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梅
[摘要] 目的 探討細節管理在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納入病例資料的50例患者是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院進行診治的患者,研究人員使用抽簽法將5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傳統的護理管理,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細節管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護理管理質量與護理投訴次數。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96.24±1.41)、護理質量評分(89.21±2.72)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1.67±2.41)分、護理質量評分(72.31±2.53)分,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投訴的次數(1次)、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4%)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投訴的次數(6次)、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基層醫院的護理工作中采用細節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訴次數,提升醫院的整體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可作為首選的護理方法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 細節管理;基層醫院;護理管理;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5(b)-0094-02
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深入,到基層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人數也不斷增加,由于接收的患者的疾病種類不同,這對基層醫院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為了提升醫院的就診質量與治療質量,必須加強對醫院科室的細節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在患者到院診治的過程中,從每個細節入手,嚴格執行科室制定的操作標準,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取得的護理效果較為顯著[2]。該次研究中,納入病例資料的50例患者是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院進行診治的患者,研究人員使用抽簽法將5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傳統的護理管理,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細節管理,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病例資料的50例患者到院進行診治的患者,在經過基礎檢查后,將存在重大疾病、惡性腫瘤、意識障礙等疾病的患者剔除;研究人員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后,患者對于該次研究的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次研究獲得了相關科室與醫學倫理會的支持。采用抽簽法將50例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n=25):男性人數15例,女性人數10例,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為(41.77±2.48)歲,體重分布在40~67 kg之間,平均體重(52.73±2.48)kg,病程在2個月~3年,平均病程(1.46±0.62)年;對照組(n=25):男性人數17例,女性人數8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為(41.68±2.58)歲,體重分布在39~65 kg之間,平均體重(52.78±2.58)kg,病程在2個月~2.5年,平均病程(1.46±0.7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護理管理,觀察組則采取細節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強化細節管理理念:應在科室制定細節管理制度,對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定時定期進行專業化培訓,讓每位護理人員嚴格落實各項護理操作,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執行至護理工作中,讓護士在工作中能夠培養嚴謹與慎獨的態度。每個月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相關知識的考核,考核內容包括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護理操作技術與理論知識等,對于考核不合格者,應加強對不合格的護理人員的培訓,直至考核合格[3]。②強化環境細節管理:基層醫院接收的患者人數多,疾病的種類繁多,患者帶入醫院的細菌種類多,加之患者的抵抗力與免疫力不如健康人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醫院的環境與空氣的消毒處理。每日使用紫外線消毒機消毒病房,對于物體表面與地面,可使用含氟消毒劑每日消毒兩次,每日開窗通風兩次,保持病房的空氣流通,降低病房中病原微生物與細菌的含量[4]。③強化細節防范意識:在實施護理操作前,應仔細核對患者的信息,執行三查八對制度,對于出現問題的醫囑,應與醫生核對準確后再執行。每天在為患者實施護理操作前后,應嚴格執行七步洗手法,重視手部清潔;在為患者進行檢查時,應戴好口罩,避免在醫院內發生感染[5]。④強化藥品細節管理:對于科室的各類藥品,應分類放置,對于一級管制藥品,護理人員在使用后應記錄,在交接班時應仔細核對,直至核對數量準確后方可下班[6]。⑤強化器械細節管理:應制定科室護理操作器械的使用規范,嚴格執行器械消毒流程,根據每個診療器械的特點與性質,應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避免損壞器械;每個器械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不可重復使用[7]。
1.3 觀察指標
制作50份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發放至參與研究的患者,讓患者對于該次研究中的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是否有關愛患者、護理人員的態度是否和藹、護理人員的操作是否熟練、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是否扎實等。該評分表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研究人員將患者填寫的評分表收回后,計算平均值,統計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與護理投訴事件的發生次數。護士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病例書寫質量、患者的滿意度狀況、藥材管理質量、護理文件管理質量等,以百分制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研究中的數據分成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將數據錄入Excel軟件后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開展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96.24±1.41)分、護理質量評分(89.21±2.72)分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1.67±2.41)分、護理質量評分(72.31±2.53),(t=26.090 8,P=0.00;t=22.747 2,P=0.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投訴的次數(1次)、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4%),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投訴的次數(6次)、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24%)(χ2=4.152 8,P=0.04)。
3 討論
國家對于基層醫院的重視程度的增加,對于基層醫院各項設施的補助,基層醫院接收的患者人數也逐漸增多,越來越多患者愿意到基層醫院就診,而基層醫院在提升診療技術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于護理工作的質量,不僅會導致患者在院就診的準確率與治療效果,患者對于醫護人員的滿意度也會降低,對醫院的整體聲譽影響較大,大大增加了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8]。細節護理管理是醫護人員在患者到院就診時,根據患者的需要,以患者為中心,以現代護理理念為指導,貫徹落實各項基礎操作原則,嚴格遵守消毒隔離與無菌操作制度,對于各項護理工作,強化細節管理,不僅可以提升護理滿意度,還能有效降低護理投訴事件的發生。
該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隨機選取了50例患者,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細節管理,在科室強化每位護理人員的細節管理理念,護士長負責監督與實施,定時定期對護理人員考核,提升科室全部護士的細節管理理念;通過加強科室中環境細節管理、藥品細節管理、器械細節管理、細節管理意識,通過多個方面的管理,降低科室護理差錯的發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更佳。
綜上所述,在基層醫院的護理工作中采用細節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訴科室與護理人員的次數,提升醫院的整體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
[參考文獻]
[1] 張小芬,吳欲曉,陳麗文,等.基層醫院團隊協作管理病區備用藥品的實踐及效果[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8):922-924.
[2] 黃春妮,陳忠寧,袁冬霞.糖尿病專科護理門診分階段隨訪管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1):168-169.
[3] 董雪,尹倩,吳祉萱.風險管理在基層醫院急診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信息,2017,30(19):168-169.
[4] 萬國燕,朱哲,陳孝燕,等.5S管理聯合護理標識法在基層醫院推進優質護理管理的運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5):99-100.
[5] 陳秋玉,張莉,蘇敏誼,等.“二級”醫院依托“三甲”托管平臺調整護理管理模式推動護理工作的體會[J].天津護理,2017, 25(1):61-63.
[6] 張偉艷,伍琰玲,方淼,等.PDCA質量管理模式在基層醫院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策略中的價值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6):1184-1186.
[7] 唐明亞,楊麗,胡艷玲,等.基層醫院創傷骨折病人壓瘡風險人群流程化管理應用探論[J].心理醫生,2017,23(18):347-349.
[8] 周瑛.護理部與醫院感染管理科合作策略在基層醫院供應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3):193-194.
(收稿日期: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