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德
【摘要】運用思維導圖輔助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很好地把閱讀教學的三大環節(讀前—讀中—讀后)完美結合,把預讀、略讀、速讀、細讀等相關活動按其特點和目的穿插到思維導圖各層級的分支中,促使學生由宏觀到微觀、從表層到深層把握知識,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運用
一、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原理
思維導圖是英國學者東尼·博贊依據大腦的放射性特點發明的一種可視性的、發散性的思維工具。它通常將某一主題置于中央位置,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條分支上使用一個關鍵詞,各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點結構,整個圖形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經網絡圖。網絡圖可以充分體現文章的層次和脈絡結構,即形式圖式;位于中央位置的主題詞和主干位置關鍵詞體現了文章的內容話題,即內容圖式;分支下的關鍵詞信息體現了文章的細節,充分關注了文章的語言知識,即語言圖式。思維導圖的運用能發散學生的思維,豐富和鞏固閱讀過程中所需的語言和知識。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我以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原理為指導,多次把思維導圖應用于閱讀教學,對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環節進行設計,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協調發展。下面以外研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下“Module7 SummerinLosAngelesUnit2Filloutourformandcometolearn EnglishinLosAngeles!”為例對思維導圖在閱讀課中的運用進行介紹。
(一)以思維圖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人的實踐活動起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心理因素。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前的熱身、導入,可以增強話題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對閱讀主題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快地熟悉相關詞匯,快速投入到閱讀中來。本單元課文主題是關于國外暑期英語課程的宣傳,而我的學生大多都沒有出國的經歷體驗,為此,我設計了一份關于學生出國計劃的問卷調查,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回答以下問題:①Haveyoueverdreamedofgoingabroad?②Ifyouhavethechancetogoabroadthissummer,wherewouldyouliketogo?③Whydoyouwanttogothere?④Whomwillyougowith?導圖如圖1。
調查讓學生產生了對出國的向往并激發了討論的熱情。很多學生表示要到英、美、澳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去參觀、訪問,最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出國的目的集中在參加國外暑期夏令營或英語課程培訓上。至此,我不失時機地為學生推介本課的廣告:Filloutourformandcometolearn EnglishinLosAngeles!
(二)以思維圖導讀,培養閱讀能力
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勢在于它能把略讀、速讀、細讀等相關活動按其特點和目的穿插到導圖各層級的分支圖形中,從而突出文章的層次和結構。中央位置的主題詞和主干位置的關鍵詞體現了文章的內容話題,分支下的關鍵詞信息又體現了文章的細節,充分關注了文章的語言知識。思維導圖的運用能發散學生的思維,鞏固閱讀中所需的語言、內容,同時它又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策略,促進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讀中”環節所進行的教學設計。
1.略讀
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關注文章的標題以及段落的配置情況。嘗試通過閱讀文章的首段、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尾句,試圖把握整篇文章的脈絡。然后我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對文章結構的把握情況,同時展示思維導圖的框架,并顯示第一層級的關鍵詞,即文章的主題,以及第二層級的分支,即文章的層次結構。
2.速讀
讓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的主體部分,歸納段落大意并勾勒文章更細致的結構。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各段要點的掌握情況,同時展示思維導圖的第三層提示詞。
3.細讀
讓學生仔細閱讀各文段,了解主要事實和細節,要求他們劃出關鍵詞和線索詞,然后抽出來放到思維導圖中合適的位置,完成思維導圖的剩余分支。
4.以思維圖延讀,鞏固閱讀效果
讀前與讀中環節側重于讓學生感知和理解語言材料,而讀后環節則是對閱讀理解效果的檢查和語言材料的鞏固運用,是閱讀的延伸。有效地設計讀后環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更能檢測前兩個環節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充分利用已有的思維導圖資源,讓學生根據圖中不同層級的信息,口頭復述課文,通過復述了解他們對文章的把握情況。同時,為了更好地內化閱讀所取信息,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寫一則面向外國學生的“中文課程招生廣告”,以此來吸引外國友人來華交流學習。
三、結語
運用思維導圖輔助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構建知識網。讀前使用導圖有利于激活學生已有的詞匯和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容易入題。讀中運用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森林”,而不單獨地抓住某棵“樹木”;圍繞文章主題展開的分支敘述,能更加準確地理清文章的脈絡,讓學生容易理解作者的目的和意圖。最后,結合導圖進行讀后輸出,有利于學生回顧文章的重點、難點,內化知識,提升能力。由此可見,思維導圖實屬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大利器。
參考文獻
[1]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鄒建軍.思維導圖輔助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例談———以認知主義理論為視角[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