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眾 高春陽
摘 要: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社會上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在這種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也比較多,因為畢業就業壓力不斷的加大,很多的大學畢業生都出現了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出現了抑郁、輕生等現象。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缺乏對自身心理素質的鍛煉,導致心理承受能力變弱,社會不同于校園生活,對于沒有社會經驗的大學生來說面對復雜的社會,很多大學生都難以適應。為了深入了解大學生就業心理產生的問題,幫助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及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現狀;對策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現狀呈現出不容樂觀的現象。由于近些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不斷加大,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也不斷產生。焦慮、自卑、自負、恐慌等消極心理多少都會在大學畢業生身上有所體現,情況嚴重的會產生更加可怕的后果。
一、加強大學生就業心理工作意義重大
大學生作為高智商、高文化與高自我價值的代表群體,在“雙向選擇,自主就業”的就業政策與高校待就業人數眾多的形勢下,就業就顯得尤為困難。很多大學生上大學的目的就業更好的就業,就業前景如何也成為了大學生關心與關注的火熱話題。雖然當今大學生畢業后可施展的平臺渠道有所擴展,但是終究抵不過畢業生人數太多,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針對這些心理問題的產生,各種教育專家以及心理學家都在對大學生就業心理進行觀察與研究,希望通過有效調適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找出調試的對策,引導大學生擺脫不良心理問題影響,有效促進大學生的充分就業就顯得意義重大。如果沒有人對大學生就業心理現狀進行研究,而是任由大學生這種就業過程中消極思想的蔓延,將會導致的是更嚴重的后果和出現更混亂的影響社會秩序的現象。
二、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現狀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上的普遍現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現狀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產生就業消極情緒
就業是大學生一生之中的又一重要的轉折點,因此多數大學生對于從校園步入社會都感到恐懼。社會的工作是復雜的,“優生劣汰”的殘酷法則讓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戰戰兢兢,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擔心自己遇到挫折,擔心自己會被炒掉,種種焦慮混到一起,會使得他們產生恐懼心理,這樣就是自卑心理,不利于就業。有些大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就沒有扎實的學好基礎知識,上課懶散,考試掛科,這樣在就業中也會表現出自卑的心理問題。
2、大學生的獨我個性
與產生恐懼心理相對的就是自負心理。現在有些大學生依然有種想法就是,我是大學生,找工作很容易。殊不知,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化,大學生就業早就不那么容易,大學生也并非高人一等。有些大學畢業生對工作的期許過于高,以致最終不僅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可能連份工作都沒有。過于自傲的人,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很容易被淘汰,產生就業的心理問題。
3、父母的過分寵溺致使大學生喪失獨立性格
從計劃生育實施以來到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2016年開始才開放二孩政策,因此目前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是家里的獨苗苗,家長長輩們恨不得將孩子寵上天,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這份寵溺毀了孩子。寵溺導致孩子過分依賴父母,孩子進入社會后缺少主張與見解,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抓不住就業機會,不懂得展示自己,在用人單位亮出自己的優勢,總是想著依靠父母,有的甚至帶著父母去招聘現場或者讓父母代替招聘,這樣的人在就業中必定失敗。這樣的挫折同樣會導致這些大學生產生就業的心理問題。
三、調試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對策
1、大學生應樹立正確就業觀,做好就業準備
大學畢業生要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首先就是有正確的就業心態。作為當今新時代下的大學生,我們應該珍惜我們享受到的高等教育,運用我們學到的專業知識去就業,服務社會。就業時不能只關注工資的高低,工作環境的優劣,而是樹立靈活就業的心理,勇于自主創業。并且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應該有競爭和創新的意識,敢于面對挑戰,敢于創新,樂于創業。既然就業之路如此艱難,我們就可以另辟一條道路,改變單一一次就業的觀念,從而減小就業壓力,增加就業機會,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大學生還必須樹立越挫越勇的就業觀。及時調整心態,振奮精神,勇往直前,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畢業生還應該人情如今的就業形勢,對社會需求和崗位需求有一定的了解,真實合理的對自己評價,對自己的個性有一定了解,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找到合理的自我定位。這樣才能更好的展示自我,在工作中自信。即使短暫的失敗也不能擊敗自己,而是愈挫愈勇,真正樹立自信心,克服就業產生的不利心理問題,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
大學生要做好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要及早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以便在大學的學習期間能有方向、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準備。先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即自己希望將來做什么工作然后設計自己的職業通道,即確定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目標所需要經歷的過程、途徑最后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與規劃,建立切合實際的學習計劃與社會實踐計劃,幫助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大學生只有制定了明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才做好了充足的就業準備,就業過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2、高校應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和就業心理輔導
大學生就業指導,是高校通過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徑對學生進行擇業準備、擇業心理調適和擇業技能培訓,使大學生能夠以明確的擇業意向和較強的擇業能力進行職業選擇,從而達到成功擇業。就業指導是高校對大學生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時可以有效地減少大學生在就業中產生的心理問題。高校開辦就業指導的目的就是讓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好的了解當今社會就業市場的情況,更好的就業。首先,高校需要做的事給大學生解讀國家的就業政策,讓大學生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維護就業秩序。另外,就業心理咨詢是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好就業心理咨詢工作,需要針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關于專業學習、就業中的心理問題開展,這也是高校也要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咨詢工作的原因。因此,加強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和就業心理輔導可以起到調試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作用。
3、父母長輩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父母長輩應該從小注重孩子獨立性與吃苦性的培養。家庭因素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家長的言行舉止、家庭的生活氛圍以及家庭的教育環境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大學生的個性和心理。家長是從小與孩子接觸最多最密切的人,孩子的個性養成與家庭教育有著分不開的聯系。孩子的就業觀與就業心理素質也是密不可分的。若是孩子從小有吃苦的精神,敢于接受挫折,直面失敗,那在就業中也是百折不撓,能獨立的處理問題,而不是總是依賴父母。家長是對孩子最了解的,可在孩子就業前給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注重孩子的自主選擇性,培養孩子的健康就業心理。
總的來說,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已經是確定的了,就業難必定會產生很多大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通過從個人、學校、家庭和政府幾方面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的現狀和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對策,對大學生更加有效的就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書華,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調適研究—以內蒙古四所大學為例[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4(6)
[2]顧榮江,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及調適研究[J].教育心理2013(10)
[3]王超,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及其調適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