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亮 張藝喬
【摘要】在現代社會發展新時期,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型產業,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樣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但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人才優勢的發揮,甚至給國有企業的綜合發展造成制約。就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進一步探討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對策,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策略
深化國企改革,是新時期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新常態下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但從實際而言,國企制度固化、經營環境復雜,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諸多問題,影響了國企的改革發展,強調人力資源管理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及發展趨勢
人力資源管理以人力資源為對象,通過優化配置、合理開發、成分利用和科學管理等方式,將人才看作是創造性資源,旨在發揮人力資源優勢,來推進現代化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人力資源管理貫穿于人力資源的整個運動過程中,強調發揮個體的潛能,激發其主觀能動性,注重事得其人、人盡其事,通過人事相宜來實現組織目標,并保證成員最大化發展。
在傳統的企業人事管理中,“勞動力”是按照上級指定的規則進行工作的,給企業所帶來的效益也是具有局限性的,職工也被看作是企業的生產“成本”。但隨之時代進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不斷變化,更加注重發揮人的潛能來促進經濟發展。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人力資源管理也將更具現代化特征,電子信息化技術管理人力資源,建立起人力資源的網絡服務項目,科學化的管理使職工的工作時間更具彈性、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更加簡單化、工作內容也更具選擇性,電子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人力資源管理更加具有靈活性。
二、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缺乏合理的人才流動
國企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建立高素質的職工人才隊伍,對于國企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從實際來看,國企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日漸老化的結構,暴露出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不足,人力資源管理的被動局面,不利于人才的流動。特別是在傳統管理思維的影響之下,人力資源管理更多地是管住人,對于人的價值創造、人的發展,缺乏有效考慮,高素質人才比較欠缺,整個人力資資源結構體系缺乏流動機制,不利于盤活人力資源結構,推動企業發展。因此,國企應抓住改革新契機,優化結構、流動人才,方可進一步推進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發展。
(二)資源開發投入少,培訓走形式
在職職工需要不斷進行培訓以提高技能,培訓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企業的需要。另外,國有企業過去一直注重生產輕視培訓,沒有系統健全的培訓計劃與完善的制度,有的是紙上印的墻上掛的規章制度,缺少的是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為了應付檢查將古板的教學方式、枯燥無趣的內容照抄照搬,這種脫離實際的培訓模式在國企中大量存在,現有的人才不去開發,不給職工一個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無法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與能動性,這是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通病,也是國有企業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
(三)管理制度缺乏科學合理性
現有的管理制度很難實現權利和職責的有效區分,部分國有企業對于員工放權過度,員工存在有嚴重的兼職和攬私活現象,企業資源嚴重外流,部分國有企業集權嚴重,即使一道簡單的審批,也需要繁瑣的程序和手續,靈活性差,對工作效率有嚴重影響。
(四)職工的考核缺乏嚴格性
大多數國有企業對職工的考核是雷聲大雨點小,通常采取效益與平衡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考核,即將考核辦法說得如何嚴肅,如何兌現,但是最終結果是一起吃大鍋飯,走平衡路線。這種考核往往是走過場,不進行真正的量化管理,更沒有將考核結果加以反饋與公開,結果是人人有飯吃,人人有獎金,求得了平衡,搞了平均主義。再加上國企職工本來主動性不強,最終導致工作效益低下,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三、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優化管理環境,提高管理效率
國企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建設,為人力資源管理創設良好的條件。首先,強化組織領導。企業領導層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建設,確保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其次,要強化宣傳教育,轉變企業上下的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識,為管理的全面開展,創設良好的條件。特別是對重要部門及崗位,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建設,充分發揮重要人力資源的價值,做好資源管理及開發;再次,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盤活人力資源管理,注重人力資源建設推進。特別是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應形成多部門聯合機制,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撐,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有效開展。
(二)重視人才,愛惜人才,引進人才
只要是人才,我們就應該重視他們,愛惜他們。人才沒有界線之分,更沒有單位之分。國企應該打破人才封閉式管理辦法,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讓人才走進來,避免那種本單位內高級會計師、高級經濟師、注冊會計師缺乏,外邊相關職稱人員不招聘的怪現象。職工的家屬可以照顧,但應有度,因為人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核心力量,人才的枯萎是企業走向破產的最直接的原因,所以國有企業應該向全社會定期進行人才的招聘工作。
(三)適當調節企業組織結構
隨著改革開放發展,國有企業需要按照一定的計劃和秩序實現對市場經濟機制的健全,將效益放在核心地位。結合人力資源配置原則,完善用人機制,調整現行組織結構。首先是對管理體制適當改革,按照現代企業流程再造原理重新進行組織結構的設計,建立“扁平式”管理體制;其次采取專業化管理模式,堅持提高執行效率、強化服務為原則,對各項管理職責詳細劃分;最后,創新微觀管理模式,利用價值形態管理等方式,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從人才的引進、流動以及培訓等方面出發,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和運行模式,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有效性。
(四)健全人員考評體系,推進人員考評工作有序開展
為促進人員考評問題的有效解決,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應積極健全人員考評體系,保證考評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并將其認真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激發人才的工作熱情,增強人才向心力及其對國企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以人員考評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正所謂意識決定行動,國企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應強化考評人員的崗位意識和責任意識,促使其充分認識到人員考評的重要性,進而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組織開展人員考評工作。國企領導層也應加大人員考評工作監督檢查力度,密切關注人員考評過程,就人員考評結果進行分析,堅持賞罰分明的原則,依據人員考評結果對人才進行適當的獎勵與晉升、處罰與降職。此種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員工也充分認識到人員考評與自身利益存在的密切聯系,更加積極主動的完成本職工作,這對于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升尤為重要。
(五)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想要營造一個平等、共贏氛圍,引導員工之間共同參與,為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通過塑造企業文化等方式,將員工在企業發展中的價值和作用充分全面發揮出來,實現對員工的積極引導和激勵。另外,還需要注意控制企業管理成本,降低運營風險,提高人力資源建設有效性,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六)加大培訓的投入,促進人才的開發
通過實實在在的多媒體教學、網絡授課、模擬實驗、影像資料等多種形式的培訓,使員工的思想境界和業務技能得到提高。企業要經常開展這種培訓方式,使職工深知自己崗位的重要性,增強責任心和愛崗敬業意識。增加職工培訓投入,不僅提高了職工技能和業務素質,也有效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利于促進國有企業良性健康發展。
四、結語
總之,人力資源管理是國有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不管時代如何變化,人的管理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管理者不容回避的重大課題。如何做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我們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并將好的制度落地生根,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從而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參考文獻
[1]蔡新志.如何做好國企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J].辦公室業務,2018(16):22.
[2]毛陽土.國企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6):2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