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組織效能的發揮能夠為解決社會需求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但目前財務管理的現狀對促進組織更加健康有效的運營的作用一般。本文在對陜西省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現狀調查的基礎上,提出管理中存在財務制度執行不力,會計體系責任不清等問題,根據問題構建了社會組織財務管理體系,期望對社會組織加強財務管理、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健全財務管理體系,保證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社會組織;財務管理體系;改進對策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 (2016.6-2017.12):陜西省社會組織財務管理機制的研究(編號:16JK2118)
社會組織是指依法建立的、相對獨立于國家政府系統,以社會成員的自愿參與、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為基礎,向社會某個領域提供社會服務,具有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助性的一類組織機構。按照我國的分類方法,社會組織被分為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組織在當前經濟活動中越來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構建我省社會組織財務管理體系,對于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地發展至關重要。
一、社會組織財務管理作用及特征
1.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的作用
完善社會服務,彌補政府與企業做不到、做不好或者受自身職能限制不便去做的事情。比如在教育、環境保護、兒童婦女保護、行業資源共享、扶貧等領域都能發揮其重要的作用,這些問題也是我們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社會組織的介入能夠使社會服務發揮的更加完善,也必定能夠對于十九大提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解決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社會組織能夠促進社會經濟進步與文化發展,實現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推動社會事業的發展。社會組織產生的理念及其發展要求,決定能夠提供兼有私有性質及共有性質的準公共社會產品,這些不僅會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也會推動社會的物質文明建設,進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2.社會組織財務管理主要特征
社會組織與其他組織的區別在于,社會組織的大部分收入不是來自于以市場價格出售的商品和勞務,而是來自于會費、捐贈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支付的資金。這部分資金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無償性、經費使用上的限制性、預算管理上的重要性及涉及范圍廣泛性等特點。這就要求社會組織必須根據相關財務制度及財經法規,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對社會組織有關資金的籌集、分配及使用所引起的財務活動進行預算、組織、協調及控制等環節的管理,提高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的效率,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的發展。
二、陜西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的現狀
據陜西省社會組織信息網的統計資料,截至2015年底,陜西全省共有社會組織26872個,比上年增長6.8%。其中社會團體14524家,占比54.1%,民間非營利組織12238家,占比45.5%,基金會109家,占比0.4%,這些社會組織業務范圍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勞動、民政、體育、環境保護、法律服務、社會中介服務、工傷服務、農村專業經濟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滿足社會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水平卻遠遠趕不上組織自身的發展。一些社會組織認識不到財務管理對組織發展的重要性,還有一些社會組織也不知如何加強財務管理水平。因此,需要加強對我省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問題進行研究,探明問題形成的機制,尋求解決辦法,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地發展。
隨著社會組織的快速發展,一個社會組織如何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必須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我國現有規范社會組織財務制度的法律體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為核心,由《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組成,那么我省社會組織財務管理運行狀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圍繞這些問題, 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和文獻收集的方式,對我省15家省級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的狀況進行了調查,在了解問題的基礎上,梳理出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財務制度執行不力,會計體系責任不清
有些社會組織在實際財務管理過程中不能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按照規范的會計科目及會計處理原則進行賬務處理,沒有規范的賬簿,會計檔案不能裝訂成冊,票據管理不規范,違規使用收款收據,在收入和支出方面,收入有時不開具發票,流程違規,支出方面虛列名目,隨意支出,導致會計基礎管理工作混亂,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2.預算管理實施不到位,預算管理體系未建立
部分社會組織只有粗略的年度計劃,沒有編制年度財務預算,更沒有完整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導致財務工作目標不清晰,年度財務執行隨意性大,社會組織的經營活動在執行過程中有可能偏離最初的目標,而且也給部分管理者的權利尋租提供了機會,大大降低了社會組織效能的發揮,在社會上造成不良的影響。
3.監管措施不健全,內控制度薄弱
由于大多數社會組織的登記部門與管理部門不一致,導致監管的難度增大。而且監管部門對于規模較大、資金活動活躍的社會組織監督和管理要嚴格一些,而對于規模較小、活動資金比較少的組織往往不是十分嚴格,所以常會出現社會組織內部的財務腐敗。另外,由于內部財務管理過于簡單,并且沒有形成較為獨立的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體系,給內部財務管理的管理帶來更大的困難。
4.財務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技能
很多社會組織的財務人員對于國家要求必須執行的財務制度及財務規范不清楚、不熟悉,對新舊會計制度銜接不清楚,未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執行從而造成了會計賬目混亂現象。導致社會組織資金來源受限制,收支管理不善,成本分析不到位,投資效果差,資金使用效率低,進而限制了組織的正常運營,其社會功能隨之下降。
三、構建陜西社會組織財務管理體系
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對于社會組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針對社會組織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調查研究,為了實現社會組織健康有效的運行,構建了較為全面的財務管理體系。
1.加強制度建設,健全財務制度和會計責任體系
從制度上來講,首先,社會組織應當建立財務檔案歸檔制度并嚴格遵守。購買使用規范的空白會計憑證,每月憑證打印,并和附件核對后裝訂。有原始憑證應及時在本月入賬。財務在入賬時要嚴格審核原始憑證,確保規范。審核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合理性審核原始憑證所反映的經濟業務是否合理合法,有無違反財經制度規定,是否按計劃預算辦事,是否按成本開支范圍辦事,是否貫徹專款專用原則。其次,社會組織也應當建立財務檔案管理制度,由專人管理取用,其他人借用需建立登記手續。憑證裝訂合規及時,避免原始憑證遺失。作廢憑證不能在系統內刪除,應保留憑證號碼以備查。憑證需要連號,杜絕跳號。最后,嚴格按照收入及支出規范進行賬務處理,明確會計責任,確保賬目清晰,組織目標的實現。
2.加強預算管理,建立預算管理體系
隨著社會組織的蓬勃發展,各種財務管理的要求被不斷提供,預算管理這一在企業中廣泛使用的管理手段更是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預算是對未來一段時間內收支情況的預計,把考核工作的標準進行數量化,對預算與實際進行比較和差異分析從而有利于及時糾正偏差是預算管理最重要的意義。社會組織的理財目標是使有限的資金實現效用最大化,因而其預算管理模式應以資金預算和控制成本為基本出發點,預算考評以成本為主要指標,推行全面預算與責任預算相結合、全面控制與例外原則相結合的預算管理模式。構建的基本預算管理體系包括預算編制體系、預算執行體系、預算分析與考核體系及預算的調整體系,以保證社會組織運營過程目標的實現。
3.建立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完善組織內部自律機制
通常而言,財務控制是指財務監管部門及其人員通過財務法規、財務制度、 財務定額、財務計劃目標等對資金運動(或日常財務活動、現金流轉)進行指導、 組織、督促和約束,確保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財務管理如果只有財務預算,行動過程沒有內控制度,財務政策就不會執行到位。為此,內部控制主要建立:一是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一般包括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業務經辦與稽核檢查,授權批準與監督檢查等;二是授權審批控制,必須經過規定程序的授權批準;三是會計系統控制,會計機構,合規的原始憑證,良好的憑證格式,憑證連續編號,合理的憑證傳遞程序,憑證的裝訂和保管,合理設置賬戶,按照規定編制會計報告;四是財產保護控制,財產記錄和實物保管,定期盤點和賬實核對。通過規范和約束社會組織及其內設機構的財務行為,保證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的貫徹執行,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事業發展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
4.加強財務人員管理,培養創新意識
社會組織的單位負責人應當根據本組織的具體情況和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并以《會計法》、《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會計工作基礎規范和內部制約制度為內容,加強民間非營利組織財會人員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根本素質。
另外,社會組織的管理人員與財務人員應與時俱進,在工作實踐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發揮好組織的資源優勢,做好項目管理,開辟新的服務領域,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探索服務的新形式、新手段、新途徑,擴大社會公共服務的范圍,逐步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組織管理模式。
總之,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體系,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其財務管理的職能,確保組織健康發展,使組織提供更多的社會服務,為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及物質文明建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為民.公共組織財務管理(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王智慧.非營利組織管理.北京出版社,2012.
[3]鄭國安.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戰略及相關財務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4]詹雷,王競達.BA 財務管理課程教育中外比較[J].財會月刊,2015(02)
作者簡介:
張梅(1974- ),女,陜西西安人,講師,會計師,高級經濟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