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適應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融合,是近年來高職院校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為例,介紹了職業技能與創新創業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于高職職業技能教育整個過程。
關鍵詞:職業技能;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高職院校
作者簡介:瞿新南,碩士,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硬件開發。(江蘇 常州 213164)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作資助項目(編號:PPZY2015A090)與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骨干專業建設項目“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9-0091-02
為有效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指出,“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全社會樹立重視職業教育的理念,促進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輸送生產一線人才的重擔,要認真落實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舉措。
一、職業技能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關系
職業技能教育是對學生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礎上所給予的特定的專業技能教育,使學生能夠掌握特定職業的基本知識、實用知識和技能技巧。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活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從而引導高等學校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修改教育教學內容和提升教學方式,把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科學研究相結合,將教學重心從理論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和素質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已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但較多的僅是開設了一些創新創業教育通識課程,筆者認為,應注重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在學生已有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業技能。另外,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以前單一性的職業技能人才也已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擁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人才將成為市場所需。因此,只有在掌握職業技能的同時,能夠以創新創業意識謀求產品、服務創新,并通過實踐使其得以實現,才能在市場中占有優勢。
二、計算機應用專業職業技能與創新創業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根據“長三角”信息產業發展需求,培養中小企業智能電子產品開發調試技能型人才,2012年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2014年立項為學校優勢專業,2017年立項為江蘇省骨干專業。通過近十年的不斷努力和遞進式的改革建設,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在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環境建設、課程建設、杰出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職業技能融入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同類專業中也有一定特色和優勢。
1.確立合理化的培養目標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專業培養目標體系。教學團隊根據市場發展需求,突破傳統的學科界限,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將專業發展方向定位為智能產品設計與制造領域,面向“中國制造2025”,服務“長三角”智能制造產業,重點培養具有計算機軟硬件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智能產品開發規范和流程,具備智能產品設計開發、維護能力,能從事智能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和技術支持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谥悄茈娮赢a品行業崗位能力要求,實施“項目主導、任務驅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結合專業特點,突出創新創業理念,教師團隊帶領學生自主研發“實用、適用、易用、通用”實訓裝置,構建“項目載體、能力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校企共建特長生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和科技工作站等平臺,形成“融合化”化的杰出人才培養機制。
2.提升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有效進行專業知識和創新創業技能的融合。為有效展開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知識、技能,本專業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增強創新創業意識,加強課程創新。本專業以“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與開發”為主線,6門專業核心課程與企業合作開發,選用企業真實項目為課程內容載體,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中,將專業知識滲透到創新創業的理念中。課程體系按照培養目標具體化、課程結構模塊化、任務實施項目化、能力訓練序列化、教學方式情境化、教學環境實境化、教學資源優質化的建設思路,與企業共建10門核心課程資源,形成“在線課程、特色教材、實訓裝置”三合一的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范式。其次,專業核心課程實訓環境全面實境化,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選取企業真實項目,與企業聯合研發教學實訓裝置;教學實訓裝置具有項目適應性、課程銜接性、能力遞進性,實訓教學成果要求學生能在實訓平臺上開發出具體的真實作品。學生在專業學習和專業實訓過程中結合職業技能,以創新創業意識謀求產品開發、產品設計,通過實踐使其實現。
3.采用分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職業技能與創新創業融合的教育方式。結合學院智能工廠、特長生工作室、創新項目園、大學生創業園等學校平臺,完善創新創業培育體系,打造以成功企業家、行業專家和校內骨干教師為主體的創新創業導師團隊,構建“認知→模擬→體驗→實戰”的“多層遞進式”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提供創業輔導、創新培養、競賽訓練和創業訓練以及創業孵化等全過程的服務。
結合本專業學生專業背景,進行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對于剛進校的低年級學生,主要喚醒其創新創業意識,專業培養方案中有創新創業的通識課程;把創新創業文化作為專業文化的重要內容,邀請專家或畢業的學長舉辦“雙創”講座,開展主題活動。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專業學習步入正軌,更多的是結合專業技能的創新創業活動。這時,通過校企共建特長生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和科技工作站,借助科技項目園、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社會實踐、興趣小組等平臺,為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提供專業知識拓展平臺,將教師的科研活動與這些知識拓展平臺對接,引導和帶動學生參與項目研發,鼓勵學生申報軟件著作權、申請國家專利、發表論文,實現教師科研與學生學習完全融合,促進學生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技能的融合。另外,鼓勵學生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挑戰杯”等高水平技能競賽。
綜上所述,職業技能與創新創業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有助于教師改變其教學方式,促使其不斷學習專業前沿知識,緊跟行業步伐,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職業技能教學全程,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突出創新創業教育的廣泛性和普及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有效促進學生的創業和就業。本專業將基于職業技能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實踐經驗,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為國家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章艷華.職業技能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機制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教通訊,2017,(2):20-21.
[2] 瞿惠琴,李娟.創新創業教育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策略研究——以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17,(11):34-37.
[3] 田欣欣,.創新創業型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機制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8,(1):49-50.
[4] 呂超,邵雪偉.養成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創新創業綜合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8):75-79.
[5] 王春梅.素質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對策研究[J].科技風,2018,(4):21-22.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