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紅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厭學情況比較普遍,這也是影響英語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原因,分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其后針對問題成因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旨在為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厭學情況;教學管理
一、初中英語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原因
(一)從教師層面進行分析
1.基于教師的考核及其它社會原因, 很多英語老師并不仔細分析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也不管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值,只管上自己的課。為了讓學生考出好的分數,高的分數,很多老師就是拼命的要學生背單詞、背語法,導致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科的厭學心理。
2. 教師不能夠正確了解和引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這些學生有意無意地漠視甚至歧視,就會把這些學生進一步推向厭學的深淵。
3.教師對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如果留心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對于那些能夠細致觀察學的一言一行,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坦誠地跟學生進行交流,積極與學生“交朋友”的英語教師,在他們的班級里面,學生的厭學現象就會少一些。
(二)從學生層面進行分析
1.對于英語,很多中學生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枯燥無味的背單詞,這與中學生沒有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很大的關系。由于過分注重考試成績,讓許多中學生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機械的記憶單詞、語法,背誦大段大段的課文上,而很少去關注英語的學習方法,從而也體驗不到學習英語所帶來的快樂。
2中學生討厭學習英語,是因為英語并非他自己的興趣所至。而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勉強學的。由于對中學生來說,英語是很陌生的一種語言,很難學習,特別是學不好而教師又逼迫學生時,就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反感。
3. 一些學生性格內向,在英語學習中,當他們遇到困難,又沒有能力解決時,不愿向老師、同學傾訴衷腸,內心產生一些不愉快的陰影,這些各種各樣的學習煩惱使他們陷入痛苦、憂慮之中。
4由于班級容量過大,導致教師提問少,關注不夠。有些學生自身口語活動面窄,整節課呆呆地坐著。他們往往感到難以獲得理解,覺得孤立無助,這愈發使他們與教師、同學的思想、語言溝通少,個人的交往動機、合群的愿望未得到滿足,因而產生孤獨感,繼而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
5.由于我們所處的環境基本與英語無關,中學生學了英語后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在中學生的生活環境中,既不能用英語與別人交流,也不能利用學到的英語來解決實際問題。學到東西和中學生的生活完全脫離,這也是中學生不喜歡學習英語的原因之一。
二、應對學生厭學情況的具體應對措施
1.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向學生滲透英語學習的意義,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是非常必要的,認識到學習英語將對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具有更多的促進意義。只有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對自己今后發展的重要性,他們才會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之中,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使學生從厭學英語轉變為愛學英語。
2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現階段,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增加課堂趣味性。單一陳舊的教法會使學生學習情緒低下,感到學習無動力。而中學生具有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特點。他們的情緒、情感和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不斷改變英語教法,不斷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如利用實物、簡筆畫進行英語對話教學,這樣直觀、形象地創設情景使學生圍繞英語話題進行交流,具有實用性;教學形式可采用討論式、自學式、表演式、對話式,讓他們人人參與,人人受教育。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學生的厭學情緒會有很大的改變。
3.在初中階段,這些厭學的學生一般被視為所謂的“差生”,他們在學校不能受到老師的重視,甚至常常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斥責和所謂“優等生”的冷嘲熱諷。在心理上他們已經形成了陰影,認為自己再努力,也學不好英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想做好課堂教學工作,就要從多方面去認識學生,多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對自己重塑信心,堅定學好英語的信念。只有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鼓勵和關愛,學生才能熱愛英語,才能不再厭學,他們才會在學習上更加主動,從而發揮出自己的主體作用。
4在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有自己個人的見解及時予以肯定,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要及時表揚;要關注每個學生,盡量做到快速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多與學生交流,尊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要動不動責罵和懲罰;還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除了教學,也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主動詢問,為學生們排憂解難。
5. 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和藹可親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細致的行為對學生表現出來的每一點積極因素給予鼓勵,及時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等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促使他們能夠“親其師,信其道”。使厭學變為好學。
6..家校配合,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一般情況下,差生往往長期處于孤獨、空虛、怨恨和失望的心理狀態中,老師不應該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動輒采取打罵等粗暴的方法。這樣容易使中學生自暴自棄,產生對立情緒。老師要幫助中學生分析差的原因,為他們提供各種學習英語的機會,如買收錄機幫助中學生學習英語,指導中學生制作生詞卡片,與中學生合作默寫生詞等等,使他們感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使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
老師的認可和經常性的表揚對中學生來說將是一種巨大的學習動力,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表揚。老師要善于發現中學生的閃光點,當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取得點滴進步時,都要適時地給予肯定、贊揚、鼓勵,以此來激發中學生學習的興趣,說學生擺脫厭學的困擾,感受取得進步的自豪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