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姝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注重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教師要做好教學計劃和方案,真正發揮課外作業的教學優勢。課外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能幫助學生整理當日的學習內容,充裕小學教學生活,是整個課堂教學的延伸。本文根據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形式,對課外作業的布置方法進行一些擴展,并對課堂教學模式做一些實質性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作業 教學方法
為了配合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形式,讓教學課堂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要制定一系列的教學計劃和方案,提供充滿想象力和生命活力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同時布置強有力的課外作業引發學生思考和想象。課外作業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和探究,擴充學生思維能力,及時的鞏固課內外重點知識,強化語文知識結構體系,綜合發展和提高。
一、注重課外作業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
傳統的語文作業的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是為了讓學生鞏固當日的語文知識,強化課堂的學習內容,所以都是抄寫類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和課本教材,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作業,如讓學生抄寫生字、拼寫重點的課堂詞語,甚至當日學習過的整篇課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也可以布置一些習作類作業。比如讓學生寫寫日記,記錄每日發生的趣事等。
教師要明白一個道理,如果布置的課外作業形式比較單一的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長期做下去就會覺得很煩,找不到學習的動力,甚至失去了寫作業的興趣,對課外作業產生了應對的僥幸心理,久而久之,就會放松自我,對語文學習產生一種厭倦感,這對于語文的教學是非常不利的。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制定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案和計劃,多思考,多設計,多探究,多去設計一些富有開放性、靈活性、趣味性和挑戰性的語文課外作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活力,讓學生主動去體驗、完成、自主實踐、參與挑戰、和老師同學合作與交流等。
二、強化課外作業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富有靈活性的作業不僅能讓學生鞏固當日所學的知識,而且能促進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日常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全方面地發展學生的綜合語文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找到語文訓練習題的突破口。學生在進行課外作業的訓練時,就能得到自主化、個性化和全面化的均衡發展。
在布置作業時,教師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讓作業充滿趣味。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全面的融入到語文的學習中,才能鼓勵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課堂的動力。同時,當前《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倡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教學題材,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才能充分發揮課外作業的效果和優勢。小孩子都比較喜歡玩,愛動手動腦,喜歡唱歌畫畫,喜歡親自動手操作。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在設計作業的環節不斷想象,讓語文課外作業充分融合靈活,生活化、實例化等這些特點,通過當代的教學題材,全面的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并且積極主動完成的作業。
三、完善課外作業的結構,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比如在教學一些童話類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小組合作,進行“演一演”的訓練,在下節課到講臺上表演,如《蒲公英》《三袋麥子》等都是童話類的教學課文,讓學生演的同時,也起到了課外作業的實質性作用。讓學生把課文的內容演一演,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學習,相互探究,然后老師會挑選幾組演的好的小組在課堂上表演,活躍了課堂氛圍,對表現良好的同學要有小小的禮品獎勵。這樣的課堂形式,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學習的興趣就會更高,對課外作業的態度也能更加認真,充分體現出我們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在用中學,在學中用”這一小學語文教學理念,綜合促進學生的主體思維,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交際和創新的能力。
在學習到一些描寫景物的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課文的修辭手法和描寫手段,讓學生也來介紹一下自己美麗的家鄉,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結合自己的生活寫一寫,這也是一種極好的作業形式。在學生構思的同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感受生活的美,記錄生活中的美,描述生活的美,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從全方面的角度來說,也能讓作業體現實踐性和靈活性。久而久之,也能有利于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多元認知食物的能力。學生的生活意識提高了,解決多種事物困擾的能力也就能隨之提高。因此,教師在設計語文課外作業的時候,一定要盡量設計一些具有實踐性的作業,結合生活題材,配合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
課外作業是考察學生當日的學習情況,幫助教師掌握和理解學生學習基礎的一種重要形式。因此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教學“工具”,注重課外作業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并做到不斷強化課外作業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完善課外作業的結構,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讓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的課后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