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摘要] 目的 探討五常法在門診質效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1—12月未實行“五常法”的門診質效管理階段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6年1—12月實行“五常法”的門診質效管理階段作為研究組,對比“五常法”實施前后,門診醫生及醫護人員對門診質效管理、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滿意程度、門診專業技術提升情況及門診意外情況發生率。結果 該院自2016年1—12月實行“五常法”后,門診醫生及醫護人員對門診質效管理工作、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實行“五常法”前(P<0.05)。結論 門診質效管理中實行“五常法”,可以有效提升門診質效、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的滿意度,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五常法;門診;質效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071-03
常清潔、常整頓、常組織、常自律及常規范簡稱為“五常法”。五常法經常是用來保持品質環境的一種有效方法[1]。最早提出五常法的日本,已經將該方法應用到社會各行各業中,當前,人們普遍的認為五常法不但能夠有效改善工作環境,還能有效提升員工的工作滿足及成就感[2]。該院于2016年1—12月在門診質效管理中實習五常法,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1—12月未實行“五常法”(常清潔、常整頓、常組織、常自律、常規范)的門診質效管理階段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6年1—12月實行“五常法”的門診質效管理階段作為研究組。將門診分診及導診的醫護人員納入門診質效管理實習五常法的評價范圍內。
1.2 方法
1.2.1 五常法在門診質效管理中的常清潔 具體內容如下,將門診工作場所內的醫療垃圾、臟污,及時進行經常性的清掃,并對各項醫療儀器設備及物品進行消毒殺菌保證,保證門診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和門診工作環境的干凈整潔[3]。①由醫師和護士長帶頭,切實做到從上到下全部參與,共同完成清潔任務的目標;②清潔目標包括,門診天花板、地面、墻壁、各種醫療儀器及器械等等,全部進行清掃打理并進行殺菌消毒,重點清潔隱蔽角落。并要求門診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做到不隨意制造臟亂和擴散臟亂,遇到臟亂物品要及時清除,物品標識掉下來要馬上粘貼[4]。
1.2.2 五常法在門診質效管理中的常整頓 將門診內經常使用的醫療物品及儀器設備依照規定進行定位及定量,擺放必須整齊,相關標識明確,保證醫療物品及儀器設備的擺放整齊、標識清晰、易于取放,做到30 s之內就可準確拿到所需要使用的物品或儀器設備[5]。①醫療儀器設備及物品必須全部明確名稱及放置位置,各類醫療儀器設備及物品依據顏色進行分類并編號;②將醫療儀器設備及物品分區擺放,比如屏風隔斷都擺放在門診的統一要求的位置內,保證美觀整齊。
1.2.3 五常法在門診質效管理中的常組織 整理及清理出一個干凈整潔的門診工作環境,才能實現將門診現場改善第一步。①將門診內醫療設備及物品按照使用頻率進行全部清理,做到分層管理;②將門診使用頻率低的醫療儀器設備及物品清單單獨存放保持[6]。
1.2.4 五常法在門診質效管理中的常自律 ①門診醫生及護士長要帶頭起到嚴格履行個人職責的榜樣作用,嚴格要求并以身作則;②門診護士長要在每天工作開展前和結束前5 min檢查門診當天五常法執行情況,門診其它醫護人員要在工作結束前5 min對自己一天工作進行回顧,查找工作中不足及出現的問題,并進行分析和處理[7]。
1.2.5 五常法在門診質效管理中的常規范 ①門診要保證實施視覺管理,其主要涵蓋目視和顏色管理兩方面,使用不同的顏色對不同種類、用途數量及劑量的醫療物品進行標明,區分其類型和使用目的,做到一目了然;②對門診內每個區域進行按時定期的檢查,檢查門診是否嚴格執行并落實五常法[8]。
1.3 觀察指標
對比門診質效管理中“五常法”實施前后,門診醫生及醫護人員對門診質效管理、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的滿意度。滿意度評價方法:使用不記名問卷調查方式向門診醫生及醫護人員發放關于門診質效管理、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及“五常法”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評價。問卷調查內容:以門診質效管理、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3個方面內容為主。滿意度評價標準:由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組成,分值賦予由高到低,非常滿意為4分、滿意為3分、一般為2分和不滿意為1分,進行評價。
1.4 統計方法
數據統計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行“五常法”后,門診醫生及醫護人員對門診質效管理工作、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實行“五常法”前(P<0.05),見表1。
“五常法”實施后,門診醫護人員對五常法知識掌握程度,均有顯著升提升(P<0.05),見表2。
“五常法”實行前后,門診意外情況發生對比,選取五常法施行前門診接收的1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五常法施行后門診接收的140例患者為研究組,“五常法”實行后,門診意外情況發生率顯著低于施行前(P<0.05),見表3。
3 討論
常清潔、常整頓、常組織、常自律及常規范合稱為“五常法”,是當前醫療機構管理工作的基礎,具有簡潔易行及效果好等特點[9]。但是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項目過于繁瑣,不是僅限于形式和應對檢查,醫療機構使用“五常法”的最終目標是養成一種管理理念。通過多媒體教學、現場操作指導等方式,對門診全部醫護人員實行“五常法”的相關知識內容培訓學校,讓門診內全部醫護人員熟練掌握“五常法”相關知識內容,并切實地在門診質效管理中進行應用[10]。
門診中的醫護人員只要堅持,就能對門診工作起到較好效果[11]。比如將門診進行規范管理,為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干凈整潔、舒適安全及高效的門診工作環境,將患者診治環境及醫護人員工作環境進行大力改善,良好的門診工作環境可以調動醫護人員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良好的門診診治環境能夠使患者更加安心接受相關診治,提升患者診治依從性;增加門診醫療器械設備的使用時間,延遲期壽命,將成本進行降低,減小常規損耗,提升門診工作的效率和醫療工作的質量;對門診中各類型藥品物品進行明確標識,科學合理地將藥品、物品位置進行定放、方便快捷取用,對醫護人員的時間及精力都能有一點節約,提高了醫護人員工作效率;門診環境的改善,可以提升醫院公眾形象,并提升一定的競爭力;確保醫療服務工作質量及安全,提升患者滿意度?!拔宄7ā钡膶嵭锌梢詫㈤T診醫護人員不必要的工作進行合理減去,杜絕了門診部分工作重復情況的發生,醫護人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病區較為嚴重的患者身上,多與患者及其親屬交流溝通[12]。
現階段,我國部分醫院“五常法”在門診質效管理中應用為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沒有科學完善及有效的評價審核體系;②門診動員“五常法”學習工作存在敷衍應付情況與參與學習人員沒有高度重視的問題;③獎罰制度不充分或沒有充分發揮。該院自2016年1—12月在門診質效管理中實行“五常法”,門診醫生及醫護人員對門診質效管理工作、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實行“五常法”前(P<0.05); “五常法”實施后,門診醫護人員對五常法知識掌握程度,均有顯著升提升(P<0.05);“五常法”實行前后,門診意外情況發生對比,選取五常法施行前門診接收的1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五常法施行后門診接收的140例患者為研究組,“五常法”實行后,門診意外情況發生率顯著低于施行前(P<0.05)。
綜上所述,門診質效管理中實行“五常法”,可以有效提升門診質效、工作環境及物品管理的滿意度,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婷婷,郝靜文,梁潔.引入五常法提升門診抽血室護理管理質量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6):743-744.
[2] 魏文婷.“五常法”在門診換藥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旬刊,2017,2(4):171-172.
[3] 戴軼,鄧彩弟,王芳.五常法在口腔科門診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0):112-114.
[4] Molyneux E,Riordan FA,Walsh A.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children presenting to the Royal Liverpool Children's Hospital, Liverpool,UK and the Queen Elizabeth Central Hospital in Blantyre,Malawi:a world of difference[J].Ann Trop Paediatr,2013,26(1):29-37.
[5] 羅丹,李桂芳,魏駿,等.“五常法”在重癥醫學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6):383.
[6] 潘敏.五常法在兒科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820-821.
[7] DeVore AD,Yow E,Krucoff MW,et al.Outcome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Disease 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J].Circulation,2014,130(Suppl 2):A11123.
[8] 孫莉.五常法在外科病區環境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10):107-108.
[9] Jbara I,Baysallar M,KiliεA,et al.Comparison of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Mora-xella catarrhalis in cerebrospinal fluids and middle ear effusions[J].Mikrobiyol Bul,2014,41(4):495-502.
[10] 喻姣.“五常法”在急診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97-98.
[11] 吳定芳.“五常法”用于特需醫療護理質量管理的效果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3(17):2419-2420.
[12] Li-Ping MA, Lin ZQ, Shen SJ, et al. Analysis of the Caus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26 Cases of Medication Errors of High-alert Drugs in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Our Hospital[J].China Pharmacy,2015,2(3):234-236.
(收稿日期: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