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甜甜
摘 要:體育課程是中職體育教育專業主干課程之一,在對其進行學習過程中也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事實上,體育課程的內容在現代生活中不僅有教育功能,而且具有很高的健身功能,只是長期以來人們忽視了它的健身價值。因此,深入研究中職體育教育專業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改革措施勢在必行,本文通篇對中職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有效措施
為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目標,國家教育部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人才質量培養工程的核心環節,新時期教育明確要求學校應把培養學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全面發展作為體育教學的目標。因此新時期重視中職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發展,推進體育教育課程的改革變得越來越重要。
一、加強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建設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同時,體育課教學改革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著體育課教師綜合素質提升的問題。體育課教師隊伍建設在我國運動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現階段是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時期。為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聘請校外體育專家到學校講學,或舉辦講座,進一步增加體育教師的學習和交流機會,還可組織體育教師到其他院校進行參觀考察,從而開拓本校教師的眼界;第二,在體育教師的引進上,可打破常規,敢于任用專業素質較好的青年教師,使其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待入職后進行體育項目科研方面的引導,使其不斷成長為理論與技術兼長的優秀體育教師;第三,可與當地其他院校合作,舉辦校際體育項目比賽,在鍛煉學生的同時,為體育教師與其他院校教師的互動交流提供機會,使他們在相互學習間取得進步;第四,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為他們創造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尤其對那些學習能力強、有巨大潛質的年輕教師。
二、重新定位教學目標
一方面,中職體育專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應密切聯系社會現狀,拓寬體育教學目標,挖掘體育教學的潛在價值,使體育教學不僅成為學生的學習課程,也能夠成為學生的娛樂項目,使孩子真正熱愛體育,那么,他就可以將這種對體育的熱情傳染給其他學生。另一方面,在中職體育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中,我們應緊隨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步伐,明確自己的重任。所以,隨著課改的提出,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應是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具有主動性與創新性的師資隊伍,改變以往的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把理論知識的傳授與綜合素質的提高與創新能力的提高結合起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使體育項目的實施能夠對學生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這樣能使學生真正理解體育這門課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會使教師及學生真正愛上這門課程。
三、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
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豐富和創新,即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教授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體育教學活動的進行。體育運動的技術動作分析涉及到多種學科知識,傳統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使學生往往難以對體育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用動畫模擬真人演示以及反復播放優秀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效果生動直觀,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改善思維,減少思維中的彎路,較快地接近目的。同時,教師要注重采用“說課”的教學模式提倡導學和個性化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四、提高評價機制和體系的建設
提高體育課程中評價機制和體系的建設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著手:其一,在評價方式上,要打破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傳統評價模式,將學生的自我評價,專家評價及教師評價進行結合,從多個方面對孩子進行評價,使評價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其二,也可以采取靈活的評價方式,比如將開卷與閉卷相結合,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對學生進行考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加注重實踐評價,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三,在評價內容上,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注重結果的同時更加注重過程。加強考核制度的管理,改革考試辦法,采取口試與筆試相結合、開卷與閉卷相結合、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課外作業與課堂考試相結合等方法,全面衡量學生學習與掌握知識的現狀,將體育課的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手段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將評價內容分為基本理論知識考核與實踐能力考核兩大部分,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個性發展、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進行結合,從而得出綜合性的評價結果。
五、總結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的體育教育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沿著“健康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改革道路,培養出高素質的21世紀的體育教育人才,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溫一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研究[J].南昌高專學報,2008,23(06):174-175.
[2]梁冠琦,郭劍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與基礎教育教學的分離與整合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09):807-809.
[3]董海洋.影響高校體育教研有效因素分析及對策[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25(04):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