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碧雯 樓雄偉
[摘要] 將藥品流通行業作為研究重點,對GSP規范進行了分析,總結了藥品流通管理中的基本方法,認識到藥品流通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相關的優化策略,旨在通過GSP規范的完善,提升藥品流通的價值,滿足現代藥品產業的運行需求。
[關鍵詞] GSP;藥品流通;發展狀況;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b)-0071-02
在藥品行業運行及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藥品流通產業的運行,可以逐漸優化藥品流通的方式,提高藥品的銷售價值。研究中發現,在現階段藥品管理方案確定中,存在著藥品安全、監管漏洞以及高額折扣等問題,限制了藥品流通產業的穩定運行。因此,在現階段藥品行業運行中,應該認識到這些限制問題,通過對藥品管理方案的構建完善GSP流通形式,以便滿足產業的發展需求,為現代藥品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通過GPS規范的項目整合,可以逐漸完善藥品的內部運行結構,通過審批程序、庫存盤點、賬款的簽收,實現對風險的規避,滿足藥品行業的運行及發展需求,促進產業的穩定發展。
1 藥品流通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 信息化管理程度相對較低
通過對藥品流通產業運行狀況的分析,在現階段產業運行中,存在著信息化程度相對偏低的現象,主要是由于醫藥配送難度相對較大,導致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程度相對較低,為藥品流通產業的運行及發展造成制約。同時,在藥品流通產業中,其中的藥品配送方式以及運輸路徑等仍然以人工方式為主,導致一些藥品的流通受到信息開發的限制,導致機械化的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在藥品流通產業運行中,應該將信息活動管理方法作為重點,完善監管策略,以便提高藥品產業的運行效率[1]。
1.2 專業人才相對匱乏
在現階段醫藥企業運行及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專業性、復合性的物流管理人才,使一些醫藥物流的政策引導相對滯后,從而為藥品流通業管理工作的執行造成制約。同時,在物流管理理念中,相關理念相對落后,一些醫藥流通產業仍然采用傳統運輸、倉儲思維的模式,管理理念也相對落后,導致制度執行政策不健全,為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帶來限制[2]。
1.3 藥品配送存在限制
通過對藥品流通產業運行狀況的分析,在藥品配送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限制性因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配送過程中的冷鏈藥品質量控制相對滯后。在我國醫藥冷鏈物流管理中,由于管理方案缺少標準化、規范化的現象,導致冷藏藥品在生產及流通的過程中存在管理不合理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相關配送管理制度不規范,監管存在漏洞等,這些現象都與發達國家的藥品物流管理存在差異性。因此,在我國藥品流通業發展中,應該加快冷鏈物流產業的建立,逐漸促進藥品配送的模式的穩定發展。②醫藥物流運營成本相對較高。研究中發現,在我國藥品流通產業運行及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為了謀取自身發展中的最大利潤,在制藥企業、醫藥批發企業等產業運行中,存在著各自為政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導致藥品物流資金嚴重浪費,而且在產業發展中無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出現建設及經營成本較高的問題[3]。
2 GSP促進藥品流通業發展的策略
2.1 強化GSP認證力度,明確人才激勵制度
在現階段藥品流通產業運行及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產業發展的價值性,通過GSP認證策略的構建,可以滿足產業的發展需求。通常狀況下,整個過程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內容:①提高GSP的認證力度,實現對認證管理工作的嚴格控制。通過對GSP管理策略的優化,產業在發展中應該將藥品質量的控制作為重點,通過對認證管理策略的實施,進行藥品管理軟件的構建,提升硬件管理方案實施的價值性。在GSP管理策略完善的過程中,能夠抑制低水平的運行狀況,實現對藥品流通行業的合理優化,并逐漸推動產業的發展,提高藥品行業的經營力度。而且,在整個過程中,也可以改變藥品流通產業運營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問題,積極推動市場的準入及競爭機制,防止企業出現非違法行為,提高GSP的認證力度,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②在GSP規范構建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完善藥品流通產業的人才激勵制度,優化產業的檢查策略。不同區域的藥品流通產業在發展中,應該通過對產業發展狀況的分析,結合區域的生活水平、物價水平進行檢查項目的完善,并通過工作評估與認證檢查工作的完善,實現工作績效與年度單位的政策整合,加強項目的檢查及補貼政策,逐漸形成完善性的工作整合政策。而且,在人員激勵制度構建中,也可以提高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優化應聘機制,為現代藥品流通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4]。
2.2 確定GSP檢查時間,優化認證培訓時間
通過對藥品流通產業運行狀況的分析,在GSP相關制度落實的過程中,可以逐漸提高檢查內容的價值性,并逐漸擴展認證檢查的相關內容,提高藥品流通的整體價值。在一些小型藥品產業運行中,由于其規模相對較小、經營的層級相對簡單、經營種類單一,認證工作所耗費的時間就相對較短,可以即時滿足藥品流通產業的發展需求。但是,對于一些經營規模較大的藥品產業,由于經營面積大、經營品種相對多樣,導致認證檢查時間較長,從而限制了產業的穩定運行。因此,在藥品流通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產業運行的價值性,需要通過企業規模、企業特點以及檢查內容等綜合因素的分析,進行檢查項目的確定,以便保證GSP的有效認證。同時,在檢查項目優化的過程中,也需要有滿足人才專業能力的提升需求,針對認證人員的基本狀況,進行培訓策略的構建,有效提高認證培訓的價值性。因此,企業需要認真學習并貫徹GSP的相關內容,不同部門需要認真配合,并積極開展培訓工作,由藥品GSP管理規范的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并參與到培訓活動中,實現對認證人員的專業性指導,保證認證檢查工作的有效性,積極引導藥品流通產業的認證人員可以熟練掌握GSP的相關規范,提高自身的專業性,為工作的整合創新奠定基礎[5]。
2.3 明確藥品流通業的發展方向,優化GSP流程
2.3.1 有效完善日檢查的管理機制 在藥品流通業發展的過程中,藥品產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應該完善日檢查管理機制,并逐漸強化GSP的認證力度。藥品產業發展中,需要營造公眾監督、社會治理的發展局面,并積極出臺完善性的政策管理機制,鼓勵企業員工對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進行舉報,特別是對于一些認證后存在著反復違規的企業,發現后需要加強懲罰力度。相關的監管部門需要對認證后的企業進行不定期監督,發現不良現象予以通報,提高GSP的監督力度。而且,在整個檢查的過程中,可以制定完善性的現場檢查方案,改變以往的檢查模式,通過對認證企業產品經營品種以及產品經營方案的分析,進行認定方案的完善,有效提高產品檢測的質量,保證認證后續責任制度的合理追究,優化日檢查項目,積極促進藥品流通業的穩定發展[6]。
2.3.2 完善跟蹤監督檢查機制 通過跟蹤檢查、日常監督以及專項檢查工作的設計,可以改善以往的藥品流通整合方案,完善跟蹤監督流程,提高產業運行的價值性。在跟蹤及監督系統完善的過程中,應該通過科學、統一的規劃,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通過多種檢測方法的融合可以實現檢查方法的交互性,并逐漸形成監管合力,為藥品流通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對于藥品經營企業而言,在發展中應該通過對企業運行狀況的分析,進行企業分類管理、后續檢查以及管理方案的確定,并將GSP認證監管工作作為重點,實現日常監管與認證監管工作的有機融合,提高群眾的監督力量,規范藥品的使用價值,以便促進GSP認證工作的有效發揮,保證人們用藥安全[7]。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藥品流通產業運行及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逐漸提高產業的運行效率,需要管理者明確藥品產業GSP背景下的監管制約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系統性分析,完善藥品流通產業的運行策略,提高產業的發展效率。一般情況下,在GSP策略指導下,為了提高產業運行的價值性,應該通過GSP認證力度的提升、GSP檢查時間的整合以及流通產業發展方向的規劃,進行人才培養制度的創新,充分發揮出藥品流通產業的監管需求,促進產業的經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冬梅.淺談新版GSP對藥品流通領域的影響[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4):229.
[2] 劉敏.大型醫藥流通企業發展3PL的幾點優勢—以華潤湖南醫藥有限公司為例[J].江蘇商論,2016(3):172-173.
[3] 劉瑩.新版GSP的藥品冷鏈物流質量風險管理研究[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6):227.
[4] 郭輝.淺談新版GSP對藥品經營企業質量管理的影響[J].科技風,2014(23):252.
[5] 陳英,徐志剛.新版GSP中醫藥企業藥品冷鏈質量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海峽藥學,2013,25(12):224-226.
[6] 王沁.符合GSP標準與要求的藥品倉庫改造設計[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7(13):40-43.
[7] 董鵬,王惠永.修訂GSP能否堵住漏洞—山東“疫苗案”后我國藥品流通領域面臨新挑戰[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1):46-47.
(收稿日期: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