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摘要] 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該院普外科的患者56例(對照組),對其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另外,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該院普外科治療的患者56例(實驗組),對其采取品管圈活動,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56例,滿意一共有30例,較為滿意一共有23例,不滿意一共有3例,滿意度為94.64%,對照組56例,滿意一共有26例,較為滿意一共有20例,不滿意一共有10例,滿意度為82.14%,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士的能力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普外科護理管理當中采取品管圈活動,可以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并且可以使護士解決問題的意識以及能力進一步提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品管圈活動;普外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5(b)-0078-02
QCC(品管圈)指的是在同一個工作場所的人們自主組織的,結合成為數(shù)人一個小組的團體,之后由整個團體人員合作進行活動,挖掘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可以自主給予解決的活動。品管圈是持續(xù)質量改進的運作方式,目前在醫(yī)院細節(jié)管理當中的應用較為廣泛[1]。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2],品管圈活動的工作重心就是對臨床護理質量的監(jiān)督控制和對護士協(xié)作性的協(xié)調方面,這種護理方式是以群體群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以及解決日常護理工作當中的問題,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普外科護理工作當中的問題解決速度,同時還可以及時將日常護理工作當中的問題及時尋找到,同時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使普外科的護理質控能力進一步提高,使目前緊張的護患關系得以變得更加穩(wěn)定與和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該院普外科治療的患者56例(對照組),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齡在18~72歲,平均年齡為(40.8±3.1)歲。另外,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該院普外科治療的患者56例(實驗組),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在19~73歲,平均年齡為(41.2±3.7)歲。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即每天巡視病房,按時給藥和換藥,對患者采取心理輔導,做好每天患者的病情記錄[3]。實驗組在此基礎之上給予品管圈活動。
1.2.1 成立小組 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成員一共有9名,民主選出圈長,負責QCC小組活動的策劃以及組織,由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另外小組成員負責各自的項目,召開會議確定名稱和圈徽。
1.2.2 選題和理由 QCC成員采取頭腦風暴法給予主題評價,所有小組成員均參與到整個選題過程,最高為5分、普通為3分,最低為1分,其中包括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以及可行性確定,最后達成共識。
1.2.3 現(xiàn)狀資料 QCC活動初期,由小組成員根據(jù)患者病歷統(tǒng)計其相關資料[4]。
1.2.4 目標設定 設定理由:根據(jù)具體情況,考慮到小組成員的能力,涉及到科室的合作,因此,擬定QCC能力為80%,根據(jù)品管圈活動的公式計算出目標值。
1.2.5 原因分析 QCC活動的小組成員的群策群力,積極尋找導致問題的誘因,通過特性要因圖法展現(xiàn)出來。
1.2.6 制定對策與實施 QCC活動小組成員繼續(xù)實施頭腦風暴法給予討論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與建議,擬定相對應的處理措施,同時提出對策與檢討的落實方案,對措施的實施和檢討認真按照PDCA管理工具得以落實。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品管圈方法運用、團隊凝聚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協(xié)調溝通、榮譽與責任、活動與信心。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資料均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均應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對比
實驗組56例,滿意一共有30例,較為滿意一共有23例,不滿意一共有3例,滿意度為94.64%,對照組56例,滿意一共有26例,較為滿意一共有20例,不滿意一共有10例,滿意度為82.14%,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士的能力情況對比
實驗組護士的QCC方法運用評分為(6.1±0.4)分,團隊凝聚力評分為(5.8±0.3)分,解決問題能力評分為(7.7±0.2)分,協(xié)調溝通評分為(8.1±0.4)分,榮譽與責任評分為(5.7±0.5)分,活動與信心評分為(5.4±0.6)分,對照組護士的QCC方法運用評分為(1.3±0.2)分,團隊凝聚力評分為(1.7±0.1)分,解決問題能力評分為(3.5±0.4)分,協(xié)調溝通評分為(5.2±0.3)分,榮譽與責任評分為(2.5±0.5)分,活動與信心評分為(3.1±0.2)分,實驗組護士的能力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QCC指的是為了能夠解決工作崗位當中遇到的問題,在相互啟發(fā)和自發(fā)的原則之下,通過質控的手段通過所有成員共同參與,逐漸對潛在的問題給予改善以及維持,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有效促進社會的群體文化,形成了一個臨床護理特色,通過QCC,所有成員不但能夠通力合作,同時可以集思廣益,可以使?jié)撛诘膯栴}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使臨床護士的工作主動性明顯提高。
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5],對普外科護理管理采取品管圈活動,可以構建一個和諧的護患關系,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思想轉變,使臨床護士的業(yè)務水平明顯提高,加強護士愛傷的觀念,增強臨床護士慎獨精神。另外,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可以提高臨床護士對自身工作的責任感以及成就感,可以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向心力,從而使自身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同時在圈會上開動腦經(jīng),打開思路,通過頭腦風暴法,提出具體工作當中潛在的問題和處理措施,進而提高護理人員參與護理質量管理的意識。該文結果顯示,實驗組56例,滿意一共有30例,較為滿意一共有23例,不滿意一共有3例,滿意度為94.64%,對照組56例,滿意一共有26例,較為滿意一共有20例,不滿意一共有10例,滿意度為82.14%,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士的QCC方法運用評分為(6.1±0.4)分,團隊凝聚力評分為(5.8±0.3)分,解決問題能力評分為(7.7±0.2)分,協(xié)調溝通評分為(8.1±0.4)分,榮譽與責任評分為(5.7±0.5)分,活動與信心評分為(5.4±0.6)分,對照組護士的QCC方法運用評分為(1.3±0.2)分,團隊凝聚力評分為(1.7±0.1)分,解決問題能力評分為(3.5±0.4)分,協(xié)調溝通評分為(5.2±0.3)分,榮譽與責任評分為(2.5±0.5)分,活動與信心評分為(3.1±0.2)分,實驗組護士的能力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相關報道相一致。
綜上所述,在普外科護理管理當中采取品管圈活動,可以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并且可以使護士解決問題的意識以及能力進一步提高,在臨床當中得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曉真,皮紅英,王玉玲.品管圈活動在門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5,13(7):521-522.
[2] 邱利飛,李浩,吳馳云,等.品管圈活動在甲狀腺外科手術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與體會[J].河北醫(yī)學,2015,3(5):783-785.
[3] 李燕,陳愛玉.觀察品管圈活動在提高年輕護士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27):3-4.
[4] 暴青竹,楊春霞,潘靜,等.品管圈活動在糖尿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5):234-235.
[5] 張茂新,遲麗梅,何麗穎,等.品管圈活動在癌癥患者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30):216-217.
(收稿日期:20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