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蹤審計工作本身具有較大的多變性和復雜性,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產生相應審計風險,對建設工程的順利推進造成一定阻礙。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跟蹤審計質量,確保跟蹤審計工作可以順利推進,本文細化分析建筑工程在跟蹤審計中面臨的多種審計風險,針對性的提出控制對策以規避審計風險,保證建設工程可以順利建設,全面提升綜合效益。
【關鍵詞】建設工程;跟蹤審計;審計風險;控制對策
1、前言
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工程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建筑工程一般是通過跟蹤審計的方法進行工程審計工作。跟蹤審計質量直接關系到建設工程綜合效益,而實際跟蹤審計工作中,經常會由于審計人員業務水平偏差以及工作方法錯誤等原因,造成多種審計風險,嚴重影響審計結果可靠性。基于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建設工程跟蹤審計風險,并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控制對策,最大程度的降低跟蹤審計風險。
2、建設工程跟蹤審計風險
2.1設計風險
建設工程跟蹤審計過程中,工程設計是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時也是決定工程造價和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高度關注。高質量的工程設計,不僅能夠保證工程建設功能性與安全性,還能滿足工程的美觀性、適用性,減少工程建設期間的工程變更和投入使用之后的維修、改造,降低工程造價;而不合格的工程設計將直接影響工期和工程造價,導致工程施工中頻繁出現工程變更,增加工程索賠,在投入使用之后也會增加工程維修和改造量。設計不合理將給后續工程建設帶來嚴重影響,也直接導致工程跟蹤審計面臨巨大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2.2招投標風險
目前在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經常出現串標、圍標現象,并且這些問題很難找到相應證據,導致工程跟蹤審計面臨巨大風險。在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出現圍標以及串標等現象,主要是施工單位為了中標做多份標書,而實際投標價掌握在想要中標的相應施工單位手中。在這種背景下進行投標,中標單位會由于收買了其他投標單位獲得最終中標名額。整個操作過程,中標單位會將收買其他單位的報酬計算至投標價當中,進而面臨中標價被盲目抬高的風險,增加業主投資。
2.3合同審簽風險
合同審簽和招標文件,直接決定著工程造價、建設工期以及施工質量等,因此必須在周全考慮之下嚴謹的簽審工程合同,并對開工日期做出明確規定。一些工程會把施工單位向業主打開工報告的日期定為具體開工日期,這種做法將難以有效約束施工單位,可能導致施工單位故意不打開工報告來拖延開工日期[1]。對此,需要在合同當中明確規定開工與竣工日期,并確定工程質量等級要求,對工程價格調整造成的風險范圍進行明確劃分,以免影響竣工結算。
2.4跟蹤審計時間介入點不合理
工程跟蹤審計需要介入到投資、招投標、設計、施工以及竣工結算等多個建設階段,建設階段不同,相應程序也有所差異,跟蹤審計實際介入時間點不同,也會帶來差異化的審計效果[2]。目前很多工程沒有明確跟蹤審計具體接入點,導致審計合理性受到影響。還有一些工程到了竣工階段才介入工程跟蹤審計,嚴重影響審計效果,增加審計風險。
2.5材料價格風險
工程材料造價費用占據整個工程綜合造價的3/4,要提升工程審計質量,就要加強控制材料價格。近年來,工程建設新工藝和新材料快速發展,很多工程材料價格控制難度增加,像砂石、鋼材、水泥、乳膠漆等材料在市場中質量不同,價格也有很大差異,而工程中使用到的建筑材料種類多、數量大,材料價格控制存在較大風險。
2.6施工隊伍選擇風險
施工隊伍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造價和工程建設質量,而選擇施工隊伍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責任心強、管理能力突出的項目經理,以確保整個工程建設能夠順利推進。而工程在選擇施工隊伍的時候,如果選擇到素質不高的項目經理,將導致工程造價、工期控制以及建設質量都受到影響,不利于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2.7結算審計方法選擇不當風險
目前在工程結算審計當中,有多種審計方法可供使用,比如增減審計法、全面審計法和抽項審計法等,不同的審計方法適用范圍是不一樣的,如果結算審計方法選擇不當,將直接導致工程造價面臨巨大風險。因此,需要在結算審計過程中結合實際項目正確選擇審計方法,有效規避造價風險和審計風險。
3、建設工程跟蹤審計風險的控制對策
3.1采取限額設計防范設計風險
為了有效控制設計風險,可以在工程設計中采取限額設計,也就是按照業務要求金額實現工程設計,并對多個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對比,最終結合設計圖紙和工程報價,選擇最佳設計方案。同時,要在工程建設之前合理選擇設計單位,確保設計功能齊全,設計質量可靠,并嚴格審查設計合同。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工程變更,可在設計合同當中明確規定出現合同變更或者因為設計原因給施工單位與業主造成損失,需要承受怎樣的經濟處罰,以此增強設計單位與設計工作者責任心。
3.2通過最高限價法控制招投標風險
為了避免在招投標環節出現圍標、串標等不良現象,可以通過最高限價法進行招投標。在實際招投標環節,合理做標底,并以標底為基礎,結合結構差異性設定上下浮值。通常情況下,框架結構可以下浮9%至13%;混合結構可以下浮6%至9%;路燈、園林以及樁結構等可以下浮13%至16%[3]。投標最高限價要在招標之前公開公布,以有效控制抬標,避免施工單位出現串標以及圍標等現象。
3.3嚴格把控合同審簽程序
為了控制合同審簽風險,需要對招標文件以及合同條款進行詳細考量和嚴格把控,對合同雙方需要承擔的風險進行明確標注,并適當增設反索賠條款。對合同審簽程序要加強審計,以免施工單位對合同條款隨意串改。業務單位不能為了貪圖省事把合同交給施工單位進行代辦,以免施工單位私自串改合同當中重要的條款,增加工程審計風險。
3.4在合適時間點介入跟蹤審計
在建設工程中開展跟蹤審計,需要對建設工程規模、審計成本、審計人員、建設周期以及審計資源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之后,確定最佳介入時間。結合建設工程實際需求和情況,可以在施工之初或者項目決策階段介入跟蹤審計工作,并在不同的工程階段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最佳介入時間點,確保跟蹤審計貫穿于整個建設工程。
3.5工程建設雙方共同采購材料
為了有效的控制材料采購風險,可以由甲乙雙方分別采購建筑材料。對于石子、鋼材、黃沙、砼、門窗以及水泥等主要建設材料,由于施工中需求量較大,可以由乙方進行采購和質量控制,而對于乳膠漆、花崗巖以及大理石等裝飾性材料,可由甲方進行材料采購與質量控制。在工程投標之前,需要對所有材料暫定一個價格,作為投標價,而竣工結算階段需要以材料實際采購價格進行結算。
3.6嚴格考察施工項目經理
一般情況下,施工階段的項目經理是由施工單位選派,不過在施工之前業主還可對項目經理進行一定調換與選擇,但是一旦到了建設階段就很難更換項目經理。為了控制工程施工單位風險,需要在資格預審過程中嚴格考察施工項目經理,對施工單位擬派選的項目經理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其真實業績與能力,如果有不滿意的地方可及時和施工單位交換意見,選擇最合適的項目經理。
3.7按照全面審計法實現竣工結算審計
在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審計部門做好竣工結算審計工作,并結合審計結果出具工程審計報告,該審計報告是施工單位和業主雙方結算的重要依據,直接關乎雙方利益,需要確保結算審計結果的公平、準確與可靠。為了最大程度的規避竣工結算審計風險,不出現偏向任何一方的問題,最好在竣工結算審計階段采取全面審計方法實現審計工作,以保證審計結果的準確與可靠。
結語:
建設工程跟蹤審計工作直接關系到工程整體經濟效益,而跟蹤審計在實際落實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出現審計風險,影響建設工程綜合效益。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建設工程跟蹤審計工作可能遇到的多種審計風險,針對性的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控制,并積極提升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采取最佳審計方法與手段做好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1]孫華.建設項目跟蹤審計風險的成因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2):70-70.
[2]史朝紅.基于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風險因素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1):8-8.
[3]薛凡.淺析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實施與管理措施[J].價值工程,2017(21):2-2.
作者簡介:
沈娟,江蘇宏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揚州市分公司,江蘇揚州;
張小柏,江蘇宏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揚州市分公司,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