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靜
【摘要】在教育體制改革與新課程標準實行的推動下,我國體校教育水平在近年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依然存在,這給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本文從語文作文教學入手,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體校 語文 作文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098-02
引言:
興趣是人們求知的主要動力,只有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了興趣,學習效果才能夠得到保障,在文化課普遍不受重視的體校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一、體校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的原因
(一)學生精力不足
體校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僅要進行文化課程的學習,還要進行強度較大的體育訓練,這使得體校學生在進行語文作文學習時往往處于訓練后的疲勞狀態,這樣的學習狀態下根本無法掌握課程知識,學習興趣自然也無從提起。同時,很多體校的訓練時間與文化課安排過于緊湊,課程內容也比較多,學生面對過多的學習任務與訓練任務會產生較大的壓力,這同樣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此外,很多體校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不好,對于文化課學習不自信,因此不愿投入到寫作教學中來,這也是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的原因之一。
(二)學生基礎知識薄弱
在當今社會,大多數學生家長對從事體育事業抱有偏見,通常只有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且存在升學困難問題的情況下,才將孩子送入體校學習,而在體校方面招生也基本上按照身體條件、體育素養等因素來選擇,不會過多考慮學生的文化基礎[1]。因此,體校學生不僅語文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語文素養也參差不齊,這些都給學生的語文作文學習帶來了困難。
(三)教學模式落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也逐漸被開發出來,但在體校文化教學方面,課程改革卻并未得到真正落實,大多數體校的語文作文教學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單純的進行課程內容講解,之后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的背誦記憶或習題練習,課堂氛圍沉悶,課程內容也十分枯燥,學生根本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同時,部分體校語文教師在工作態度上存在一定問題,在教學中敷衍了事,這同樣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
二、體校語文作文教學激發學生興趣的策略
(一)聯系體校實際生活
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并沒有一定的規律,而是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策略。對于體校學生來說,其突出的特點就是生活中的體育訓練,因此,結合體育訓練開展作文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與體育訓相關的習作題目,如《我的訓練場》等,這樣的習作題目相較于其他題目更容易使學生產生真情實感,學起來也更加流暢自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在一次次的習作訓練中逐漸產生[2]。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將自己在訓練生活中的情境、感觸、體驗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將寫作練習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這也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途徑。
(二)創新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創新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想要創新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則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教學過于沉悶枯燥,因此,教師需要在課上組織多樣化的課堂活動或課外活動,迎合體校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如舉辦故事會、演講比賽、詩詞競賽等,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其次,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個體特點,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基礎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另一方面還可以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在教學中采取“投其所好”的策略,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最后,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與相關設備開展作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既是學生具有學習興趣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夠在語文作文教學中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盡量少的為學生布置固定的學習任務,而是應鼓勵學生將自身情感、體驗表達出來,獨立完成寫作,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建立寫作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從而主動投入到寫作學習中來。另外,教師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還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寫作學習的現實意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結束語:
總之,目前體校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的原因是較為多樣的,而想要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根據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參考文獻:
[1]歐鳳蘭.有效提高體校中職生的寫作水平[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04):130-132.
[2]陳惠娟.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提高寫作教學實效性——小學語文作文的興趣教學初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0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