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怡毅 龔曉
[摘要] 進一步加強醫院行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建立從源頭上預防醫藥產品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的長效機制。醫院行風建設依然存在問題。梳理醫院行風風險點,借助風險管理理論,對風險點進行等級評估,按照“高、中、低”3個級別實行分級管理,降低醫院行風風險,推動醫院健康發展。
[關鍵詞] 醫院;行風;風險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080-02
[Abstract] It i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s. It is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prevent unhealthy trends in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medical products and medical services from the source.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s. According to the risk management theory, the risk points are graded and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high, medium and low” levels to reduce the risk of hospital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ospitals.
[Key words] Hospital; Wind; Risk
進一步加強醫院行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建立從源頭上預防醫藥產品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的長效機制。借助風險管理理論,梳理醫院行風風險點,對各風險點進行等級評估,按照“高、中、低”3個級別實行分級管理,降低醫院行風風險等級,推動醫院健康發展。
1 醫院行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醫務人員的廉政風險意識不強
目前,個別醫務人員的廉政風險意識不高,認為醫藥回扣是行業的潛規則、社會普遍現象,接受禮品、購物卡不屬于收受回扣。還有部分醫務人員認為,只要自己遵守規定就行了,極少數腐敗分子危害不了大局。個別人對醫院行風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髙[1]。相當一部分醫務人員認為行風廉政建設是紀檢監察部門的事,與自己毫無關系,也不會影響正常醫療環境。少數醫務人員忽視個人的道德修養,自律能力較差,思想道德防線一旦被瓦解,必然導致行為上的不道德[2]。
1.2 醫德醫風教育不夠全面
大部分醫院的醫德醫風教育都是由黨委和紀委監察部門負責,僅僅依靠黨委和紀委監察部門的宣傳教育,醫務人員是被動接受,廉政教育的效果不夠明顯。大部分醫務人員對腐敗和行風問題的看法來源于書報、互聯網、電視等媒介,渠道單一,容易產生偏差。醫務人員參加廉政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廉政意識不強。
1.3 行風風險防控機制不夠健全
近年來,在政府的高壓態勢下,各級衛生計生主管部門和醫院都出臺了一系列行風管理規定,對醫療設備、醫用耗材、藥品、基建工程、服務類項目等招標采購工作流程進行了規范。但是,各項制度的執行反饋制約和監督等機制不夠健全,人員認識不到位。因此,行業腐敗的漏洞還存在,各類違法違紀案例不斷出現。
2 醫院行風風險點等級評估
2.1 按照醫院管理流程,確定醫院行風風險點
按照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各崗位服務計劃,將各個崗位涉及的管理職權逐項進行集中梳理,經專家討論確認后,確定了9個醫院行風風險點,包括采購環節(藥品及醫用物資、固定資產采購、通用物資采購、無形資產采購、服務類采購)、藥品使用環節、醫用物資使用環節、信息統方環節、基建工程環節、后勤資產管理環節、財務管理環節、人事管理環節、科研項目管理。
2.2 基于管理風險防控體系,確定行風風險量化矩陣
根據梳理的各個醫院行風風險點,用風險量化矩陣對每項職權進行風險評定。風險量化矩陣分為3個水平:高風險(20~25分),中等風險(10~19分)和低風險(1~9分)。高風險被視為不可接受的風險,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中等風險被視為不可接受的風險,需要高級管理部門的注意,必須規定管理責任。低風險被視為可接受的風險,用日常程序處理。見表1、表2、表3、表4。
經統計,藥品使用環節和醫用物資使用環節得分均為25,列為高風險項目;采購環節、信息統方環節、基建工程環節、后勤資產管理環節、財務管理環節和科研管理環節得分在10-19,列為中等風險項目;人事管理環節得分9,列為低等風險項目。
每個風險項目確定“高”“中”“低”3個等級后,制定相應的管理監督流程,確保流程有針對性、可行型和可控型,優先關注高風險項目。
3 新形勢下,加強醫院行風建設的對策
目前醫院的行風風險防控機制還存在一些需要突破的難點:深度不夠,對藥品使用環節和醫用物資使用環節等高風險環節的防控還不到位;廣度不夠,覆蓋面不大,對科研管理和人事管理等環節的監管較薄弱;規范化、制度化水平還不高。
3.1 強化“4個責任”,落實監督責任
公立醫院要強化“四個責任”,醫療機構黨委壓實主體責任,紀委落實監督責任,要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要加強“制度+科技”建設,切實做到決策更加科學、執行更加順暢、監督更加有力[3]。對統方管理、供應商管理、招投標管理、工程建設管理、信息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藥品耗材使用管理等方面完善制度。明確數據統計的職責和權限,嚴禁利用信息軟件對用藥情況的隨意統計,加強防統方軟件的管理,有效防范非法統方行為[4]。加強監督管理,做到“哪個環節出問題,就追究其相應責任”。
3.2 堅持民主決策,做實“三重一大”
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建立“三重一大”議事規則,凡屬該類項目,須經黨委會或黨政聯席會議集體討論,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科室成立核心小組,對預算、評優評先、職稱評審、新藥申請、新增耗材等科室三重一大事項進行集體決策。科室核心小組成員由科主任、護士長、黨支部書記、醫療組長組成。
3.3 聚焦關鍵環節,實現重點整治
加強供應商管理,醫藥代表需登記備案,接待需預約審批,落實定接待時間、定接待地點、定接待人員、有接待記錄的“三定一有”規定,對未備案登記違規進入醫療機構場所的醫藥代表及其所屬企業進行約談、提醒,情節嚴重的納入供應商黑名單。加強對醫務人員管理,醫務人員一律不得私下與醫藥代表進行接觸,違規的堅決嚴肅處理。
3.4 運用信息技防,筑牢防御體系
應用人臉識別系統,對供應商加強管理,實行醫藥代表在院活動軌跡管理。加強統方管理,開展統方行為監測,杜絕商業目的的統方行為。加快推進事前審方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大對異常用藥的監控力度。對開具不合理處方的醫師實施通報、誡勉談話、懲罰等措施,責令限期整改[5]。管理監督部門通過不定期巡查、重點區域安裝高清視頻監控設備等方式,加強診療區域管理。
[參考文獻]
[1] 楊立新.新形勢下醫院行風建設的思考[J].科技風,2016(5):79.
[2] 王利亞.醫療行風問題的主要原因及對策[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5,12(4):364-365.
[3] 胡建偉.醫院基建后勤廉政風險點的排查與防范[J].中國衛生產業,2015(20):84-85.
[4] 殷葵.“制度+科技”管理模式在醫院行風建設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5):18-19.
[5] 陳慧敏.加強醫院行風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質量[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27(5):89-91.
(收稿日期: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