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
【摘要】本文論述了新時代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針對性,結合實際,提出開展富有藝術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提高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針對性
我國藝術院校承擔著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培養“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必須深化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簡稱思政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結合藝術院校特點,切實提高思政工作的特性。以天津音樂學院為例,學院正處于深化藝術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時期,只有把牢政治方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政工作,才能為建設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藝術院校凝心聚力,從而保障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得以落實。
一、藝術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里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刻闡明了文化之于國家、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再次發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號召。
(1)藝術院校師生承擔新時代文化使命的現實要求。天津音樂學院作為中國專業藝術教育高等學府,幾十年來一直以發展和繁榮文化藝術為己任,傾力培養高素質藝術專業人才,為國家文化建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承擔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更加重視思政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養更多“德藝雙馨”的優秀藝術人才,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藝術作品奉獻給人民,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2)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音樂藝術大學建設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政工作關系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程中,必須把思政工作放在引領各項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學校作為根本任務,充分履行藝術人才培養基地、藝術學術研究基地、藝術作品創作基地、藝術文化傳承創新基地和藝術文化藝術智庫的職能,積極構建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牽頭協調、基層黨組織具體落實、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大思政格局,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強大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3)培養德藝雙馨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作為藝術院校,明確學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強調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方針,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引領、文化熏陶、實踐養成、隊伍建設、制度保障,全面提升學校思政工作水平。只有在強化專業素質能力培養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才能促進學生成為德藝雙馨、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藝術院校思政工作的針對性
思政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結合藝術院校學生特點和成長規律,結合社會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工作。
(1)結合藝術院校的學生特點。藝術院校學生特點較為鮮明,他們情感豐富、個性突出、求新求異,比較注重個性化發展,相對而言,更加重視專業課學習,文化基礎較為薄弱。此外,藝術院校學生實踐活動較多,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比較大。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內容方法上創新,在共性基礎上體現特色,更多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體驗性、互動性,由單項灌輸向雙向互動的教育方式轉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結合社會需求的實際變化。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其中包含著精神層面、文化層面的需要。正確反映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普遍心聲,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藝術作品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責任。然后隨著時代進步,藝術人才的市場需求發生悄然變化。為此,學校正在不斷深化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同時更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3)結合思政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當前,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形勢和多元文化價值追求的沖擊,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學校思政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部分學生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專業、輕思政的問題,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念往往停留于情感層面,缺乏對自身行為的嚴格約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問題。同時,由于藝術院校規模較小,人員編制緊張,專職思政工作隊伍力量薄弱,部分教師對思政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仍需進一步提高,對思政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的研究把握有待深入。為此,需要整合思政教育資源和力量,解決“兩張皮”問題,要“接地氣”,在“融入”上下功夫。
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意識形態也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逐漸涌入中國,與中國傳統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發生各種碰撞與融合,并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人們思想的解放,形成了今天的多元化的思潮。藝術作品正是印證了這個思潮多元化時代的到來,也進一步的推動和促使了這個思潮多元化的時代的到來,藝術作品本身被藝術工作者賦予了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征,并且成為目前各個國家中最常見的意識形態的滲透手段。
藝術院校作為國家培養專門化、系統化的培養未來藝術工作者的院校,其所培養的藝術生因其具有良好的藝術素養,可以說是未來藝術領域及文化宣傳領域的中流砒柱,如果不能把握好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那么,就會給未來我國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帶來難以估計的壓力甚至損失
這種多元化思潮的局面,直接影響到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信仰,使得大學生中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政治信仰的危機、社會關注的不足、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等等迷茫和困惑,藝術生更是首當其沖的收到各種思潮的沖擊,并且由于社會、家庭、學校、自身和所學專業的特性,造成了眾所周知的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難的局面。
藝術生是一個影響巨大的群體,他們不但是未來的文化宣傳領域的中流砒柱,更在在校期間就對大學生群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引導了大學生群體的思潮和觀念。因此,加強藝術院校對藝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總之,我國藝術院校既然承擔著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培養“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那就必須深化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結合藝術院校特點,切實提高思政工作的緊迫性、重要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把牢政治方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政工作,才能為促進中國特色世界藝術教育事業凝心聚力,從而保障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得以落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唐玲.淺論藝術院校學生特點[J].文教資料,2013(21).
[4]王麟.藝術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南大學,2011(22).
[5]任嬋娟.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探析[J].長江叢刊,2017(1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