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偉/沈陽市沈河區教育局
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學的學校課程體系建構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所在。目前,我國的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到全面改革時期,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而課程評價作為課程改革中的重要環節越來越受重視。對具體實施和操作的學校來說,課程評價是為整體育人服務的,既要對課程本身進行評價,還要對課程的實施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每個方面都要進行“質”與“量”的衡量,更要注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課程中的落實,使課程評價的最終結果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服務。
課程評價首先是對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的整體評價。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的依據是育人目標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就是說,學校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建立在整體育人的高度上。
課程目標的評價。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陳如平所長認為,要站在“整體育人”的高度來設計課程體系,搭建科學合理、充滿活力的課程結構,努力追尋課程體系建設的價值和意義。學校課程評價首先應該關注學校課程目標的定位是否體現整體育人。
什么樣的學校課程體系是基于整體育人的?我們不妨看一下深圳市鹽田區樂群小學的課程設計。他們的“風車式生態”課程體系基于培養學生“文明樂群、博學善思、廣才多藝、健康自信”四大育人目標,養成師生“雅氣質、寬胸懷、愛環保、勤閱讀、善思考、會健身、樂生活”七大品質。他們認為,課程的豐富多彩、課程結構的多元化,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開放的、動態的,并且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此,他們認真梳理了學校的課程,提出了生態課程觀。他們這個課程體系的構建就是站在“整體育人”高度進行設計的。
課程體系的評價。目前,很多學校的課程體系還停留在完成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生社團活動、學生興趣活動上,沒有科學地整體構建適應學生發展的、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筆者認為對于學校課程體系評價,學校應該從“指導思想、建設思路、構建與實施、課程評價、課程效果”等幾個方面進行。
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的“指導思想”來自于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是學校得以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體現,是課程體系構建核心?!敖ㄔO思路”是育人目標和課程目標的實現路徑。“課程的構建”是指圍繞課程目標,通過“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綜合性課程”等方式來搭建整體框架,再根據學生、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實施。“課程評價”是根據課程目標和不同年段設計出不同的評價標準。“課程效果”主要以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健康成長、教師在課程的建設中的發展、學校在課程的實施中的成效為衡量依據,是評價整個課程體系設置是否科學、合理的重要指標,也是進行課程再造的重要依據。
學校的課程評價既要注重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過程的評價。這種過程性評價既是對課程本身的評價,也是對學生成長過程的評價,對教師發展的評價。
對課程開發以及實施的評價?!盀槊總€學生提供適合發展的教育”,其實質是“提供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國家課程二次開發和校本化、課程融合及課程整合,都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學校課程的開發是一個學校創造力和發展力的重要體現。
對課程實施的評價,一要重點考察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是否拓展、融合、整合,是否有助于學生學習;二要關注學校綜合課程和探究實踐課程的開發,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注重學生參與性的過程評價。由于我們多年來習慣性注重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評價,學生參與性過程性的評價往往被忽視。而課程開發的初心就是為了整體育人,為了學生的全面的、有個性的、生機勃勃的發展。
注重學生參與性課程學習的過程評價,既是對課程設置的一種評價,也是對學生學習態度的一種評價。對于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構建,開發校本課程、選擇性課程、探究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學習更加有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發展學生特長。這種對學生參與課程學習和實踐過程性評價,肯定和鼓勵的方式,往往要比分數更加有意義,能讓孩子們在參與的課程中找到自信,找到學習的樂趣,有利于對于學生的健康的發展。例如,學??梢岳眯〗M學習的方式記錄學生課堂學習參與情況;對于校本課程的學習,可以記錄學生的成長足跡(學生作品);對于綜合課程(運動會、藝術節、演講、競賽等),同樣可以記錄學生的參與和獲獎(注重讓學生的參與率)的情況。學??梢栽O計個性化的“記錄檔案袋”“學生成長手冊”等各種過程性記錄材料,評價要注重過程、注重多元、注重紀實,評價的目的不是記錄學生的好壞,重要的是引導和幫助孩子健康的發展。
課程評價對學校課程起著導向和質量監測的雙重作用。課程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多元性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發展,能夠對學生的課程學習給出合理性、科學性的改進建議和幫助。
注重大數據的學業綜合評價。這里所說的學業綜合評價有別于單純地利用試卷分數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它是基于大數據運用恰當、有效的工具和途徑,對學生各學科學習中的知識水平、技能情況、能力發展等方面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評價結果可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進學生進一步的發展。這種評價方式可以依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學校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行開發或者委托開發。下面就是一張基于大數據對學生數學階段學習的分析圖。
學業綜合評價不只是針對學生,基于大數據進行的分析,還能夠發現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科各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對照課程標準,反思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并逐步形成評價與教學的相互促進作用。
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評價。課程評價是為了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和可持續的發展,理應更加注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學生成長性的評價。學校可以以育人目標為核心,根據不同學段將之細化評價目標,構建學生成長綜合評價的體系,通過綜合評價了解學生在核心素養發展方面的不足,為下一階段引導進行品格與能力的培養進行差異化的設計和幫助,也為下一階段學校課程設置與實施的調整提供理論依據。下面是沈陽市沈河區萬蓮小學“愛的種子”課程評價的一種方式。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三級指標第一學段(一年級、二年級)根植“愛”第二學段(三年級、四年級)學會“愛”第三學段(五年級、六年級)踐行“愛”向善 明禮 能跟長輩、同學有禮貌的打招呼學會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能幫助父母、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誠信 不說謊話 禮貌待人 言行一致益智 傾聽別人發言和講話的時候,學會傾聽,喜愛讀書能夠有計劃地做好預習和復習,溫故知新,傾耳注目學會學習的方法,并能形成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做到積極思考善思 大膽發言 勇于質疑 手不釋卷愛創 發現樂于嘗試和實踐,對自然科學和創造感興趣喜歡勇于實踐,發現規律,做一個樂于創造的好少年團結合作,共同發展,能組建自己的興趣小組合作 學會合作 樂于溝通 勤奮創新立美 高雅培養高雅的藝術特長,做到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藝術興趣培養美感,喜歡運動,心態樂觀,陽光向上善于表達,舉止優雅自信 學會欣賞 強健體魄 內外兼修
綜上所述,對于課程評價,學校既要對課程本身進行評價,還要對課程的實施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每個方面都涉及“質”與“量”的衡量,“質”是保證學生學習內容的科學性,“量”是滿足學生學習的多元性,兩方面要科學合理地配置,以保障學生在多元的、科學的、有活力的課程學習中,逐漸養成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好習慣,養成參與社會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建立其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學習興趣,為將來在某一領域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為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