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有了飛速的發展。古詩文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將其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誦讀教學來提高學生對于古詩文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本篇文章將介紹學習古詩文的意義、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的特點以及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的策略,旨在讓學生可以愛上古詩文。
【關鍵詞】誦讀教學;古詩文;小學語文;策略
小學語文是學生時代的基礎,其中的古詩文教學可以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科有更加清楚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體會到古代的文化生活。古詩文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加上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教師可以通過誦讀教學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古詩文的興趣從而來提高古詩文教學的質量。
一、學習古詩文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
古詩文的學習相對其他的文章學習更加具有難度,這就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對古詩文進行閱讀、揣摩,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無形之中會慢慢養成閱讀的習慣。學生在學習古詩文中獲得相關知識也可以去課外學習更多的古詩文,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量,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
(二)有利于學生記憶力的增強
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記憶力是有年齡段的,一般來說,在兒童時期的記憶力是最好的,在十三歲的時候到達巔峰,在十三歲之后孩子的理解能力會增強。所以學習古詩文在比較小的年齡學習比較合適,這個階段學生的記憶力最好,也可以通過古詩文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如果選擇在后期學習古詩文的話,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三)有利于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可以說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大難點,每個人的寫作能力都是不一樣的,這都是在不斷培養的。寫作能力的基礎是閱讀,只有書看得多了,學生描寫的語句也可以更加感人有價值。閱讀可以使得學生有較多的詞匯量,用不同的詞匯來表示差不多的意思就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吸引人,這樣的寫作方式才是正確的。
二、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的特點
(一)音韻性
誦讀教學要求學生大聲地朗讀,在誦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需要讀準字音、節奏和韻律。古詩文中還有很多的手法,比如說排比、對偶等,加上誦讀可以使得整首詩歌產生一種畫面感。學生可以根據這些詩句來進行合理的想象,從而可以對于詩歌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對于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也更加了解。
(二)釋義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文上課的時候一般都會將將詩句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這樣就使得整個古詩文變得白話文起來,這樣會讓學生對于古詩文的興趣下降。在小學教材中的古詩文相對比較簡單,教師只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就可以對文章慢慢了解。隨著學生對于古詩文理解的加深,他們誦讀起來也是會有差別的。
三、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教教師的范讀
古詩文誦讀的時候,教師首先會進行范讀,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較高水平的朗誦能力,可以將學生帶入詩歌之中,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于詩歌的了解。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著較強的語言能力,小學生有時候會通過模仿教師的話來進行學習。除了范讀以外,教師的范背也是很重要,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范背可以幫助一些有畏難情緒的學生進行學習。
(二)加強誦讀指導
古詩文一般都會講究平仄、押韻等,這使得在誦讀的時候需要注意語氣、音調等方面的內容,教師只有對這些技術有較好的掌握才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一般小學的古詩文都是絕句和律詩,首先需要了解古詩創作的背景,讓學生掌握整首詩歌的感情基調,然后再是有感情的誦讀出來,學生需要在字音、停頓、語氣等方面多加注意。
(三)巧設情境,增強學生熱情
在進行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好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來為學生創設誦讀情境,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更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登岳陽樓》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登高作賦,歷來是中國遷客騷人、文人志士的創作傳統,并留下大量的千古名篇,哪位同學可以列舉?”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的回答有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杜甫的《登高》、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等。
四、總結
總的來說,整篇文章先介紹了學習古詩文的意義,緊接著對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的特點進行思考分析,最后對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的策略進行思考討論,主要有重視教教師的范讀、加強誦讀指導以及對比鑒賞古詩文這幾個方面。通過誦讀教學的方式可以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文。古詩文的學習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得優秀的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王舒萌.浸潤童心,快樂誦讀———小學兒童誦讀教學策略探究[J].才智,2016(30):103.
[2]黃芳蓮.淺析審美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02):90.
作者簡介:陳小紅(1987.10—),女,漢族,安徽滁州人,本科,滁州市南譙區龍蟠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經典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