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中學體育教學有利于學生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合理的體育運動必不可少,與他們的成長需要相適應。為此,中學教學中,要注重體育課堂教育,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結合學生發展情況有針對地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問題;措施
引言
在現代中學教學的體系中,體育是基礎性學科,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師不注重創新、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影響中學體育教學質量和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將以中學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為切入點,對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措施進行分析,以期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效率,實現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
1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分析
1.1教學體制因素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傳統教學觀念仍然存在,家長、教師和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例如某中學體育課程頻率為每周兩節,一節課時間為45分鐘,體育學科課時較少,不利于學生體育鍛煉,而且很多文化課程強占了體育課程的時間,再加上三分之二的體育課程為理論教學,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為課外活動,因此,學生得不到充足的鍛煉,會對體育課產生一種厭煩心理。
1.2學生心理影響因素
通常來說,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喜愛要高于其他學科,通過調查發現,喜歡體育課程的學生占總數的85%,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只占15%,而且很多學生不喜歡體育理論課教學,更多的學生偏愛于體育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時間較少,久而久之,打擊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熱情。因此,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方式,消除學生厭學的情緒,使他們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
1.3想象和現實的差距造成的失望
學生在幼年期間做游戲的體驗和對周圍人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印象,形成了他們最初對于體育課概念的理解,他們往往認為體育課就是“玩”。但現實中的體育課程與學生印象中的體育課有很大差別,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學生會對體育課程產生厭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理念老舊
在教學實踐中,很多中學體育老師教學觀念老舊,認為體育教學方法創新和改革沒有必要,且沒有認識到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很多教師按照傳統教學方式進行,缺乏教學方法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不足,影響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如何幫助教師構建現代教學體系,不斷優化教學流程與教學方式,是現代中學體育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提升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為此,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為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2.2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
在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很多學生注重主要學科能力的提升,例如英語、語文、數學等,忽視了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制約了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對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性不足的問題,既要從學生本身入手,也要從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入手,通過二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教學目標,真正實現當代中學體育教學的總體要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實踐中,只有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才能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體育學科教學的基礎性作用,使學生擁有良好的體質,為學生學習奠定基礎。
2.3教學手段現代化程度不足
很多中學教師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沒有合理應用教學方法,特別是新媒體技術和其他信息技術,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重要意義。應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堂氛圍較為枯燥,缺乏創新性趣味性,對學生吸引力不足,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到課堂中來,影響中學體育教學效率。基于此,尋找科學的現代化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是現代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
3提高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3.1創新教師教學理念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要貫徹科學的教學理念,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名中學體育教師,是體育課堂的引導者和開發者,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注重提高自身教學修養,豐富、完善教學體系,多利用外出學習的機會,學習先進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模式,根據本地區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良。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提升教學總體水平,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具科學性和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滿足當代學生需求。為此,通過理念的創新與優化,可以夯實中學體育教學基礎,為新課程教學改革奠定基礎,切實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總體水平。
3.2關注學生個性特點 因材施教
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其主要包括性格特點、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和基礎水平等,要想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師要注重學生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因材施教理念,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并適當地設置訓練密度與教學強度,讓學生根據個人身體素質情況和發展需要學習體育知識,以及參與項目訓練。例如,在中學體育跨欄教學中,教師可先考察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跨欄技術,以此為基礎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訓練內容、流程,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展開分層教學,以此兼顧到整體教學對象,促進整體教學質量有效性提升。針對跨欄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跨欄高度,并規范其動作和姿勢,使其敢于挑戰自己;對于跨欄水平一般或較差的學生,可以降低欄架高度,為他們提供一些輔助性與誘導性練習,并多給予這部分學生鼓勵與幫助,耐心指導他們完成跨欄動作和技術的訓練,以此提高跨欄教學的有效性。
3.3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興趣對每個學科的學習都至關重要,體育課也例外,學生對體育訓練是否感興趣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育方式較為單一,影響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影響教學有效性。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游戲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具有突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對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掌握動作技能和增進身心健康有積極作用。此外,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喜歡的項目。教師還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舉辦項目比賽,增加比賽次數,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3.4巧妙展開體育教學 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巧妙地開展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對運動技能和動作技術練習充滿期待。在課前,教師需結合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學生實情等,巧妙設計、細心謀劃,營造出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愿意學習好每一個動作細節。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并清楚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注重因材施教,有針對性進行教學,巧妙展開體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全力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崔志強.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其策略[J].學周刊,2017(05):178-179.
[2]喬志良.如何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2):136+138.
[3]趙學龍.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