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
【摘要】運用圖表閱讀策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關鍵詞】圖表策略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9-0046-02
閱讀策略是學習者為解決閱讀中的困難而采取的行為過程,閱讀策略基于的理念是:有效的閱讀策略訓練,幫助學習者提高閱讀水平,通過閱讀過程有意識的自我調控達到自主學習,國內外有關閱讀策略的研究不斷發展,閱讀策略的內容也不斷豐富,已從傳統的單純閱讀行為如跳讀、略談、瀏覽發展到今天的圖式認知,如魯墨哈特的圖式理論。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進行交流以及娛樂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具備了獨立閱讀能力,也就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或自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定的圖表形式直觀地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表達形式以及學生的思維過程。
圖表類似于計算機程序。我們進行利用圖表認知策略研究,探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依據圖表組織信息的行為調控策略,從一個新視角主張教師應將其內容(關鍵詞)和圖表呈現的線索進一步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表達的能力。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有必要運用圖表閱讀策略,將這些文章建構成形象、直觀的圖表、文本框架,使文章內容條理清晰,有助于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
一、圖表策略,讀懂一篇篇文章的一把鑰匙
1.敘事類作品
可以引導學生抓住記敘文記敘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來制作圖表,學生在學習圖表策略時,了解了文章主要內容,把握故事主要情節,感悟文本內涵,體會表達方法,體現思維過程。如學生學習《將相和》一課時,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領悟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感悟文章的主旨,制作以下圖表:
2.抒情類作品
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整篇文章是關于什么的?作者說了什么?他如何描述?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來制作圖表。如《白楊》一課,有位老師引導學生制作以下圖表:
3.說理類作品
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整篇文章是關于什么的?作者說了什么?他如何描述?文章中的觀點是什么?你贊同嗎?這個觀點對于你而言有何重要性等來制作圖表。如《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學生制作以下圖表:
二、圖表策略,尋找群文共性的一條途徑
群文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有聯系的多篇文章。而隨之形成的群文閱讀教學則成為了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在于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形式不同的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引導孩子快速提取信息成為了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小學階段開始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已經引起國內外文學界、教育界有識之士的重視。浙江、上海、江蘇等教育改革前沿的多所學校已開始了實踐層面的研究,法國、臺灣已經作了較深入研究,所以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刻不容緩。
小學階段,學生對系列讀物非常的感興趣,但是只是孤立的進行單篇的閱讀欣賞。為了讓學生學會多篇的閱讀,展開系列群文閱讀策略研究,如神話故事系列、寓言故事系列、寫景系列、人物描寫一組、動物描寫一組、科普性文章系列、說明書系列等。群文閱讀時間有限,一堂課要閱讀幾篇文章,找到共同議題,比較異同,圖表策略是尋找群文共性的一條途徑。
1.人物情節關系圖
在以《笨驢不笨》、《狐貍列那偷魚》、《茶蛋博士》三篇有關智力童話故事組成文本教材內容的群文閱讀中,引領學生感悟童話故事的情節,分析童話角色形象,理解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時采用人物情節關系圖。
課例呈現:
(1)師:我們讀童話故事的時候,一般要注意角色、情節等基本要素,請同學們先讀《笨驢不笨》這篇童話故事,想故事中主要角色是誰?并用自己的話大致說一說這篇童話故事主要內容。
師:剛才老師請同學們把《笨驢不笨》這個童話故事的大致內容說出來的時候,抓住了主要角色和關鍵詞,畫出了角色情節關系圖,現在,誰能看著這個角色情節關系圖,把《笨驢不笨》這篇童話故事的主要內容再說一說。(生說故事)
師:驢先生能通過唱歌向驢太太和小豬提供線索,很聰明,小豬也能根據歌詞,做出判斷,也很聰明。這篇童話故事的角色還有很多,有老狼、大公雞等,也可以稍微關注一下,自己平時讀童話故事的時候,也要記得抓住主要角色和主要情節,這樣就能一下子把故事拎出來。
(2)讀《狐貍列那偷魚》、《茶蛋博士》,明辨聰明與狡猾。
師: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快速閱讀《狐貍列那偷魚》、《茶蛋博士》兩篇童話故事,一二組先讀《狐貍列那偷魚》,三四組先讀《茶蛋博士》。先自己讀,然后四人小組討論,抓住主要角色和關鍵詞,用最簡潔的線條和文字,形象地畫出角色情節關系圖。由一位同學執筆畫,一名同學根據角色情節圖說童話故事的主要內容,其他兩名補充。
生:《狐貍列那偷魚》主要講狐貍一家人很餓,狐貍聞到大路上的一輛車子上飄來魚的香味,它就裝死,魚販因貪狐皮,就撿起狐貍把它扔到魚簍旁邊,狐貍列那很興奮,痛痛快快地吃著魚,還把鰻魚串成項鏈,逃走了。
師:真棒,能用簡潔的線條和文字,抓住主要角色和關鍵詞,用最簡潔的線條和文字,形象地畫出角色情節關系圖,還能大致說出這篇童話故事的主要內容,還有其它形式的角色情節關系圖嗎?
師:他們組非常有創意!用三角形來表示角色情節關系,語言非常簡潔。故事中狐貍列那是一只怎樣的狐貍?
生1:狐貍列那為了偷魚,裝死,讓魚販上當,還把鰻魚當項鏈,很聰明。
生2:狐貍列那在偷吃魚的時候,能想到老婆和孩子,把魚偷回家給他們吃。
師:是啊!列那是一個負責任的丈夫。
生3:但列那偷魚,不勞而獲,我認為它是一只狡猾的狐貍。
師:太棒了!聰明和狡猾的區別不在智力上,而是在道德上。培根說,狡猾是一種邪惡的聰明。
生: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走正道,不能自私和不勞而獲。
師:你不單讀懂了這個童話故事,還從中受到了啟發。現在哪一小組的代表來匯報《茶蛋博士》的主要內容?
生:《茶蛋博士》主要講茶蛋博士發明了遙控器,想讓美味佳肴從電視里跑出來,結果從電視里飛出了一串香蕉,也跳出了大猩猩,大猩猩對茶蛋博士的實驗室很感興趣,想在茶蛋博士的實驗室里工作,茶蛋博士裝成小偷,大猩猩按電視遙控器,電視里涌出海水,把茶蛋博士卷進水里,大猩猩被正式聘用。
師:他們組很有見地,通過剛才的匯報,我們知道茶蛋博士和大猩猩都很聰明。閱讀一篇童話故事,先關注角色,主要情節,然后用簡單的情節圖梳理主要內容,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本領,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閱讀中可以嘗試使用。
2.生物鏈圖表
在以《“打掃”森林》、《蛇與莊稼的故事》、《狼和鹿的故事》三篇科普小短文組成文本教材內容的群文閱讀時,引領學生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了解生物鏈,畫圖表,讓學生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激發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
通過生物鏈圖表,孩子們一下子明白: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三、圖表策略,讀懂整本書的一個法寶
小說是文學體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樣式。它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通過圖表策略,多角度感悟人物形象,體會小說主題。如《綠野仙蹤》讀書交流會時,引導學生根據課前繪制的探險圖或游戲圖說說多蘿西的歷險歷程。學生借助圖幫助記住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情節、部分優美詞句,掃除一些表達障礙,更有表達欲望。
再如《紅樓夢》中共寫了448人,其中男子235人,女子213人。人物身份上至宮廷皇妃,下至販夫走卒,鄉野村姑。每個人的刻畫幾乎都細致入微,栩栩如生……那么多人物,學生通過人物關系簡表來理清他們的關系。
圖表可以側重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側重文章的主旨,也可以側重文章的表達方法,展現學生思維方式和觀點,它能使抽象的觀點視覺化、具體化,它展示的內容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能幫助學生理解、組織和記憶各種信息,從而提高閱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