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進
【摘 要】本文根據當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闡述機械制圖與AutoCAD之間的關系,分析當前職業院校兩門課程的安排情況及教學現狀,提出將機械制圖與AutoCAD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開展一體化教學,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機械制圖;AutoCAD;課程整合;一體化教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 TH126-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6-0184-002
【Abstract】This paper st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AutoCAD and analyzes the arrangements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se two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provides some idea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two courses, aim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and cultivate talents that suit for enterprises.
【Key words】Engineering drawing;AutoCAD;Integration;Integrated teaching;Reformation of curriculum
0 引言
機械制圖和AutoCAD這兩門課程對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的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地位。機械制圖是學習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而AutoCAD是一款易于掌握、功能強大、具有廣泛適應性的一款軟件,廣泛應用于機械、建筑、服裝、電子、航空等領域。
本文主要根據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本著實用夠用的原則,在重視技能、突出實踐的教育背景下,提出將機械制圖與AutoCAD進行融合,開展一體化教學的課程改革方案,為今后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1 機械制圖與AutoCAD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機械制圖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機械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論,利用投影規律準確地表達物體的形狀,并通過練習不斷地培養學生空間想象的能力。機械制圖的基本繪圖知識是學習AutoCAD的基礎,是該軟件發揮其作用和價值的基本保證。另一方面,AutoCAD是當前機械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款計算機輔助繪圖設計軟件,它的出現大大減少了手工繪圖所花費的時間,有效地提高制圖的效率,并且該軟件可以將圖樣的細節放大幾十倍,便于看圖、讀圖。此外,AutoCAD能夠繪制三維圖樣,對圖形中的一些疑難點的展示更加全面,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職業院校課程安排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部分中職院校四年制機械專業的課程安排體系中,機械制圖和AutoCAD以相互獨立的兩門課程分開進行教學并由不同的教師擔任。以我院為例,學院從新生入校的第一學期便開始開設機械制圖課程,兩個學期或者三個學期后結束,而往往是在第二學期或者是第二年才開始開設AutoCAD課程,為期一年。這種課程安排情況,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及教學環境容易出現以下問題:①傳統的機械制圖的教學雖然融入多媒體軟件,但課堂主要還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進行,教學中所采用的掛圖、投影在細節方面的表現能力不夠,學生難以真正理解,依然不可避免地出現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教學效率低的情況,從而導致學生識圖和繪圖能力較差。②把AutoCAD軟件作為獨立學科進行教學,并非由擔任機械制圖教學的老師授課,有些甚至由非機械專業的老師來擔任教學,這種把AutoCAD僅僅作為一款軟件的教學理念,只注重軟件的功能和應用技術的系統性,缺乏結合工程實際應用的技能實踐,學生很難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AutoCAD的技能和技巧,導致學生實際應用軟件的能力較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③機械制圖與AutoCAD分開教學的模式,兩門課程合起來共用了4至5個學期,占據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但卻很難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同時,分開教學的模式至少需要兩個教師分別擔任兩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增加了學校的教學資源投入。
3 課程資源有效融合,開展一體化教學
3.1 師資與教學內容的一體化
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首要條件就是教師。我們應該將機械制圖教師與AutoCAD教師進行有效的結合,著力培養一體化教學需要的是"雙師型"教師。其次,要有效推進機械制圖與AutoCAD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應該改變傳統的將兩門課程分開教學的方式,充分利用機械制圖與AutoCAD課程內容相互交融的特點,將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編制相應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編制應以實用夠用為原則,以模塊化教學為載體,教學內容盡可能精簡優化,突出技能操作訓練。筆者認為可以分為十四模塊,即模塊一、制圖基本知識及國家標準;模塊二、正投影作圖基礎;模塊三、AutoCAD的界面與基本操作;模塊四、AutoCAD基本繪圖命令及編輯命令;模塊五、AutoCAD文本與尺寸標注與編輯;模塊六、AutoCAD圖塊與出圖;模塊七、軸測圖;模塊八、組合體;模塊九、AutoCAD三維實體造型;模塊十、標準件與常用件;模塊十一、零件圖;模塊十二、裝配圖;模塊十三、零部件測繪;模塊十四、綜合訓練。
3.2 教學空間的一體化
一體化教學空間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基本條件。為保證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效果,應建設符合課程需要的一體化教學實訓室。根據機械制圖與AutoCAD的課程特點,一體化實訓室應劃分出理論教學區、資料查詢及討論區、零件測繪區、繪圖與出圖區,實訓室內應配置計算機、投影儀、打印機、工作臺、測量工具、資料柜、黑板、課桌椅等主要設備。
3.3 一體化教學的實施
一體化教學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單靠先進的設備和教師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在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中,緊緊把握住課堂教學質量,是一體化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環節。因此,我們應該建立一套科學的、可行性強的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機用虎鉗的測繪課題為例,我們可以選擇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一體化教學。教學活動步驟:教師導入任務、啟發引導→學生查找資源、交流互動→學生制定計劃、任務實施→學生自我評價、交流互評→教師總結評價,具體實施過程如表1所示。
4 結束語
在強化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提出將機械制圖與AutoCAD進行融合,開展一體化教學,整合教材、節約教學資源,既保證了學科內容的完整性和學科發展的延續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從而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當然,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施,是一個持續的、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應根據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踐不斷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果連成,王槐德,盧燕生,等.機械制圖(第六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219-230.
[2]楊薇,張京英,張輝,佟獻英.機械制圖三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圖學學報,2014,35(1):127-130.
[3]瑪地古麗·艾力,托列別克·沙買提.機械CAD與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學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5:163-164.
[4]唐永勇,馮劍,陳國民,杜振華,陳明.機械制圖中CAD 教學的軟件選擇與教學設計[J].圖學學報,2014,35(5):798-803.
[5]方小菊,陳繼清.高職院校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