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紅
[摘要] 目的 在神經內科病房中應用層級管理模式,觀察其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神經內科護理人員32名,確定為管理前組、管理后組,層級管理前的時間確定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之間,層級管理后的時間確定為2017年1月—2018年1月。結果 應用層級護理管理模式以后,神經內科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提升(P<0.05)。結論 層級管理模式的實行優化了護理管理效果,不同級別護理人員潛能均得到了激發,護理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關鍵詞] 層級管理;神經內科;病房;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052-02
眾所周知,神經內科病房工作具有??菩詮?、護理任務重、技術水平要求高等一系列特點,以往采用輪班式護理模式,但是經過長期以來的實踐發現,這種護理管理模式的弊端很大,如連續性不佳、完整性不好、科學性較差等,如何合理利用護理資源,確保臨床護理質量,深入挖掘出護理人員的價值成為人們探究的重點[1]。為了解決以傳統護理管理的弊端,2015年12月—2018年1月該科引入層級責任制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該理念,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現在進行如下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該院神經內科護理人員32名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層級管理開始實行的時間對其進行分組,確定為管理前組、管理后組,層級管理前的時間確定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之間,層級管理后的時間確定為2017年1月—2018年1月。32名護理人員之中主管護師10名,護師4名,其余為護士,大專以上15名,中專17名。所有護理人員從事護理工作的時間均超出3年,所有護理人員均為女性,護理人員職稱、文化水平等內容均不納入到該次研究之中。
1.2 方法
1.2.1 人員組成情況 按照護士職稱、學歷及工作能力不同,從32名護理人員中選擇具有主管護師職稱,同時在專科內有工作經驗超出5年之上的人員3名擔任護理組長,分別在每名護理組長下設置3名責任護士及1名輔助護士,其中責任護士需要對3名或4名患者進行管理,責任護士還要輪流值夜班。護理組長的日班工作相對增加,同時夜班值班次數減少。
1.2.2 職責與管理 (1)護理組長。護理組長的工作重心在??谱o理上,同時還要對臨床醫囑外的相關工作加以注意:①深入了解患者病情情況,并指導下級護士如何參與搶救及護理;②對新入院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同時對其進行入院的健康教育,并實行必要的基礎護理措施,對其中的薄弱環節加以防范;③參與到醫療查房工作之中,同時注意與臨床醫生之間加強溝通及交流,將各項治療手段落實好;④對下級護士的護理記錄進行檢查,并加強對本組護理病歷質量的監管和控制;⑤做好科室內持續質量改進工作,并進一步完善護理工作指引,一旦發現出現護理差錯及缺陷時,應做到及時匯報上級,并將原因查清楚,制定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來;⑥組織各項護理業務,并參與護理教學查房之中,每月定期進行兩次查房,并且每月均定期進行一次護理業務學習,對組內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及考核;⑦將床頭交接班工作做好,了解并掌握患者的治療進展、護理情況,科學評估夜班護士的工作效果,給出效果評價。
(2)責任護士。嚴格按照醫生給出的醫囑,在護理組長的指導下實施分管患者的相關護理任務,同時根據護理工作指引及相關技術性規范,熟練地將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等工作完成好,同時輔助護士將基礎護理工作做好,參與到護生帶教工作之中。
(3)輔助護士。輔助護士在平時的工作中,主要是以責任護士為指導,為患者提供基本生活及相關方面的服務與照顧,主要工作重點在于基礎護理工作上。
1.2.3 管理模式 在整個科室之中應形成以護士長為管理核心的管理模式,以持續質量改進為主要工作目標,在護理組長的指導之下制定出護理工作指引及相關護理規范,為確保各項護理工作的落實提供有效指導和依據,同時對于護士指引一定要嚴格執行好,尤其是輔助護士應將基礎護理工作做好,這樣逐級落實下去。每月要召開1次組長碰頭會,在會議上加強對各分管護士的基本情況了解,同時通過交流與溝通及時發現存在于工作中的不足與問題。此外,組長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與組內各人員進行討論,以便及時發現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
1.3 效果評價
由護理部門制定出護理滿意度評分表及護理質量評價表,采用百分制的滿意度評分制度,滿意度調查結果分數越高表明護理的質量就越高,嚴格按照護理評分判定層級護理管理效果[2]。
1.4 統計方法
數據分析與處理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其中計量資料利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應用層級護理管理模式以后,神經內科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提升(P<0.05),見表1。
3 討論
3.1 護理組長責任感增強
縱觀該次研究的過程及結果,可以看出,合理的崗位設置可以確保不同級別護理人員作用的發揮,利于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之前護士都在做相同的工作,很多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主觀護師、護師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缺乏上進心,并未在工作中發揮出傳幫帶的作用,造成了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問題[3-6]。而為經驗豐富主管護師提供另外的機會,讓其擔任護理組長,可以有效激發出他們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在層級管理指導下,護理組長必須積極學習新技術、新業務,這樣才能有效指導下級護士的工作,同時按照患者的病情給出護囑,為責任護士的執行過程提供指導,并對其執行的效果進行追蹤,可見層級護理為護理組長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其自我成就感明顯增強。
3.2 責任護士安全感提升
實行層級護理管理模式之后,年輕護士護理工作中技術含量高的操作、宣教任務減輕,工作中的畏難情緒也明顯減輕,護理工作質量明顯提升。實行該護理管理模式之后,則護士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請教上一級護理人員,工作中遇到了麻煩或問題都有人幫助解決,其各項工作都變得有條不紊。比方說面對尿床的患者,之前責任護士通常都是為其更換床單、進行皮膚護理、留置尿管等,在護理組長的領導下可以深入分析出現尿床的原因,并利用密閉式接尿器來接尿,男性患者也可以利用醫院自制的尿套接尿,平時的護理工作中注意訓練患者的排尿功能,從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尿管留置而造成的痛苦。
3.3 輔助護士學習積極性提高
由于神經內科的專業性非常強,新護士在工作中經常會擔心會出現差錯,加上很多患者、家屬對他們的工作存在不信任感,因此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緊張、恐懼的情緒,時間長了會處于亞健康的狀態。讓輪轉護士獨立工作,他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會顯示出焦躁的情緒,加上他們不了解科室的專科特點,很容易會引發護士與患者的糾紛,甚至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該次研究之中,為每名輔助護士均安排了責任護士為其提供指導,由組長在其夜班過程中執行帶教,以上缺陷和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3.4 護理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從該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層級管理實行之后,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提升(P<0.05)。層級管理模式實施之后,護士長帶領組內護士全程負責患者住院的整個過程,從入院開始一直到出院,患者在短時間內即可消除對醫院陌生環境的不適感,同時也增加了患者對全體醫護人員的信任。由于神經內科患者大部分的病情都很嚴重,加上他們的自理能力較差,因此家屬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給予了高度期望,實施層級管理模式之后,患者家屬感覺到了放心,該次研究中多數患者家屬均表示護理組長的技術水平較高,工作中充滿了責任心,責任護士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也非常耐心,輔助護士也形成了較好的工作態度??梢妼蛹壒芾砟J綄嵭兄?,密切了護患關系,確保了帶教工作的深入落實。
[參考文獻]
[1] 付海燕.護理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23):70-71.
[2] 劉莉,崔曉野.護理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5):174.
[3] 程玲.實施護理責任組長在神經內科護理層級管理中作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12):1511-1513.
[4] 譚小燕.護士分層級使用與績效管理在神經內科病房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2):163,171.
[5] 馮靈,汪銳,楊蓉.護士分層進階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5,29(28):3552-3555.
[6] 郭桂蓮,符智蓉,童秀蘭.APN排班與層級管理在二級醫院神經內科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92-93.
(收稿日期:201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