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接觸的社會信息更加廣泛,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新時期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重視,并探索對法治教育進行優化創新的措施,希望能夠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提供相對科學的教學指導。本文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性入手,對法治教育優化措施加以研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重要性
新時期,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影響愈加顯著,如何提高大學生法治素養,應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成為高校法治教育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結合黨和國家對新時期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應該積極制定對大學生法治教育進行改革創新的措施,爭取能夠制定相對科學的大學生法治教育方案,促進法治教育作用的發揮,為將大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一、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涉及到的內容進行系統的分析,發現大學生法治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積極組織開展憲法和其他法律規范的宣傳教育,通過普法宣傳活動加深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了解,明確認識到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進而增強大學生群體知法和守法的意識。其二,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指導,強化大學生對法律知識和內容的掌握情況,將法律教育融入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確保能夠從理論的解析到實踐的驗證,全面提高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保證大學生法治意識的明顯增強。其三,有意識和有目的地對大學生的法律情感加以培養,增強大學生群體對我國法律體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更好地推進大學生法治教育進程。其四,逐步培養大學生法治能力,確保大學生在權益受到侵犯的情況下能夠從守法、維權等角度入手鍛煉自身法治能力,在提升大學生法治能力的基礎上,為依法治國目標的實現夯實人才基礎。因此,在新媒體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對大學生群體實施積極有效的法治教育指導,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大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新媒體時代在高校中對大學生實施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結合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受到多元思想文化的沖擊,法治觀念逐漸弱化,守法和維權意識明顯偏低,對大學生的個人成長以及我國法治社會的構建造成一定的阻礙。而在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積極促進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落實,則能促進大學生法治素養水平的提升,保障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一般情況下,在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實施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從以下方面得到相應的體現:其一,能夠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推動大學生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對大學生群體實施法治教育的過程中,高校教師必然會適當地融入社會主義思想,讓大學生明確我國法律體系實際上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的法律體系,法律教育活動的開展為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提供相應的支持。由此,大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也能在學習法律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中國夢的實現。其二,能夠促進依法治國建設工作的全面推進。在針對大學生實施法治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對法律知識重要性的認識以及大學生群體的法律素養水平會明顯地提升,在大學生參與社會建設的過程中也會自覺踐行相關法律知識,規范自身行為,這對于我國依法治國工作的開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其三,能夠全面維護大學生的未來發展。在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有意識地對大學生群體實施相應的法治教育,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法治素養,促使大學生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輔助。由此能夠看出,在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群體實施法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夠降低新媒體時代多元思想對大學生造成的沖擊,逐步促進高校學生培養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群體實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特點,在對大學生群體實施法治教育的實踐探索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制定相應的法治教育規劃,有效提高法治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
(一)加強法治宣傳教育,讓法律意識深入學生群體心中
在新媒體時代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新媒體載體的重要作用,將新媒體宣傳與校園文化宣傳進行有機結合,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實際效果,在學校中構建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圍,讓法律意識融入到學生心中。如在具體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過程中,結合新時期,我國網絡管理方面的立法,就可以將與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法律內容在校園中、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上和學生分享,讓大學生對合法上網形成正確的認識,在參與網絡生活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從守法的角度對自身行為進行規范,還能在網絡中指導他人約束自身行為。如此不僅可以對大學生群體實施相應的法律教育和指導,還能在新媒體平臺的作用下,將法治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向外拓展和延伸,法治宣傳教育的效果必然會明顯地增強,對大學生教育活動的系統推進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
(二)提升法治課堂教育的力度,促進法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課堂教學是組織開展法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在開展法律教育的過程中,只有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現實需求,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地組織規劃,才能夠穩步促進課堂教學作用的發揮,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能力也必然會得到適當地提升,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法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案例分析法,讓學生使用所學法律知識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加深學生對法律內容的認識,也提高學生法律維權的意識,促使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使用法律知識對相關問題進行處理,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如結合具體案例,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使用法律手段對涉案責任人的法律責任進行適當的分析,并合理解讀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對法律知識的應用形成全新的認識,在提高學生法治情感和法治能力的基礎上也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將學生打造成為能夠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人才。
(三)設置豐富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法治學習體驗
在高校組織開展法治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結合法治教育的現實需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對法律內容的理解,確保學生的法治學習體驗得到系統強化,進而全面提高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在具體教育活動中,結合新媒體時代的影響,學??梢栽谛旅襟w平臺上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觀看《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等節目,并在討論區結合自己的理解參與到法治討論中,一方面發表自己針對節目中法律事件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嘗試糾正評論區存在錯誤認識的評論者的思想。這樣就能夠將法治教育實踐活動和新媒體平臺有機結合在一起,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法治教育效果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對大學生的個人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在高校教育實踐中對大學生群體實施積極有效的法治教育,并結合新時期大學生培養需求對法治教育進行適當的改革創新,能進一步促進法治教育作用的發揮,維護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新時期結合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求,應該制定相對科學的法治教育組織方案,并對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的規劃,確??梢哉嬲l揮出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步實現培養大學生較高法律素質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振芝,周美艷.大學生法治教育教學路徑探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7(06):92~95.
[2]歐海燕.論我國大學生法治價值觀養成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0):54~58.
[3]李曉蘭,劉金瑩.提升大學生法治教育實效性路徑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8):118~121.
[4]朱子桐,張寶軒,司文超.全面依法治國視域下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2):60~62.
[5]文凡,劉宏達.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新境遇與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7):52~56.
作者簡介:胡靜嫻(1982.01—),女,漢族,安徽六安人,碩士,安徽中醫藥大學,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