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雪
在音樂教學中實施樂理教學主要是通過音樂作品中旋律的學習來開展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從音樂作品中學習和了解樂理知識。而“樂理”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屬于必不可少的理論課程,能夠對音樂作品中一些音樂知識進行歸納和概括。其中,音樂作品中“旋律”作為音樂語法的一種,它是重要的表達形式。也可以說,旋律是音樂作品的靈魂,是表達音樂思想和理念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樂理教學中對音樂作品的旋律進行分析非常有必要。
一、音樂作品旋律形態類型與表現特征分析
(一)旋律形態基本類型分析
音樂作品中旋律能充分地將音樂具有的形態表達出來,能在旋律進行過程中將音與音之間所形成的旋律通過合理手段進行表達。所以,在旋律中對樂理的要素及其運用情況進行分析時,人們要先對各種旋律的形態類型有進一步的了解。
1.水平型旋律形態
水平型的旋律形態主要體現在旋律音在同一水平線中,以同音作為旋律來將音高呈現出來。而水平旋律形態一般在一些安靜、肅穆或者嚴肅的音樂表達中應用較多。如果對于該水平型旋律在音高以及力度、速度等方面進行樂理處理,則該水平型旋律形態更加歡躍、靈動,也能表現出旋律所要表達的內容。所以,水平型旋律形態在強化節奏方面應用較多。
2.上升型的旋律形態
上升型旋律形態所表達的音樂多是一些緊張、向上的力量,且通過旋律的上升,所表達的情感也更加高亢和緊張。上升型旋律在形態上主要由兩方面構成,即層層遞進的形態與跳躍型上升形態。上升型的層層遞進形態,其所表達的旋律形態多是通過逐漸遞增的形式表現出來;跳躍型上升旋律的表達則更為突出緊張、激動的情緒,所以在一些情緒起伏較大的音樂作品中應用較多,如進行曲。
3.下降型旋律形態
下降型旋律形態在應用中呈直線或曲線的方式逐漸下降。而該旋律在下降過程中所表達的則更加傾向于一些悲哀、舒緩的音樂作品,更加突出一種消減的樂理情緒。
4.混合型旋律形態
混合型旋律形態在諸多音樂作品中應用較多,主要是將上升型旋律形態與下降型旋律形態混合進行應用。這種旋律形態的應用能在音樂作品中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情緒變化,同時可以更加豐富地將情緒表達出來。
(二)旋律的表現手法分析
旋律在表現手法上較為單一,主要包含樂思與性格音調的表現形式。而本文將旋律的表現手法歸類到旋律表現中,以進行統一的概括。
1.性格音調
旋律音調或者是旋律音型都可以作為小的旋律樂思進行表達,能夠在不同情感的表達中展現性格音調,以呈現在音樂作品中。常見的音樂作品經常使用的音調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語言音調,通過不同情感進行表達。通過二度下行,然后再進行三度、四度的上行表達,可以語言中的疑問旋律表達出來。如果二度下行的話,則表現過于低嘆的旋律音調。如果是向上大跳,然后又以重音表達,則表示情感波動上較大。第二類是根據自然中的音響進行模仿的一種音調,如風聲、雷雨聲、各種動物聲音等。
2.主題旋律發展手法
主題旋律發展手法相對較多,但是主要仍圍繞主題的節奏和主題音調的貫穿,以及音樂材料創新應用這兩方面。并且,現今人們所看到的諸多音樂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兩種手法的應用,這樣能夠保持音樂整體結構完整,形式也不會過于拘謹。本文著重對主題旋律發展手法進行歸納,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法。
一是重復表達。在旋律的表達上,人們會根據所用的音樂材料,進行多次或再次的變化。而采取重復方式進行表達則能加強音樂的強調性,也能加強人們對該音樂作品的認識。但是,一定要認識到重復手法的應用不只是主題的重復,還會在樂思發展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所以,采取重復手法可以在樂句內部進行使用,也可以應用在樂句其他方面。例如,旋律的重復既可以加深人們對旋律的印象,也可以通過重復來強調音樂作品的主題思想。又如,變奏也可以作為重復手法發展的重要范疇,其主要是音樂作品結構不變,旋律節奏方面加以變化,但是在主要旋律仍保持原有的輪廓。再如,模進可以使旋律保持統一音調,但是人們可以發現其中的變化,其能在節奏上進行擴大或縮小,使音樂表達形式更加豐富。
二是對比。對比在音樂旋律發展中較為常見。采取對比的方式可以使音樂結構更加整齊多變,能將旋律中的多變性更好地體現出來。
三是展開。以某一音樂材料為基礎,在旋律發展中仍保留主題材料中主要因素,保證樂思能在相同脈絡下得到發展。在音樂表達中常見的展開手法主要包含音程的縮小與擴大、貫穿、引申以及音調綜合和分裂等。
二、旋律形態與旋律表現的樂理要素分析
旋律形態與旋律表現手法在樂理要素中具有相互影響。在旋律分析中,人們可以發現,一些基本樂理要素在音樂作品中得到充分應用,如音色、音高以及節拍等。而對旋律形態與旋律表現中樂理要素進行分析,其主要分為音程、節拍(節奏)以及音高(音色)等要素。音程在應用中主要通過平穩與跳進進行表達;節拍(節奏)在表達時則會通過旋律的表現手法與旋律形態進行應用;音高(音色)在應用中可以表達出高亢、低沉等音色,以呈現出不同的音色形式,使旋律在表現力上更加豐富。
三、結語
本文著重對樂理教學中音樂作品的旋律進行分析,針對旋律的類型及表現特征等展開詳細敘述,以將樂理知識與音樂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通過以上研究可知,樂理教學中音樂作品旋律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一些變化,以滿足現代樂理教學的要求,從而培養更多高素質音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