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嘉
摘 要: 親子閱讀是促進幼兒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地區幼兒家庭的親子閱讀開展情況現狀如何,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幼兒家庭親子閱讀質量,不僅是農村家長面臨的問題,而且關系到社會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順利完成。本研究通過設置五度調查問卷,運用均值標準差分析了農村幼兒家庭親子閱讀的影響因素,證實了農村幼兒家庭親子閱讀效果受農村幼兒的性別、性格、家長觀念、學歷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希望為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 農村幼兒 親子閱讀 影響因素
影響親子閱讀開展的因素有孩子自身的內部因素和父母、家庭情況、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從幼兒個人因素上說,孩子的遺傳因素、個人喜好等決定了孩子學習閱讀的能力和閱讀興趣。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歸納出影響當前農村幼兒家庭親子閱讀開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一、農村幼兒的性別
本研究在調查中發現在對親子閱讀的理解認識和指導策略上,男孩女孩家庭不存在性別差異,但在閱讀效果上,女孩家庭好于男孩家庭,具體表現在進行親自閱讀活動后,女孩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更好,見表1。
農村男孩子放學后的活動范圍大大拓寬,專心致志難以延續較長時間,男孩子的活潑好動整體上甚于女孩子,在學習上的專注度不及女孩子,需要有其他策略提高他們的專注度,但是農村家長沒有這些意識,一定程度地放任了孩子的隨波逐流,認為男孩子天生好動、不愛學習等,忽略對男孩子的差異化策略運用,長此以往,農村親子閱讀中,男孩的閱讀效率不及女孩。
二、農村幼兒的年齡
兒童發展心理學指出,閱讀的發生需要大腦中語言區域與情緒體驗區域的配合,年齡大的幼兒理論上應該比年齡小的幼兒閱讀效果好,因為其大腦成熟度較高。
從研究調查結果來看,農村5歲—6歲的幼兒親子閱讀情況好于3歲—4歲,年齡越大開展效果更好,這與城市幼兒親子閱讀調查情況相反,見表2。
這樣的結果與農村家長的教育觀念有關,在整個幼兒教育期間,農村家長更注重幼兒識字和文化知識的學習,輕視學前素質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越接近上小學的年齡越注重孩子識字量的增加,隨著字詞總量的積累,他們進行閱讀的信心逐漸增加,興趣逐漸濃厚,從側面反映出,農村家長在親子閱讀中對于幼兒的幫助是有限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幼兒知識量、詞匯量的增加,使得孩子越來越接近大人的認知模式,這樣,家長的親子閱讀開展就相對更容易一些。
三、農村家長的閱讀習慣
兒童發展心理學明確指出,父母是幼兒模仿的第一個對象,家長的言行舉止及對待周圍人事物的態度,會對孩子言行舉止及價值判斷產生影響。從研究調查結果來看,調查的104名家長中具有較好閱讀習慣的家長所占比例很低,影響了農村幼兒親子閱讀態度、閱讀頻率、時間和閱讀效果。少數具有較好閱讀習慣的家長,其幼兒的閱讀效果要好于不愛閱讀的家長(見表3)。
究其原因,農村家長跟城市家長相比較往往具有更大的勞動強度和較大的生存壓力,他們迫切希望幼兒能夠擺脫自己的生存軌跡,讀書成績好在他們看來是最有效的途徑。因此,他們對于為讀小學做準備的幼兒園的期待,大多集中在幼兒在某些日常行為上獲得顯著的改變。然而,親子閱讀并不能夠在短期內對幼兒的日常行為產生顯著的改變,所以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
四、農村家長的年齡
人口學數據顯示,人類心理成熟時間是跟人的生理年齡成正比的,即年齡越大,心理成熟度越高,越能夠做出吻合社會規范和傳統的行為。
從研究調查結果來看,家長在親子閱讀指導策略的運用上、親子閱讀的效果上,農村35歲以下家長比35歲以上家長做得更好。具體見表4:
在調查中,研究者發現,農村幼兒家長普遍結婚較早,35歲以上生育第一胎的人數確實不多。第二胎的幼兒,父母會遵循第一個孩子的教育方式,加之兩個孩子的撫養帶來較高的經濟壓力,使得這些父母得花更多時間務工掙錢,花在幼兒親子閱讀上的時間就會相對減少,對孩子的教育管理和規劃也會更有心無力。
五、農村家長的學歷
家長受教育程度的多重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學歷的家長分別在對親子閱讀的認識、親子閱讀指導策略的運用、親子閱讀效果上都存在差異,具體見表5。從研究調查結果來看,在親子閱讀指導策略的運用上、親子閱讀效果上,學歷越高的家長做得越好。
相對于城市教育資源的豐富多樣,農村幼兒面臨的教育資源相對有限,在農村地區,幼兒的家庭教育很可能是“拼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接受了較好的教育,他們對孩子的親子教育開展得就更加頻繁和高效。反之,學歷較低的家長本身就對幼兒教育缺乏規劃和理解,加之教育方法和策略不足,親子閱讀開展效果可想而知。
六、農村家庭的收入
經濟學家指出,一個家庭的總收入,首先要滿足整個家庭的基本生存支出需求,在此之后,每個家庭還要有一定的儲蓄,如果在這之后還有剩余,才會分配到非生存支出的一些項目中,而閱讀活動本身需要的文本材料費等支出顯然屬于非生存支出。
從幼兒家庭收入多重分析結果顯示收入越高親子閱讀開展情況越好。具體情況見表6。
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農村家庭的收入情況差距本就十分明顯,不少無業或家中有病人的家庭,常年靠政府的低保度日,他們的收入遠低于個體工商戶和外出務工者。農村地區幼兒家庭的閱讀開展情況與家庭收入息息相關,家庭經濟情況的差異會導致家長和幼兒在消費觀、學習觀、教育觀上存在差異。總體來看,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親子閱讀開展越好,反之,家庭收入越低的家庭,親子閱讀開展情況相對較差。
七、幼兒園對農村家庭教育的指導
從問卷調查和訪談中了解到,幼兒園布置親子閱讀任務較多的家庭,在親子閱讀指導策略的運用、親子閱讀效果上要好于較少或未布置閱讀任務的家庭。具體情況見表7。
農村幼兒園相對城市幼兒園而言,教育的平均水平較低,缺乏相對統一的管理標準,有些農村幼兒園甚至只是將幼兒集中在一起看管而已,并未起到科學的教育及指導作用。農村家長對于學前教育的了解更少,對于幼兒的管理幾乎都依賴于幼兒園教師的要求。如果幼兒園相對較規范,對于家長在親子閱讀上的要求多且明確,那么親子閱讀就能夠進行得比較順暢,但是如果幼兒園在親子閱讀上沒有明確的要求,那么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關注度顯然較低,造成幼兒園對家庭的指導成為影響親子閱讀效果的有利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的通知[Z].教發〔2016〕18號,2016.
[2]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Z].教基一〔2015〕10號,2015.
[3]季燕.親子閱讀中家長指導策略個案研究的思考[J].研究與探索,2007(1):4-6.
[4]周堅宇.親子閱讀活動: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J].圖書與情報,2014(3).
[5]宋燕.農村幼兒教育優勢資源的開發[J].中國農村教育,2012(1).
[6]季燕,李慧敏.淺談親子閱讀的價值[J].學前教育研究,200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