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PCK研究的部分問題尚未能達成一致性的見解,但不可否認的是,世界范圍內的PCK研究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且這種發展勢頭正盛。不過,盡管國內外學者已在PCK研究領域中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令人遺憾的是,關于小學英語教師PCK的相關研究成果極度匱乏,該領域的深入研究迫切需要我國學者給予更多的關注。
關鍵詞:英語教師;PCK;影響因素
引言
在學科教學知識(PCK)方面,部分教師仍存在著英語教育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學科教學知識不系統等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教師不了解小學英語語音、詞匯、語法教學的具體內容;不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特點、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不了解小學英語課程總目標、分級目標、性質和核心理念;不能夠運用多種方式與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等。目前,小學英語教師PCK的研究雖已引起了我國部分學者的關注,但研究成果極為有限,該領域中更為廣泛而深入的相關研究亟待加強。
一、英語教師PCK來源
Shulman團隊(1987)在對多學科(生物、歷史、英語)教師的研究后發現,教師PCK主要從下列途徑逐漸形成:(1)求學時代對學科內容的學習;(2)教育的資源與結構;(3)正式的教育研究;(4)教學實踐智慧。Grossman(1990)對6位新手英語教師的課堂觀察和訪談顯示,教師PCK的來源主要包括學徒觀察、學科知識、教師教育、課堂經驗。其它如教育專業知識、教科書、試卷、同事、同伴指引、進修等也都對教師的PCK有影響。
二、英語教師PCK現狀揭示的相關研究
2.1研究現狀
孫自揮、高曉芙、楊靜林和朱海英(2008)對四川中學英語教師PCK的現狀做了調查研究。研究發現,教師們對學科本體內容知識掌握的非常不錯、對于教育心理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一般、對課程知識和情景知識的掌握更少。2012年,龍琴以14所中小學的60名中小學英語教師和240名中學生為調查對象,就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師PCK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中小學英語教師缺乏一定的學生知識、教學法知識和課程教學知識,縣城中小學英語教師的PCK比農村教師的PCK普遍要高。該研究還進一步指出,教育背景、教學理念、教學環境是影響中小學英語教師PCK發展的主要因素。王思蓉(2014)以陜西省參加“國培項目”的153名學員和西安市的30名初中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研究法,就初中英語教師PCK的發展現狀展開了調查研究。
2.2研究發現
初中英語教師PCK總體水平良好,其中關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最好:關于英語教學目標的知識掌握最差;關于內容組織、教學情境和自我反思的知識掌握程度一般。肖仕瓊(2014)采用課堂錄音、課堂觀察等方法,著重分析了三位中學英語教師PCK的現狀,并提出了教師PCK發展的三個具體措施。李昱(2015)通過問卷調查法對15所小學128名英語教師進行了調查研究,同時通過半結構式訪談法和參與型觀察法,從西安市明德門小學三名樣本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到課中的行為表現,再到課后的教學反思,深入分析了小學英語教師PCK的現狀。研究發現,教師們缺乏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缺乏對學生前概念的了解和認知、教學反思缺乏深度。此外,劉芳(2013)、高姍(2014)等學者也就此問題展開了研究,但因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等不同,學者們就目前我國英語教師PCK發展現狀的認識尚不具有普適性。
三、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素論
3.1客觀因素
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其學科專業知識基礎、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等專業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分為:社會支持、學校支持、同伴支持、個人經歷的客觀因素和自主發展意識的主觀因素。在社會支持中,主要包括國家關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與政策提供的保障;政府和相關部門重視的程度及教師專業地位、經濟地位、職業聲望等宏觀環境。在學校支持中,主要包括建立學校的共同使命以及愿景;開展持續的專業發展活動;建立教師激勵機制等學校姐織的支持。同伴支持,則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方法,共同學習,共同探究,求同存異,共同進步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激勵有著積極主動的作用。個人經歷主要包括家庭及生活環境、重要人和事及職業生涯進程等。
3.2主觀因素
自主發展意識是教師發揮自主性通過自主策略獲得發展的過程。通過開發潛能,提高自主性,形成良好的責任意識,為了成功有目的、有目標地進行專業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該理論中有關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素的學校支持、同伴支持、個人經歷及自主發展意識等,均為本研究中朝鮮族小學英語教師PCK發展影響因素的探討提供了可鑒之處。
此外,英語教師PCK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英語教師PCK的課堂轉化能力、城鄉英語教師PCK的差異、英語教師PCK發展的相關理論、英語教師PCK發展的基本特征、英語教師PCK與教學設計的關系,以及職前英語師范生的PCK現狀等諸多問題也逐漸引起了我國學者的關注。
四、結語
PCK研究的部分問題尚未能達成一致性的見解,但不可否認的是,世界范圍內的PCK研究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且這種發展勢頭正盛。不過,盡管國內外學者已在PCK研究領域中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令人遺憾的是,關于小學英語教師PCK的相關研究成果極度匱乏,該領域的深入研究迫切需要我國學者給予更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史平. 中國高校英語教師發展中的學科教學知識研究[D]. 濟寧:曲阜師范大學,2007.
[2] 吳欣. 中學英語教師發展研究現狀與措施[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 陳餛. 在英語師范教育課程中培養學科教學知識[D]. 重慶:西南大學,2009.
[4] 李秀玲. 初中英語新手教師與專家教師PCK比較的個案研究[D].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5] 曲欣欣. PCK理論對我國高師英語教育類課程改革的啟示[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6] 白益民. 學科教學知識初探[J]. 現代教育論叢,2000,(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