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國內高校貧困生問題涉及到社會穩定和民生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如何做好高職學生資助工作,切實保證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入學并完成學業,是一項十分重要、急迫、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近年來,貧困生資助工作衍生眾多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高職院校;貧困學生;資助;現狀;問題
21世紀的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高職院校中,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城鎮或欠發達經濟地區,在校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建立有效的資助模式并做好高職院校的資助工作,關系到高職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一、國家獎助學金資助體系的現狀
我國在高等教育階段建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學費減免等多種形式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在資金的使用及配套方面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劃,如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助學等為輔;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以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此外,國家還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面向高校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從各個職業院校近年來的獎助學金發放及利用情況來看,助學金政策的實施,解決了很多貧困學生的求學問題,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國家獎助學金是國家資助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主要形式,國家資助學生的目的是通過解決貧困學生經濟上的困難,使其安心學習,促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二、高職院校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由于生源結構、政策引導等方面的因素,在資助過程中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問題。普遍而言,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來說文化基礎差、人生目標模糊、心理問題突出。學生的現實特點以及資助體系的漏洞造成高職院校資助工作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貧困生認定難。二是貧困資助宣傳力度仍有待加強。三是資助結構設置不合理,經濟資助和精神資助不協調。四是缺乏有效監管。
三、改進高校資助工作的建議
首先,細化標準,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做得更實。掌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是做好資助工作的基礎,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有“文”可依,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受多種因素限制,使得這項工作并不十分精準。基于高校學生基本生活圈都在校園內的實際情況,因此對學生校內消費行為進行調查,從而了解本校學生平均消費水平對認定工作具有現實意義。另外,要通過調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細化認定指標,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真正把貧困認定工作做到“精”、“準”。
其次,增強服務意識,大力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國家助學貸款是我國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中的重要舉措,是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壓力的主渠道,落實好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事關教育機會平等、高等教育發展乃至社會公平的實現。因此,高校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加強政策宣傳和具體指導,幫助需要貸款的學生及時、順利地辦理國家助學貸款;同時,加強銀校合作,積極協助銀行做好貸前審核、貸后管理、逾期催收等工作,增強互信,幫助銀行降低風險,提高銀行辦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積極性。
再次,開展正面教育和心理援助,塑造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健全人格。在全校范圍內積極開展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營造互助互愛、關愛感恩的良好氛圍,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另外,有意識地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心理援助,將人文關懷融入到資助工作之中,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現實、勇敢面對貧困,培養他們自立、自強、自信的精神。
最后,爭取社會力量參與到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中來。目前,高校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費結構單一,其主要來源是國家和高校,社會力量參與較少。這不僅使高校用于資助的經費緊張,而且難以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所以,高校在現有資助工作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展工作渠道,努力爭取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資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工作中,促進社會與高校的良好互動。
國家對貧困學生的支持和關注,是國家對億萬學子成長成才的關愛,而解決貧困生的問題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個人多方面共同努力。貧困生資助工作的開展,不僅是要解決貧困學生一時的困難,更是要通過資助來解決他們未來生活的困難。在依靠知識來改變命運的這個教育環境中,得到國家的資助,一方面,要帶動學生對國家、學校心懷感恩,另一方面,也要引導其樹立信心回報國家及學校,把這份關愛化作學習、生活的動力,國家給予的這一份資助才不會被辜負。
參考文獻
[1]趙春紅.高職高專院校貧困學生工作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
[2]謝麗.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對策探討[J].教育傳播與技術,2011(02):37~40.
[3]毛華東.高職貧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0(09).
作者簡介:馬驪(1984.07—),重慶人,碩士,講師。