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旺
【摘要】本文先對情感的含義予以闡釋,再說明音樂教育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的作用,最后說明中專音樂教育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措施,以期提高音樂教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音樂教育;情感教育;教學方法
一、音樂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人類最好的教師是興趣,興趣也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想要獲得良好學習效果必須要具備的積極態(tài)度之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減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拉近彼此的距離,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
(二)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
教師的情感將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發(fā)揮造成影響,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表現(xiàn)出厭煩、埋怨、冷漠等消極情緒將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造成影響,學生難以形成積極正面的情緒,容易產生抵抗、厭學、厭煩等消極情緒,將采用抵觸的態(tài)度看待教師的言行,拒絕教導的知識與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表現(xiàn)出熱情、樂觀以及積極等正面情緒,不斷鼓勵、表揚學生,能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熱情,獲得正面情感體驗,因此樂于接受教師教導的內容。
(三)教師的情感具有雙向調節(jié)的作用
羅森塔爾效應,又名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期待不同將影響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進而導致學生受到的影響不同,獲得不同的學習結果,對學生傳遞正面的期望將能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傳遞負面期望將導致學生放棄努力,自暴自棄。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關懷、理解以及信任等正面情感傳遞給學生,將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正面情緒,從而形成自信、自尊、自強的情緒,提高學習熱情;教師在感受到來自學生的反饋后將進一步強化這種情感,促使教師形成更大的熱情投入教學,從而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與指導,教師傳遞正面情感能夠實現(xiàn)雙向調節(jié),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因此,成功的教育與成功的情感教育關系密切。
二、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充分挖掘教材
中專音樂教學滲透情感教育過程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以歌曲《黃河大合唱》為例,這首澎湃、昂揚的歌曲能夠給聽眾帶來心靈上的震撼,聽眾能充分從中感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因此筆者開展關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的音樂教學,正式學習之前,先為學生播放記錄了黃河風情的影片以供學生欣賞,促使學生形成對壯美、澎湃的黃河的初步認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愛國主義情懷,接著進入主體,采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例如,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我們的大好河山與人民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也發(fā)出了咆哮,這咆哮是黃河的怒吼,也是戰(zhàn)斗的咆哮!筆者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同仇敵愾的感情,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充分發(fā)揮了音樂教育的作用。
以歌曲《春江花月夜》為例,借助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能夠將學生帶入到久遠的江南盛世美景中。教材中的每首作品都蘊含著不同的思想情感,音樂教材收錄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因此教師需要充分挖掘這些優(yōu)秀作品,知人論世,分析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并展開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的滲透,從而促使學生形成對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的認識,以充分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情感。
歌詞反映了樂曲,也具有升華作者情感的作用,個人色彩濃重;曲子是作品情感的載體,也是作品的靈魂。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詞與曲充分聯(lián)系進而分析作者的情感,從而形成對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的正確認識。以《命運交響曲》的教學為例,先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促使學生們了解該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貝多芬正處于失意、疾病的狀態(tài)中,促使學生了解到貝多芬“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句話的意義,之后播放視頻短片介紹作者的一生,促使學生了解到貝多芬一生不向命運屈服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體會到作品中蘊含的作者感情,形成共鳴并樹立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
(二)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寬松、自由、活潑的課堂氛圍能夠促使學生感到放松,放松狀態(tài)下的學生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與教師形成共鳴,提示教師需要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選取學生易于接受,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案例進行音樂教學。其次,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入流行元素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專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豐富的內心情感,崇尚流行文化,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適當滲透流行元素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就更容易開展情感教育。例如,周杰倫是很多年輕人的音樂偶像,周杰倫的《青花瓷》也受到了許多中專生的喜愛,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青花瓷》歌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滲透我國的優(yōu)秀古典文化,介紹瓷器的歷史等,促使學生形成對我國古典文化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懷。
三、結語
音樂教師在開展中專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青春期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予以深入的了解,采用學生樂于接受、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從而有效傳輸知識,給學生帶來無盡的動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劉立艷.略論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