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高萍 周薇薇 陳清燕
[摘要] 目的 對一對一帶教和排班制帶教應用于護理實習生中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納入40名護理實習生以其帶教模式均分組為:對照組以排班制帶教,觀察組以一對一帶教;對兩組護理實習生各項實習資料作回顧性分析。結果 觀察組護理實習生綜合技能評分、患者滿意度評分、帶教教師滿意度評分均高,護理缺陷、投訴發生率均低,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實習生接受不同帶教模式帶教均有效果,但經一對一帶教的教學效果更優,護理實習生的綜合技能強,患者與帶教教師的滿意度均高,出現護理缺陷或者投訴的情況少。
[關鍵詞] 一對一帶教;排班制帶教;護理實習生;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120-02
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實踐尤為重要,其均經歷了長時間的在校理論知識學習,并具備了充足的理論知識積累,故而需接受臨床實踐帶教以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以為其畢業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1]。臨床上用來帶教的模式諸多,而其均有不同的教學效果,故該次研究旨在對不同帶教模式(一對一帶教、排班制帶教)應用于護理實習生中的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納入40名對象為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受的護理實習生,將其依據帶教模式均分兩組為:對照組中男性1名、女性19名;年齡為20~25歲,均值為(23.10±0.96)歲。觀察組中男性3名、女性17名;年齡為21~25歲,均值為(23.47±0.62)歲;兩組護理實習生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實習生入科室后將其合理分配,帶教教師第一周先施以一對一技能培訓,第二周護士長對其單獨排班,行臨床責任制護理,將護理實習生與不同臨床護士一起排班,并共同承擔班次責任。
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入科室后分配1名專科教師帶教,并由帶教教師對護理實習生的各方面情況負責;當班臨床護理人員對護理實習生的專科護理以及基礎護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內容負責;由帶教教師對護理實習生的護理質量作全面評估,評估1次/周,再以相應的反饋信息對其專科技能做指導,并對其各項護理工作做監督,確保各項護理工作有序展開。
1.3 帶教效果評價
綜合技能評分:該評分包括理論知識測評+操作技能+溝通技能考核,總分值為100分,分值≥80分提示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溝通技能掌握呈達標狀態。
滿意度調查:該院自擬患者及帶教教師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共為100分,滿意是分值≥80分、基本滿意是80>分值≥60、不滿意是分值<60分。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獲各項臨床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帶教效果比較
觀察組護理實習生綜合技能評分、患者滿意度評分、帶教教師滿意度評分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缺陷、投訴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缺陷、投訴發生率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實習為護理專業學生走向社會及工作崗位的轉折點,每個學生完成規定期限在校教育后,其均需接受一定時間的臨床實踐,使其真正面對醫院環境、真正的患者,并逐漸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中,促使其學生角色的轉變,更好地適應并勝任護理工作[2]。故而院方帶教教師選擇的帶教方式對其教學效果有著相應的影響,通常不同的帶教模式有著不同的教學側重點與效果,該次研究則著眼于護理實習生,對其經不同帶教模式帶教的效果進行探討[3]。
排班制帶教、一對一帶教模式均有其不同的教學優勢,通常排班制帶教模式帶教時,護理實習生可在短時間內熟悉科室環境,可幫助護理實習生更快地轉變學生身份,亦可快速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無需花費更多時間去學習并掌握病房中的相關專科知識[4]。但是排班制帶教過程中,護理實習生得不到教師的隨時監督和指導,更沒有對護理實習生各方面實習情況固定負責的教師,帶教教師均是依排班表變化,導致其臨床實踐內容均是不同教師評分,其整體護理效果評價結果極易有失偏頗。帶教教師不確定時便使護理實習生臨床實踐整個過程中均處于被動狀態,故而出現多對一指導的情況,導致護理實習生不能及時發現其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其早期實踐時出現的問題未能及時得到糾正與指導,使護理實習生出現問題而不自知,久而久之便會對其未來發展造成很大的限制[5]。臨床上護理實習生實習時,帶教教師大都會選擇排班制帶教模式,但長此以往便逐漸暴露出來該帶教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諸多醫院在對護理實習生實施臨床實踐培訓時,并不愿意選擇排班制帶教模式。
故而該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實習生接受了一對一帶教模式帶教,該項帶教模式強調教、學教授內容明確,其中各項內容均需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并注重護理實習生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得到及時有效的監督、糾正、指導,確保其得以全方位發展,對其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諸多資料顯示:一對一帶教模式下的帶教教師具備很強的責任心,其能夠及時發覺護理實習生的個性特點,并依據相關情況對其施以因材施教,其護理工作中出現的護理缺陷可得到及時糾正與指導,可保證護理實習生全面發展。一對一模式帶教時,通常帶教教師需每隔1周對護理實習生的護理質量做全面評估,再根據所獲的評估結果對其施以專科知識、技能指導;帶教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監督所布置的護理任務學生是否都有效完成,故而不會出現護理實習生未能及時反映患者及(或)其家屬提出的相關疑問,教師對其護理工作的監督與糾正、指導,使得科室醫療事故安全風險事件發生率有效降低。一對一帶教模式下,護理實習生整個實習期間各項護理操作均由專科教師帶教,對其進行及時的監督、糾正以及指導,必要時予以科學正確的護理操作示范,使護理實習生的出錯率顯著降低,科室醫療事故防范性隨之加強。通常護理實習生適應狀況與其實習效果呈正相關,故而該帶教模式可引導護理實習生在短時間內適應角色的轉變,并能夠快速與科室人員團隊以及病房結構、專科護理知識充分契合,使其實習效果顯著提升,可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護理內容。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實習生綜合技能評分、患者滿意度評分、帶教教師滿意度評分,各項評分均為95分以上,護理缺陷為5.0%、投訴為10.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實習生接受一對一帶教的教學效果更優,護理實習生的綜合技能強,患者與帶教教師的滿意度均高,出現護理缺陷或者投訴的情況少,具有極佳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愛蓮.一對一帶教與排班制帶教在護理實習生中的教學效果比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6):28-29.
[2] 高立協,申長興,王昌惠,等.關于住院醫師規培與醫學生實習結對“一對一”帶教的探索[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4):56-57.
[3] 賽福丁·柯尤木,馬蘭英,許春蕾.“一對一”帶教結合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在消化內科實習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3):5-6.
[4] 楊清花.一對一帶教與排班制帶教對護理實習生的教學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2):161-162.
[5] 史愛玲,古力巴努·烏加木尼牙孜,張翠萍.一對一帶教與排班制帶教在護理實習生中的教學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8):12-13.
(收稿日期: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