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足平
摘 要: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小學教師更是在學生人生軌跡剛剛開始的時候為其指明方向的引路人。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開始塑造自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年齡,可塑性極高且學習能力強。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教學方法,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方法
小學是奠定學生學習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語文是重要的工具學科,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對學生未來有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不僅重視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建構也要關注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不僅要重視課內學習也要注重課外語文素養的鍛煉,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引導學生勤于思考。
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夯實語文根基
萬丈高樓平地起,想要學好語文第一要務就是打好基礎。其一,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要求學生課前提前預習,能夠使學生最大程度的參與到課堂當中。教師在課前設置一些關于教學內容的簡單問答,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把教師還要讓學生課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溫故而知新,學生只有將所學知識在腦海中反復思考才能保證知識被完全吸收。教師在課后可適當給學生布置一些利于思考的關于課堂內容的作業。其二,很多高年級教師反而會忽略字、詞、句的重要性,語文學習就是建立在對字、詞、句的熟練掌握上,到了高年級更不能放松對這些方面的練習。夯實學生對字、詞、句學習的能力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對小學語文的進一步學習。
二、注重方法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當今教育不斷改革,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在變化,教師不應當將自己擺在一名主導者教學者的位置,而應當逐漸改變為一名引導者,不再是一味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做的就是通過將“讓學引思”的教學方式融入到教學中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自主探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不妨轉變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尋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手段,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夠學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識并且在生活中靈活的運用,才更能適應這個只是不斷更新的社會。高年級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幫助其找到實現目標的最佳方法。其次是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引導學生自主的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自己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學習應當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讓教師去給予。教師在課堂中能夠帶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有限,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知識、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教師要重點介紹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不斷的往學生的頭腦中灌輸死知識。
三、利用課余時間,培養學生興趣
小學高年級教師應當在對學生進行課內文章教學的同時,對課外文學亦進行輔導和推薦,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課外閱讀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如今是一個網絡信息時代,游戲、娛樂新聞、熱門話題往往在學生的生活中占據著很大的比例,在課余時間多數學生選擇沉迷網絡,而課外閱讀漸漸被忽視。小學高年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較低年級要高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可多推薦學生閱讀文學經典,組織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之間分享好的課外閱讀材料,發現閱讀的趣味,培養閱讀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求文學作品中的閃光之處,讓其愛上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發現語文的美麗,并激發學生深入的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教師還要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都會成為寫作的題材,學生不能僅僅拘泥于課內所學知識,還要多關心周圍的事物,留心觀察很多都會成為寫作素材。學生不能僅僅將寫作素材拘束在個人身上,應當留心生活,留心大自然,留心社會,開拓視野,歷練悟性。
四、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使課堂生動化
如果說小學低年級是對語文教育的筑基環節,那高年級就是對學生語文學習拔高環節。在這個階段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進行鍛煉。在中國應試教育大環境的下,很多教師重視的是對學生灌輸知識應付考試,而不是能力的培養。因此高年級語文教師要推陳出新,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總結出新的教學方法,帶給學生更多的益處。在寫作方面,低年級學生僅知道簡單的作文類型以及寫作技巧,導致許多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欠缺,寫作文就是流水賬,作文千篇一律,毫無特色,學生欠缺對寫作的興趣。高年級語文教師應當改進這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興趣,在作文練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生活中的見聞拿來交流分享,同時可以舉辦讀書體會交流會,在課堂時也讓學生多參與課堂,對課文內容進行賞析,以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學生寫出個性化的文章。此外,教材一直是我國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單獨地使用教材,既不利于學生培養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教學的施展空間。語文是一門與生活結合緊密的課程,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資源,讓課堂豐富起來。在講課文時也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課文內容更好地呈現在學生眼前。
五、結語
高年級語文學習應當注重師生之間的協作、互助,引導同學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激發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不僅僅在于豐富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確的思維習慣而為以后到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語文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發現語文的魅力,熱愛語文。
參考文獻:
[1]張家偉.讓學生成為語文“開放式”課堂的主人[J].考試周刊,2011.
[2]李穎.生活語文教學探究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6.
[3]何占雄.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
[4]張曉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資源的選擇和運用探討[J].課外語文,2013.
[5]王麗娟.新課改理念背景下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