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全
摘 要:本文對人機界面交互及用戶體驗概念、產品意義尤其對智能汽車重要性、設計要點、趨勢演變及創新建議進行了研究闡述,增強用戶及業務相關人員對界面交互及用戶體驗認知,提供實踐與體驗導向,期望有助大家對智能汽車HMI與用戶體驗的創新設計意識與能力提升,從而創造更好智能汽車用戶體驗。
關鍵詞:HMI;用戶體驗;人機交互;智能汽車
1背景
隨著消費電子的智能技術發展與用戶普及,當今進入智能時代,而汽車作為典型的消費產品,正加速智能化,并伴隨美好生活需要下的消費升級,更追求個性、更講求體驗,已然智能汽車還未到來,用戶體驗先聲奪人。技術革新當下,智能汽車的內外體驗場景發生較大變化,人機交互環境與需求也相應變化,我們需要認清,圍繞新情況作新的思考,把握設計要點,開展HMI與用戶體驗創新的最佳實踐,處理好功能與人之間的關系。為此,本文給出了相關思考與觀點。
2 HMI與用戶體驗的產品意義
2.1相關概念
HMI,是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的縮寫,即人機交互,是用戶與設備(車輛)間進行操作和信息交互的媒介。也有稱CHI(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關聯術語:UI(User Interface)、UE/UX(User Experience)。
體驗,人感觸對象時產生的生理與心理感覺。一般用戶體驗評價往往不會用專業的指標、詞語,而是以“好”“不太好”等進行感覺性評說。感觸的過程是交互的過程,交互產生體驗,HMI與體驗是內涵相關、相提并論的兩種表述。
產品是物質的,體驗是精神的。物質是因,精神是果。以結果導向,就應以體驗為產品核心導向。
“用戶是上帝”,用戶體驗第一,而不是工程師、領導等有特定思維因素的群體的體驗。
2.1產品意義
從設計與產品角度,汽車包括造型、經濟性、操控性、安全性、舒適性、可靠性等,但對用戶來說,帶來的都集中體現為情緒體驗,讓用戶覺得是否物有所值。可以說用戶體驗性是產品的性能歸結、靈魂屬性,對性價比影響重大。僅有便宜而缺乏體驗性,如同功能機之于智能機,性價比不會高,影響用戶滿意度。
用戶體驗影響價值。體驗好的產品有正面效應:使產品價值的心理感覺放大、取悅用戶、積攢用戶印象;體驗差的產品有負面效果:低值、魅力差、生命力弱。
HMI體驗驅使產品升級換代,HMI創新觸發產品甚至品牌突破。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下,iPhone持續升級換代;華為手機不斷致力于HMI、
構建EMUI體系,EMUI 5.0化繁為簡,交互革命, 90%常用操控3s內完成,實現品牌力提升;從第一臺功能機到安卓和iOS智能機時代再到后蘋果三星時代,體驗革新帶來手機的歷次突破。
3用戶體驗對智能汽車的重要性
用戶體驗對智能汽車有著重要作用,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
①汽車是體驗性強的產品,車的體驗性注定“車品”。正如人品不好會被遠離,車品不好難被選擇。不僅作為代步工具,汽車更是“體驗生活”的典型承載之一,體驗性好的汽車對生活品質的提升大有裨益。“智慧家庭,快樂生活”、“讓智能更懂生活”,反映智能與生活體驗的密切聯系,談智能即談(生活)體驗,因果必然,勢在必然。
②智能化,使互通性控制性變好、更易溝通操控,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即體驗優化。體驗優化是智能化的主要成效,體驗革新是智能化演變的本質核心之一。AI智能體驗尤為未來用戶體驗核心。
③需求可以被創造、可以經體驗而來。如普通遙控鑰匙與PEPS系統,在后者被創新出來前,人們不曾不接受前者、并無恰如PEPS的明確需求,而是在后者被創新出來后產生需求,即需求被挖掘、被轉移。革新突破的用戶體驗,有助將消費者需求從傳統汽車轉變為智能汽車,在雙方并存的格局下得勢。智能汽車是汽車新一代產品,如從剛進入人們視線即體現出不同凡響的設計,形成新產品的良好第一印象與興趣即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感,這樣產品才有用戶回顧、口碑與市場。
④未來智能物聯時代,人、機(物件/設備)的基本存在:物聯網+人機交互,處于一個交互的世界。由此,人機交互及體驗的豐富,是智能汽車的必經演變。
4 HMI設計要點
隨著汽車消費升級、品牌升級、智能汽車技術突并引領未來汽車發展方向,HMI該如何設計成為重要課題。我們不僅僅要使設計吸引眼球,更要使之產生實際效果,從深層次抓住消費者、觸及痛點、保持性價比,有以下幾個要點:
①以客戶價值為中心,注重實用價值功能,接地氣。考慮設計對用戶有什么好處?用戶需求強度?避免技術誤區與產品誤區,除了豪氣、科幻還要實用價值,放棄無謂的設計,為實用價值設計讓路,回歸用戶價值。
②減少交互的束縛干擾,降低認識負荷與學習成本、易于被發現,一個交互任務盡量無需經由多個不同交互通道來回遷移操控完成。
③邏輯扁平集約、層次關系清晰,邏輯一致。一致就是最基本的好,包括屏內部、屏與周邊件、與外部現實的元素一致,交互框架/邏輯一致性。一致,降低雜亂,有助形成記憶,學習成本低。
④懂人、懂汽車出行,以心理、生理及場景為設計基礎。對人的自然、慣性行為有充分認知,分析情景,識別與交互相關的駕駛情景,比如:不同道路、不同車速、車庫、隧道、倒車、白天、夜晚等不同環境條件;不同乘坐人員情況;不同功能在同一場景下發生無沖突。
⑤平臺化,統一HMI設計語言。包括基于車載電子平臺、車型平臺、汽車/新能源車,使設計語言成為品牌代表,超品牌力,實現去品牌化。
⑥聚焦“痛點”,從若干痛點中確定個別為突破口,采取針對性策略。先要想到給客戶解決什么問題,分析用戶需求,然后再去研發設計方案,而不是直接做設計、推方案。
⑦適應用戶變化。時代發展,生活品質提升,認識與追求相應提升,消費取向變化,現代化需求增加,我們設計要適應用戶這些變化,與時俱進。需要有獨立新設計,影響、引導用戶,但主要的還需匹配目標客戶,匹配當下用戶認知的常規設計。消費電子產品是座艙交互系統的發展指引,密切跟進用戶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需求變化十分重要。
⑧革新認知,重新審視,推陳出新,將設計做在用戶考慮的前面。沒有用戶反饋的問題,不代表不必優化。多種情形可能導致沒有用戶反饋:用戶有時雖覺得不好,但難以具體指出;信息不對稱;被動認知/接受;認識層次不夠;沒有更好的作比較。況且,好,大多是暫時的,有時限性。被時代淘汰的產品,很少當時被認為不好。技術發展下無數產品已然消失,無不例外,傳統汽車最后也會變革為新生代汽車——智能汽車。目前,汽車駕控“給力”確實是一種很好的體驗,但在全球環保趨勢的大潮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制定了燃油車退出計劃,在未來的電動車和智能駕駛時代,燃油車所帶來的操控感終究會離我們遠去。需求與設計之間,有著需求的滿足、需求提升、設計革新滿足需求的循環往復。
⑨精細精致設計。考究得人心。精致、細膩,但不繁復,給人深刻印象。正版與盜版、山寨與原創,很多區別在于精致與細節。
基于以上,并圍繞目標:更自然、更現代、更簡明、更高效、更有趣;道路注意力分散最小、方向盤脫離最少、整體舒適度較好,遵從原則:多一分誠摯,少一分虛夷;多一分恬適,少一分煩憂;多一分體驗,少一分奢華,相信可以做出好的設計。
5 HMI趨勢演化
隨著技術、經濟與社會發展,HMI主要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①物理按鍵數量減少。驅動因素:豐富功能的操控需求及其復雜的邏輯維度、層級;內飾簡潔化、與電子一體化。
②簡潔UI。不是為了簡單簡約而刻意拋棄功能,不是專注于一項功能,是簡潔有力、簡而不LOW、簡而不漏。
③多設備聯動及統一的用戶體驗。多設備間的互聯、互動、同步,實現分享式交互,N屏1云。
④個性化交互。當下時值定制、數據、智能年代,需要深挖需求、了解客戶,提供個性化產品與服務才能更好黏住客戶。
⑤智能交互。無智能不交互,智能增強交互,越來越趨于成為交互產品的必備特性。智能交互是基于機器自動化/自適應、智能語音、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實現自動、快捷、簡明、“一站式”、學習型交互,使人機交互趨于人際交互的“極智”體驗水平。“傻瓜”產品即是讓產品更智能,對用戶需求更簡單。“傻瓜”是自身更智能的高級自黑,而無關用戶駕馭能力,如傻瓜相機,簡單的設計,以更簡單有趣的方式解決同樣的功能需求,減少多余的學習需要,降低操作難度,讓用戶感覺事情很簡單,可以簡單思維、思維慣式完成操作, 輕松暖心地體驗更寬適的天地。
⑥融合。軟件、硬件、終端的相互融合與共享,帶來各功能單元的HMI融合。包括:端端聯動、硬件集成一體化、軟硬件結合、軟件融合、硬件集成一體化。端端聯動如,結合導航儀地圖數據的ADAS或實現ADAS的導航、手機車機多屏。硬件集成一體化如,功能硬件集成、顯示系統集成、域控制器。軟件融合如,語音、導航與系統的融合。
⑦以“語音控制+方向盤控制+中控屏+HUD+手勢控制”為組合的交互架構。儀表將由目前單獨大屏形式,逐步以HUD及儀表音響組合大屏的產品型態替代。HUD從目前普通Windshield HUD向AR HUD發展,貼切的信息內容及呈現位置與方式幫助駕駛員增強情景意識、更好地觀察交通信息、更平穩安全高效地達成行駛或泊車目標。
智能自動駕駛汽車,一方面為HMI更放開、少些約制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需要更簡明HMI以應對自動駕駛更高的安全要求。智能汽車HMI將重新定義駕駛體驗,實現一站式交互無縫車生活的“未來級”HMI,以標志性差異突顯與傳統車的界限,并以優勢實現從傳統車市場的挖角。
6 HMI創新的建議
基于以上及汽車產品設計研發特點,對HMI創新主要建議如下:
①將HMI用戶體驗作為整車性能指標之一,并圍繞性能提升挖掘需求,創造HMI深層次的價值。好的界面交互設計可以對性能產生貢獻,如換擋提醒對降油耗等作用。
②在產品定義階段進行HMI評估,推敲用戶價值與滿足性,重構工程設計。
③以HMI設計為創新源頭,開展基于價值的供給側創新,以HMI創新驅動整車設計整體創新。技術的融合與共享帶來HMI改變,新技術配置產生新HMI,但HMI不應只是后來者、后服務,要做一些概念設計及產品,激發引領新技術與產品,需要設計師、研發人員使兩者互相拉動。
④開展新技術的HMI設計探索。用戶體驗專業設計公司,不只是應對客戶需求,應變被動式為主動式,緊隨新技術并探索設計HMI,先行布局,避免冷啟動。
⑤構建HMI用戶體驗評級體系,并由專業機構開展評測。在行業建立類似CNCAP、JDpower的評級體系,并評測開展與報告發布,以加深消費者/車廠對體驗的認識、驅使汽車用戶體驗升級。
⑥對各交互方式全面創新。介入整車設計,作座艙電子HMI策略設計。
7結語
汽車智能化,方興未艾,勢在必然。從上述分析闡述可知,將HMI與用戶體驗作為智能汽車的重要維度來開展研發是不二選擇,也是當今世界技術、經濟發展的自然選擇。望大家能從上文加深智能汽車背景下HMI與用戶體驗的認知,積極探索、實踐,圍繞互聯網(Internet)思維、智能(Intelligence)、創新(Innovation)做好HMI,使HMI與用戶體驗成為智能汽車的重要屬性、凸顯特性,為用戶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于天成.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汽車設計.《工業b》.2015(22):137-137.
[2]言非.你真的理解什么是“less is more”嗎.普象工業設計小站.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