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形勢下,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問題,不能保證外科實驗教學工作效果,難以創建現代化與多元化的教育發展模式,甚至影響整體工作的長遠發展與進步。因此,學校與專業教師應創建科學化的調研機制,在調查研究中明確具體問題與原因,并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創建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實踐操作指導方案,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新形勢;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問題;改革措施
對于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而言,在日常工作中應從多層次進行分析,全面了解醫學技術內容,并合理使用臨床方式對技術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與完善,在實踐操作中引進新的技術與方式,促進外科實驗教學工作的良好實施。
一、新形勢下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問題分析
當前,一些技術學校在外科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完善整體計劃方案,未能總結豐富經驗,難以創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教學模式,也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技術能力,嚴重影響外科實驗教學工作效果。具體問題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缺乏正確的實驗教學觀念
在技術學校醫學專業學生外科實驗的過程中,還沒有樹立正確觀念,過于重視學生臨床實習中技術的掌握情況,忽視在校的培訓與評價。部分技術學校醫學課程內容很多,教學時間較為緊迫,學制相對來說較短,在教學中為了完成理論知識的教育任務,過于重視學生理論能力,忽視其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且在日常教學評價期間,沒有統一外科實驗教學標準,難以形成科學化的實驗教學機制,在缺乏教學標準的情況下,不利于創建外科實驗教學工作模式與體系。
(二)缺乏合理的實驗室設計體系
外科實驗教學期間實驗室屬于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主要場所,而很多技術學校在外科實驗教學期間還沒有制定完善的實驗室設計機制,缺乏基礎教學條件,難以形成科學化與合理化的實驗教育工作模式。雖然一些技術學校已經開始重視實驗室的設計,但是,未能形成科學化的實驗室設計體系,不能保證室內布局、儀器設備、教學工具等規范性,缺乏合理化的工作機制,無法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之下提升外科實驗教學工作水平。
(三)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時間很少
在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工作中,未能總結豐富的工作經驗,忽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掌握能力,甚至沒有設置學生實踐操作技能訓練課程時間,缺乏科學化與合理化的管理系統。一方面,技術學校在招生規模擴大的情況下,醫學專業的班級增加,學生的數量增多,實驗教學內容普遍提升,但是受到實驗教學資源的限制,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操作技能訓練時間。另一方面,在考核期間學校都是將試卷作為主要的考核依據,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評價制度,或是制度內容不完善,這也導致教師與學生忽視實驗課程,不利于開展教學工作,也無法提升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技能訓練活動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實驗教學工作效率與質量降低,難以滿足新時期發展背景下的教學發展需求。
二、新形勢下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在新形勢之下,技術學校應重點關注外科實驗教學改革工作,完善教學改革方案與計劃內容,并加大整體工作力度,在提升教學工作質量與水平的情況下,創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教育工作模式,促進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工作良好的實施。具體改革措施為以下幾點。
(一)建設高素質教師人才隊伍
技術學校在外科實驗教學期間應建設高素質教師人才隊伍,在教師人才的支持下更好地完成當前教學改革任務,提升教學工作效率與水平。首先,需保證實驗教師的專職性與職業性能力,積極改革外科實驗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并提升整體教學工作質量,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作用。其次,應引導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打破以往教學方式的局限性,并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要提升教師的醫學專業的科研意識,使其在科研期間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將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聯系在一起。最后,應建設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做好培訓工作、進修工作與學歷教育工作,使其可以在外科實驗教學中給予配合,在輔助教學的情況下完成當前工作任務。
(二)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
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之下,技術學校應重點關注外科實驗教學工作,合理安排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首先,應重點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改革當前的實驗教學方式,不可以將實驗教學作為理論知識教育的附屬內容,而是要端正教學態度,明確實驗教學課程的主要位置。在設計實驗教學課程期間,應結合演示類型、綜合類型、設計類型與探索類型等實驗教學開展編排等工作,促進實驗教學工作的合理落實。其次,對于傳統實驗課教學而言,相對來說較為古板,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講解進行操作,未能實現創新性的教學目的。且在科學技術發展的背景之下,外科實驗技術與知識的更新受到廣泛關注,在新技術與新方式的支持下,教師可以使用示教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外科實驗課堂中親自參與到實踐操作活動中。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將課堂中較為抽象且枯燥的理論設置成為教學情境,除了要培養學生外科臨床技能之外,還需提升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與記憶能力,確保教學成效。
(三)改革外科實驗課程模式
隨著國家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學生都開始使用網絡信息系統等進行交流,在此背景之下,技術學校應針對外科實驗課程進行分析,創建數字化的實驗室,積極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提升教學直觀性,緩解教師的壓力,并在圖片與視頻的支持下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課堂活動中。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過程中,教師可在課堂之前制作課件,以PPT的形式為學生展示視頻與圖片。在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創建課程網站,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外科實驗操作技能與知識,使得學生隨時隨地地了解實驗課程內容,并掌握操作知識。
(四)創建開放性的實驗室
技術學校在外科實驗教學工作中應創建開放性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制定科學化的訓練教學模式。對于外科實驗教學而言,很多學校都已經具備充足的條件,實現了開放性的教學管理,但是,不能保證開放時間與學生的課余時間相對應。因此,技術學校在實驗室管理的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開放性教育觀念,積極引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掌握技能,在實驗室開放期間,可供給學生進行創口清洗縫合、導尿操作、爆炸操作與無菌術操作等練習機會,充分使用當前的實驗課程教學資源,在科學指導的情況下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臨床實習活動中,為其后續進步夯實基礎。
(五)改革考核評價措施
技術學校在外科實驗教學期間需針對考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完善教學計劃內容,形成新時期發展背景之下的教育工作模式。首先,應明確實驗考核評價工作標準,通過考核方式檢驗學生外科理論與實踐操作技能掌握情況,轉變傳統閉卷考試模式,在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需對其實踐操作技能進行全面的分析與了解。此外,應重點關注學生醫德醫風與職業道德素養的考核評價,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
三、結語
在技術學校外科實驗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針對傳統教學方式與模式等進行改革創新,建立現代化與多元化的管控體系,科學培養學生的外科實驗操作技能,在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下,提升其操作水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首新,胡衛平,劉念,等.我國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狀況與變遷的元分析[J].教師教育學報,2017(5):16~25.
[2]羅日主,劉建平,譚欽文,等.用無固相混合物排空鹽巖地下儲庫不溶物試驗[J].現代礦業,2017(4):152~156.
[3]張憲臣,李蓉,張朋杰,等.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快速測定水產品中25種藥物殘留[J].色譜,2018(2):114~124.
[4]劉睿,陶瑜,趙瑛,等.武漢市家長兒童安全用藥和不良反應認知狀況調查[J].醫學與社會,2018(1):44~46,58.
[5]曾慶,周國平,曾憲強,等.Onyx膠介入栓塞法與伽瑪力治療顱內動靜脈畸形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3):75~79.
[6]王勇紅,申宇銘,聶登國,等.描述邏輯εL循環術語集的保守擴充[J].計算機科學,2017(z2):136~140,147.
作者簡介:賈文虎(1964.08—),男,貴州省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外科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外科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