06):17-19.
作者簡介:
羅可章,男,壯族,1972年生,中學一級職稱,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